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恆春地區傳統民謠有七首, 就是思想起 、 平埔調 、 楓港小調 、 牛母伴 、 五孔小調 、 守牛調 、 四季春等。 其中守牛調只在滿洲流行, 但因清朝滿洲屬恆春縣,日據時期滿洲屬恆春郡,都以恆春名謠稱呼, 光復後, 因滿洲與恆春鎮行政分轄 , 滿洲人就以 「滿洲名謠」稱呼。以下介紹七種傳統民謠:

思想起
《思想起》本是藉口耳之間傳唱的民歌曲調,名稱原也是口語的,寫成文字就不 太一致,有寫成《思想枝》、《自想起》、《思雙枝》、《樹雙枝》等等的。一 般認為有 五十幾種不同的唱法,此五十餘種唱法,都是以一種曲調為基本骨架,被即興填詞演唱。隨著歌詞語韻的上揚下挫,自由改變某些音的音高,或自由延長,或縮短某些音,衍生出來的結果,仍然不失原曲調之風貌,這也正是思想起獨特而可愛之處。 所以愛好思想起的歌者,按他們的興致和情景,填上各種不同的歌詞。不管是唱四季天候,或者男女互相愛慕,甚且描述恆春半島景色 ...... 各色各樣,不勝枚舉。

 

 

 

 

既然恆春地區的人傳唱當地各種歌調, 基本上應該沒 有特別的偏好,而是公平以待才是。近年來大家似乎獨獨青睞 《思想起》,應與陳達之被發掘,引起音樂界、學術界的矚目,有密切關係。民國五十六間臺灣師大教授史惟亮、 許常惠率民歌採集隊到恆春從事田野調查時,特別注意到他,並且將錄音資料加以整理,先後由洪建全教育基金會和第一唱片公司出版了兩張唱片(前者即《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 1977.5,後者為《陳達與恆春調說唱》1979.9 )。尤其是後來專為雲門舞集的《薪傳》以《思想起》唱出十聯章的〈唐山過臺灣〉組曲,隨雲門所到之處,令人 印象深刻;他成名了,同時也使《思想起》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其實他對恆春地區流傳的幾種歌調都十分嫻熟, 常能隨題材或故事情節而適當調整轉換不同歌調,並且以隨興口占的方式,依傳統的韻語型式,靈活運用福佬方言 ,唱出別具一格的各種恆春調。他自彈(月琴)自唱,甚至可以將兩個不同歌調一前一後串唱一首歌。史惟亮推崇 他是「中國音樂最後時期唱遊詩人的一個典型」,「是我們中國民族音樂最孝順的兒子,和最忠誠的衛士」。

平埔調

在滿州老一輩的人,唱民謠不太 在意 歌名怎麼稱呼, 人唱什麼曲調 ,跟著曲調。他們在意的是唱詞要唱的有理有路。再三十年代,光復前後,再滿州村四週 ( 東方 : 過溪仔、坎仔頂、里德山腰;西方 : 新社、埋狗嶺、大園區、過嶺等等 ) 山坡上牧牛或揀柴時,常常聽到有人在獨唱或對唱。如果要問老一輩的人這民謠叫甚麼名稱?老一輩的人常回答說:「人按呢唱,咱都呢唱,我也不知叫什麼名」。在滿州鄉港口村有少部分人稱為「平埔調」據港口村劉其祥說:港口以前,有一位平埔族的人,叫做「加鱉」的人,當苦力幫庸,終身未娶,大家都稱他為「加鱉兄」。他在港口公對面山坡草場 ( 林務局墾丁森林遊樂區雨傘亭向北山腳草場 ) ,幫人牧牛,特別喜歡唱這首調,幾乎終日亨唱著,所以有些港口村的人就把這首歌調叫做「平埔調」,意為平埔人「加鯊兄」唱的調。這首曲調原始曲式是: A ( a+b ) B ( a+b )二段曲式,一九五二年(民國 41 年)滿洲國小曾辛得校長(民前 01 年 05 月 20 日出生,民國 88 年 06 月 17 日迮世)創作第三樂句,改編曲調為 A ( a 、 b ) B ( c 、 b )二段式,填入自作國語歌詞,命名為「耕農歌」。並在同年八月三十日發表在省教育會,新選歌謠第八期上,使恆春民謠傳全省、全國甚至世界各地。於是在滿洲鄉,原始曲調就把它稱為「平埔調」,曾校長改編的曲調舊稱為「耕農調」或「校長的調」如照校長的作詞以國語唱歌唱就叫做「耕農調」。

楓港小調
    「楓港小調」有些人認為是獨立一 調; 有些人認為是由「四季春」衍生而來的。在民國 85 年撰寫本志,採訪四、五十位鎮民中,大部份的人都唱「四季春」,只有張新傳、尤朱蝦仔、朱丁順、張文傑等四人唱「楓港小調」。

