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門細說聖殿地理環境殿堂介紹廟宇建築廟與社會踏查實錄未來展望專題簡報
3)) 殿堂介紹    一樓主殿二樓辦公室三樓大成殿四樓太歲殿五樓凌霄寶殿

樓大成殿

聽說很靈,我們拜了再拜

就宗教信仰而言,文武聖殿是高雄人口耳相傳求考運很靈驗的一間廟宇,在還沒有研究之前,我們都有來拜拜的經驗(基督徒除外)。來到這邊,不定時看到考生拿著「准考證」來壓桌,還有人拿著生辰八字來點「文昌燈」,這些動作都是為考生未來的考運增添一點運氣和希望。我們覺得考試成績的好壞在於個人是否有用功,人助天才會幫助,有名的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我的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還有百分之一分的天才」,所以,自己的努力是一定要的啦!

我們走了一趟大成殿,格局方正,環境清幽,首先看見的是主神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左右兩側則有亞聖、宗聖、述聖、復聖,主司文運的魁斗星君與文昌帝君二神,還有七十二先賢、先儒的神牌位。這一個殿堂集中國聖人碩儒於一堂,神光濟濟,文昌匯聚,每逢考期,莘莘學子紛紛在此擺案祈求文運,香火相當鼎盛。

從這麼多與讀書人有關的神明中,我們特別注意到主神孔子,因為他的有教無類化育天下英才的教育理念,對於中國教育普及與教育思想的傳承影響深遠。離開殿堂之前,我們又對祂表示尊敬之心,也祈禱孔子能給我們未來指點迷津(基督徒的學生也受到環境、傳說故事所感動)。


來這邊當然要拜一下囉!正前方就是至聖先師孔子,許多莘莘學子來此祈求好功名,殿堂中到處都是考生的准考證,文昌燈填滿了許多人的名字。


在大成殿的門外,我們留下足跡,希望我們的未來求學之路都能順利,我們是這樣對孔子說的。



至聖先師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鄒邑(今山東曲阜)人,周靈王二十一年生,周敬王四十一年卒(西元前551至479年),享年七十三歲。與孔子先後降生於世的,有希臘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及印度的釋迦牟尼,此時可謂東西方皆有聖人。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他是一位重視個人的倫理道德和行為的現世哲學家。

宋國貴族的私生子
他的先世弗父何,是著名的宋國大夫,曾讓位於宋厲公。但後來宋國內亂,弗父何的後代孔父嘉被殺,其子逃亡到魯國,改姓孔,傳了四世,便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
叔梁紇是魯國的勇士,曾為國立下戰功,被封於陬邑,又稱陬人紇。所以,孔子也算是貴族之後。不過,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後,就去世了。而據漢經學家的考證,孔子母親顏氏不是叔梁紇的正室,因此她享受不到榮華富貴,終身貧困。孔子實際上是他父親的私生子。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孔子三歲喪父,家境清苦,由母親撫養教育成人。曾一度官任司寇,三個月使魯大治,夜不閉戶;他由工作環境內學習貴族禮儀,自官府典藏中博覽群書,學識更為精進。
終其孔子一生,雖然他的仕途多失意,但他在中華文化之影響十分深遠。春秋變局中,孔子力學濟世,曾為匡正社會而周遊列國,勸諫君王行道;晚年,整理古代文獻,奠定中華文化萬世不易的基石。
以六藝傳授學生三千多人,不論其階級、人品,凡是真心向學,他皆來者不拒、誨人不倦。

周遊列國
先後到了衛、陳、蔡、楚、宋等國,宣揚其政治抱負,但皆不得要領。過程中,孔子曾經歷絕糧,甚至被人圍困。所幸兩之都有人幫其解圍。不過,既然自己的抱負不能伸展,孔子心灰意冷,遂返回魯國,是為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歲。自此以後,他潛心講學和著書,在此其間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和撰寫《春秋》,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所發生的大事,闡發儒家的價值觀。五年後,孔子去世,終年七十三歲。他的弟子為他行禮,皆守孝三年。及後弟子們將老師一生的話語,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編成《論語》,成為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

重要影響
(一)政治方面
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儒家便成為中國歷來的"正統之學",若想飛黃騰達,或想實現政治抱負,非要讀儒家不可。這可解釋了中國歷來的讀書人、官員都是儒生。

(二)教育方面
孔子所開創的私人講學之風,流傳後世而增大其規模。當儒學成為"正統"官學之後, 中國的教育事業便以它為中心,儒家文化得以興盛。小孩,若家境不太差,能夠供養他讀書的話,自小開始就要誦習儒家經典,為未來立身處世舖路。這可反映了儒學深入民心的程度。

(三)思想方面
儒家所主張的"仁",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讀書人, 以"仁"為本所推展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可 說是中國讀書人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孔子的思想,歷來有 不少人研究、繼承和發揚光大。戰國時便有"亞聖"孟子、主張"性惡" 的荀子;使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漢代大儒董仲舒。
唐代的古文家韓愈,以儒家思想為中心來推動其"古文運動";以及宋明理學的代表朱熹、 王守仁等,他們的學說都是建基於儒學而有所闡發(當然有所偏頗和走向極端)。新文化運動雖然將儒家思想批評得一文不值,但近 現代學者也開始重新研究儒家的學術價值,現在大儒唐君毅先生 便是當中的佼佼者。甚至西方的漢學家,也都十分重視儒學;現在美國政府倡導的家庭觀念,就是基於這些漢學家的研究而實行 出來的產物。

