home
網站地圖聯絡我們
遇見達人 - 林華慶先生

研究領域:

野生動物生態研究
蛇類生態及行為研究
瀕臨絕種兩棲爬蟲類保育研究
溼地生態系復育與保育教育

專案計畫:

臺北市立動物園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設置及營運計畫
臺北赤蛙保育計畫

主要職務:

動物園圈養野生動物之展示與經營管理規劃
野生動物保育與教育

經歷:

2006年2月迄今臺北市立動物園副研究員
1996年-2006年臺北市立動物園助理研究員、輔導員、技正、動物組組長
1992年-1996年臺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爬蟲動物研究室)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老師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碩士

以上節錄自臺北市立動物園網站


訪問內容

同學:請問什麼是保育呢?
林華慶:保育就是讓動物在原棲息地繼續生存下去。保育可能會讓生物擴張,但也有可能使之滅亡。

同學:請問什麼是復育呢?
林華慶:復育只是保育手法之一,屬於「域外保育」,它是一種用人為方式例如:人為圈養、栽種,使得即將消失的族群數量增加,即為復育。因為復育會遇到許多問題,像復育所需的金費、人力多,加上生物本身的適應問題,復育的實行上會有一定的風險,所於要等到域內保育沒有辦法實行時才會採用域外保育。

同學:現在保育遇到什麼困難呢?
林華慶:現在因人口擴張快速,加速經濟開發,再加上人類對自然資源消耗方式傳統,使得人類一再侵入生物區域,破壞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為人類欲望存在以及不肯放棄現在這種的生活型態的關係,我們很難讓這個惡性循環在短期內解決,也就虛耗了非常多的資源;已開發國家不斷地指責第三世界國家開發太多資源,但殊不知第三世界國家是為了供應已開發國家而不得不開發。這些都是保育遇到的因難。

同學:現在在保育上有什麼實際行動嗎?
林華慶:人類在這二三十年已經在思考,要如何減少消耗並永續利用,像是開發生質能源或有機農業。有機農業雖然生產量少,但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像美國的有機農業把大規模粗放變為小規模的種植,種植的作物也比較多樣,如此一來病蟲害比較少,也就不需噴灑過多的農藥,是一個很好的生產兼保育的一個產業。從吃變成看的生態旅遊也是保育的一個方法,舉個例子來說:某個人林華慶的庭院裡住著一群松鼠,他本來都是抓松鼠來賣。後來大家聽說林華慶的庭院有松鼠,便一窩蜂的前往林華慶的庭院參觀。林華慶趁大家在觀察松鼠時收取門票,門票的收入比獵捕松鼠所賣得的錢還要多。於是就不再獵捕松鼠了。

同學:731埤塘的狀況如何?
林華慶:七三一埤塘長久以來被自來水公司出租出去,但近年來桃園縣政府有意將其設成保育區。731是台北赤蛙的一個破碎化棲地。棲地破碎化指的是:本來一大片棲地有赤蛙生活著,但隨著人類的開發導致棲地一點一滴的被吞噬掉,最後終於成為一個一個分散的小棲地。現在七三一是當地的一個核心區域,也是赤蛙的種源之一。

同學:台北赤蛙會消失的原因有哪些?像近年來的溫室效應會對赤蛙有所影響嗎?
林華慶:有很多外在的因素會導致赤蛙的死亡。舉幾個例子來說:殺草機會使得赤蛙被雌化,也會使得蝌蚪畸形。酸雨是赤蛙一個很強大的敵人,它讓蝌蚪的發育不正常甚至死亡,酸雨是影響赤蛙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一種叫蛙壺菌的細菌,也正在造成兩生類的浩劫。至於溫室效應因為缺乏研究(時間不夠多),現在較無確切說法,不過暖化會造成濕地的消失,這是肯定的。

同學:觀察兩棲類的棲地有什麼需要注意.觀察的,像是溫度?
林華慶:水質、氨氮含量、含氧量以及酸鹼值。

同學:蛙類在生態系中很重要嗎? 牠扮演的腳色是? 如果沒有蛙類會如何?
林華慶:青蛙是低階脊椎動物,吃昆蟲以及無脊椎動物。青蛙是變溫動物,能量都耗在生長上,比起恆溫動物是一種比較省能量、環保的動物。別看赤蛙小固小,她們在循環圈上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因為他是大部分動物的食物對象,提供了很多能量給上層食物鏈,少了他們,世界不會如此繽紛。

同學:阿石伯的現況如何呢?現在還有嚴重的蟲害嗎?
林華慶:阿石伯的睡蓮田只有在不噴農藥的前半年有比較嚴重的蟲害,因為在一段時間之後,害蟲們的天敵(肉食性動物)也出現,蟲害也跟著減少了。

同學:現在保育台灣赤蛙的方向為何?
林華慶:現在我們只能以保護赤蛙的棲地為主,雖然很消極,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同學:要如何推廣保育呢?
林華慶:要推廣保育最好是從學生開始下手,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教育使她們有保育的觀念,等他們長大成人後,在開發經濟的時候就能想到大自然。而成人只能靠利益使她們做保育,就像剛剛提到的松鼠的例子。因為利益而使民眾自動去保育,雖然目的不是真心要保育,但也同樣做到了保育的工作,這未嘗不是件好事。

同學:我們在網路上看到赤蛙是“關聯族群”,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林華慶:關聯族群,也就是 Met林華慶popul林華慶tion 。赤蛙不是固定一個家,而是以小族群在大區域裡到處遷移,以前本來可以到處的跑來跑去,但後來工廠、學校…等建築物大量的出現,使得赤蛙遷移的路被迫中斷,也就造成赤蛙以小族群在小區域裡生存,這就是關聯族群。

同學:請問您為什麼會想從事有關保育這一方面的事務呢?
林華慶:一開始我只是一個動物研究者,在研究動物的時候,發現動物正逐漸的滅亡,等到研究完之後,動物也消失了。我認為這樣研究動物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開始做起保育的工作。雖然現在做保育只是在減緩動物滅亡的速度,但我認為只要做了就會留下痕跡。

同學:吳聲昱先生是根據易經生態工法在復育赤蛙,請問您相信“易經生態工法”嗎?
林華慶:其實我不太了解吳聲昱先生的易經生態工法,因此我不便對此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