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洋菇概說:興家菇類栽培農場提供

(洋菇)

學名:Agaricus bisporus(lange)lmbach

英名:The Cuitivated Mushroom


1.概說

台灣已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許多農產品生產以明顯受國外進口品之衝擊。

但新鮮菇類,尤其是洋菇,因其保鮮困難、菇體表面易受傷變色、並且普遍受土壤內無所不在之洋菇褐病菌污染,此菌在低溫環境,亦能大量繁殖,而在洋菇菇體表面產生褐斑,使其喪失商業價值,因此不耐久藏與長途運輸。

國外進口較為困難,即使進口,其櫃架壽命短,也難與國內鮮菇競爭,因此極具市場競爭潛力,這也是許多先進國家之洋菇產業能不受第三世界影響之重要原因之ㄧ。

此外,洋菇為世界性食品,國內消費者及國外觀光客普遍熟悉接受,市場廣大,應是非常值得鼓勵發展之農產品。

台灣近年來以傳統塑膠菇舍栽培洋菇之面積逐年下降,逐漸以環控菇舍栽培方式取而代之。

乃因傳統菇舍栽培洋菇易受天然氣候影響,產量不穩定。

如當年氣候適宜,則因產銷無計畫,產量太過集中,導致菇價低落、姑農收益差;如遇氣候不正常,因無空調設施,易受各種病蟲危害,產量低。

雖然價格高,菇農收益同樣不好。

如以環控菇舍栽培,洋菇生產較不易受天然氣候影響,如各項生產之環境條件控制得宜,且堆肥製作品質佳,洋菇產量高而穩定。

因是終年生產,市場推廣較為容易,產銷制度較能建立,市場及洋菇價格都較為穩定,對台灣洋菇鮮菇生產事業發展是非常有利之因素。

菇農如欲以傳統菇舍栽培洋菇,相關技術資訊可參考民國84年出版之《台灣農家要覽》增修訂在版農作篇(二),以下所介紹的是目前台灣以環控栽培洋菇相關之技術。

2.栽培管理

(1)品種

目前國內環控栽培所使用之洋菇菌種品系以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提供之MS品系為主,但也有部份是菇農自行自歐洲進口洋菇雜交品系之菌種。

MS品系其箘絲生長與出菇較台農3號慢,週期間隔為7~8天,但栽培管理得當,出菇整齊度高。其菇體組織結實,箘傘近圓形,不易開傘。

惟風量較大或風速較高時,其傘面易形成鱗片。

1.溫度

    洋菇菌絲生長及菇體發育適溫隨品種而略有差異,一般菌絲生長適溫為24~28度辜體發育適溫為15~18度。

二.堆肥含水量及空氣濕度

    已完成後發酵之堆肥,基質含水量以65~67%為宜;菇體生長發育階段時之空氣相對溼度,以保持85~90%為宜。

三.PH值

    完成後發酵之堆肥PH值以7左右為宜:覆土前之堆肥PH值以6.5為宜。

四.光線

    洋菇出菇及菇體之生長發育階段均不需要光線。

五.二氧化碳

    菌種走菌期間,菇舍二氧化碳濃度約4.500ppm:出菇及菇體發育期間濃度,視品種而異,為700~900ppm。

(3)環控栽培設施

   台灣洋菇環控栽培尚在發展階段,在洋菇生產技術先進之國家,其環控栽培設施及技術雖友直德參考採用之資訊,但因天然氣候環境、菇農資金條件、生產規模,以及消費習慣上與台灣差異甚大,若在台灣全盤採用歐美生產模式並無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配合台灣洋菇生產環境條件,發展出小規模而實用,且有利可圖之生產模式。

一. 菇舍構造

    菇舍結構有利用鋼構鋼板屋直接噴覆PU保溫材料、也有利用鋼柱鋼樑與保溫庫板,更有利用廢貨櫃改裝、及利用鐵架覆以保麗龍片,或其他保溫材料在覆以防水帆布者。


此網站版權屬於彰化縣竹塘國中與2009網界博覽會所有,版權所有,請勿未經授權之應用。電子信箱:natureg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