(四)社會方面
由於學習儒學可以使平民晉身統治階層,提高社會地位,所以傳統中國社會便出現四民之說:"士、農、工、商。"士即位讀書人,中國古代讀書人皆是儒生,位列四民之首。不論他們出身如何,總之能出仕為官,就會受到尊重。反之,則百般凌辱。因此,中國社會的分化十分嚴重。讀書人有他們的清高,但下層人民連生計都成問題,文化出現斷層,而令儒家的理想抱負不能廣及民間,"大同"世界的"眾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理想沒曾出現。

教師節
民國二十八年教育部通令全國將孔子誕辰八月二十七日訂為教師節。後來經曆數及考紀專家將孔子誕辰換算為國曆應為九月二十八日;故於民國四十一年由行政院提請總統明令:孔子誕辰及教師節改為九月二十八日,以紀念至聖先師,並慰勞教師們經年的辛勞。
每年教師節,各地孔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以最隆重的禮儀,表達對孔子無上的敬意。在教育行政單位及各級地方政府所舉辦的「慶祝教師節大會」中,亦分別頒發資深及優良教師獎狀,以表彰教師們對社會的貢獻。隨著時代變遷,教師以不再像以往那麼受尊重。

------Top ------


大魁夫子

1

魁斗星君稱魁星爺,簡稱魁星、亦稱魁星夫子、大魁夫子、大魁星帝、魁星君等,為廣義之五文昌君之一,「魁」為北斗七星之首。在民間信仰中,史記天官書,有「魁枕參首」一句,含有魁首、第一之意;而魁首、第一又都是古今學子夢寐以求的目標,因此轉而以星擬人託祀。

將其形象具體化為金身鬼面,右足踏魚鰲,左足踢北斗,右手執筆,左手拿金寶,形象取,「魁人蹺斗」而加以供奉。奉祀魁星始於明代,以農曆七月七日為魁星爺聖誕,供品則以龍眼(狀元)、榛子(榜眼)、花生(探花)三果代表三元及第。

------Top ------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文昌本來是星宿之名,即管理科考、主文運之星,所以又稱文星或文曲星。祭祀文昌帝君為清代官方重要的祀典之一,縣府、學校也都設有文昌祠,為士子文人會文之所。除了文人之外,舉凡與文書相關的行業,如書籍、文具、製紙業、刻字、印刷等業,都是以文昌帝君為行業神。

雖然文昌為星名,然則後來被擬人化,道家認為上帝命周朝的張亞子職掌文昌宮之事務與人間官祿,封為「文昌司祿」,一般人就稱祂為文昌,又被稱為梓潼帝君,因為他出身在四川省的梓潼縣。

台灣民間另有「五文昌」之說,即認為文昌帝君有五位,當然也是將歷史人物加以神格化,包括梓潼帝君、孚佑帝君(即八仙之呂洞濱,又稱純陽夫子、純陽祖師、呂仙公)、文衡帝君(即關羽,又關聖帝君、山西夫子)、大魁星君(又稱魁星、魁星爺)、朱衣星君(即朱熹,又稱朱衣神君、紫陽夫子)。朱衣星君與大魁星君是指考試與奪魁,每到考季,祀拜文昌帝君之香火不絕。是文學守護神,主掌讀書求學等事務。

------Top ------


東哲、西哲

東配祀復聖顏子、述聖子思子神龕,東哲祠先賢閔子、冉子雍、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神位。

西配祀宗聖曾子、亞聖孟子神龕牌位,西哲祀先賢冉子耕、宰子、冉子求、言子、顓孫子、朱子。

十二哲 (東哲為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西哲為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

------Top ------


東廡、西廡

大成殿兩側的廂房,分別為「東廡」與「西廡」,是孔子廟中供奉先賢與先儒的地方。先賢是孔子較為有名 的弟子,先儒是後世宣揚儒學有成的士人。在孔子廟中祭祀孔子之門徒弟子與宣揚儒學之知識份子乃始自唐朝貞觀年代,其後歷代均有所變動。先賢與先儒之中,一 般人所認識者以先儒較多。

官方所建蓋的孔廟中「東 廡」與「西廡」幾乎是兩座一樣的建築,空間為一字型,面寬五開間,前有簷廊,室內為單一長廊式空間,沿著牆壁設置長條型台座,宛若長桌,上置先賢先儒神 位,前有三只供桌,正中者之香爐為昔日朱文公祠所有,廡門設於明間(正中央)、由三組格扇門所構成,門楣上懸有廡名匾。兩側之窗戶則類似檻窗,下半段為實 牆、上半段為方格窗櫺,每當清晨或黃昏,陽光會透過櫺子於室內形成美麗的光影。

本廟空間有限,因此東廡、西廡不是獨立的建築物體,而是廟中象徵性的建築,也就是說,在有限的空間內祭祀先古賢人。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