據朱丁順、尤平生兩位彈唱高手 所說:『這首民謠,在明、清時代 已出現,在日治時期日人,極力推動燒木炭事業,以應付日本本國之需要。當時 楓港人比較窮苦,都在本地或到恆春各地燒木炭,當他們閒下來或夜晚, 特別喜歡唱這首民謠。於是恆春地區的人 就把這首民謠叫做 「楓港小調」。』還有人說這首民謠是開闢楓港至台東道路時,在工寮唱出來的。因此說與年代時 間不合,比較難於取信 。可能是那時大家在工寮喜歡唱這首歌調,因此把這 首歌調叫做「楓港小調」。在百年前恆春人是「你唱什麼調,我就唱什麼調。」 不太在意歌名。於採訪中,年紀愈大,愈不知調名,幾乎人唱人異。「楓港小調」是恆春民謠中變化很大的一首,它蘊含「平埔調」、「四季春」、「五孔小調」的韻味,有時真讓人難於分辨。

牛母伴

牛母伴是恆春最早出現的古老民謠,可能由排灣族古老曲調轉換而來,其尾音會上飄八度音程,可能與平常相呼叫的習慣有關,因恆春落山風大,叫人時先叫名再加八度尾音「呼」,否則聽不到。如:「順志啊!呼 - - - !」「榮庚啊!呼 - - - !」老一輩的人叫做「唱曲」。「唱曲」是自我撫慰心靈,懷念至親知己的無詞哀歌。遇到老伴或兒女失落或長輩戚友辭世,以「歌聲」代替「哭聲」,在工作休息時,甚至工作中,或夜晚,以「 M 」亨唱,唱者含淚盡情哀訴,聽者被哀怨歌聲感動,也忍不住傷心淚出。

唱這首歌調時無固定形式,唱的人,隨情緒思潮,真假變音,高低長短,唱到極悲痛時,音域達到三個八度,可說變幻莫測,動人心絃。後來這種「唱曲」曲調,被簡化成一段式,應用到女兒出嫁前夕「惜別宴」會上,凡是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伯叔、姑嬸、隔鄰、至友 --- 等等,要項準新娘的叮嚀祝詞,獲准新娘要向親朋戚友謝恩或表答婚事的內心感受,都以此曲調對唱。此曲調有「唱曲」、「牛尾擺」、「牛尾伴」、「牛母伴」等四種名稱:

唱曲:民國元年以前出生的恆春人,稱呼慣了一時改不過來,仍然叫做「唱曲」。

牛尾擺:有些人認為「準新娘惜別宴」唱曲時,好像牛吃草時牛尾擺來百去,一樣點唱著,或受《呂氏春秋 古樂》記載:「昔葛天氏(三皇帝名)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之連想,就叫它為「牛尾伴」。這名稱本地人用得少,外界學者用得多。

牛尾伴:有些人認為「準新娘惜別宴」唱曲時,好像牛群走動時一隻跟著一隻走一樣跟唱著;也就是跟著隨著人後跟唱著,好像跟著「牛尾溜」唱著一樣,所以稱它為「牛尾伴」。這名稱本地人用的不少。

牛母伴:有些人認為「準新娘惜別宴」唱曲時,是以「準新娘」為主角,整個惜別宴都以「準新娘」為主題對唱著,好像牛群自然移動時,都跟著母牛後頭走一樣,或如在山林中感牛權要讓母牛先上路,在前帶領,才能把牛群趕出山林一樣,所以稱它為「牛母伴」。這名稱本地人用得多,尤其是滿洲鄉的人。

五孔小調

五孔小調的由來有兩種傳說︰

•  五孔小調是在七字四句聯中加上一句結尾句或反覆第四句﹐使唱詞樂句變成五句﹐所以叫做「五孔小調」。滿洲鄉港口村劉其祥說﹕小時後﹐聽老一輩的人唱「五孔小調」都唱不同的歌詞五句﹐但不知何故﹐光復後大部份人都沒有唱五句﹐只是把第四句在唱一次。也許是比較可與其它歌調相通共用﹐求個方便吧 !

•  在五十六年〈公元 1967 年〉民謠採集運動的錄音中陳達說:「五孔」的「孔」是月琴的「孔」。如果月琴伴奏時﹐外玄音為 La ﹐內玄音為 Mi 調音時﹐按外玄第五品可得與內玄 Mi 相等音高﹐做為定音。所以做五孔小調。所以只有陳達唱此曲調與眾不同﹐只有四樂句﹐結尾音也不同﹐不過目前大多數人還是唱五月句。

「五孔小調」曲調高低變化很大﹐會唱的人喜歡用此調唱「時二月苦力歌」也有少部份的人叫它為「苦力調」。唱「苦力調」的曲調韻味十足,動人心玄,了牛母伴之外,「思想起」、「平埔調」、「風港小調」都比不上。

守牛調

「守牛調」是比較年輕的民謠,因為恆春、車城的恆春人,都不會唱,甚至大部份的人連聽都沒聽過。是作者六十年代採集民謠時,初次在滿州鄉里德村聽曾徐茂妹唱,他說:「小時候,看牛、守牛時唱的調,叫做守牛調。」後來又在滿州鄉港口村聽龔玉蘭、張日貴唱出這首民謠。

四季春

清朝大臣沈葆楨,將台灣琅 嶠 改成恆春,重字義上就知道四季如春,四季春也可說就是恆春調。

此調還有兩種說法 :

•  據恆春鎮張薪傳先生說 :四季春本來叫大調,與思想起同時流行於恆春。後來以此調對唱時,大家喜歡以四季花草為『導景引韻聯,於是就把大調叫做四季春。』 本曲調多用於男女對唱。

•  據連城鄉林添發先生說 :此調原本叫做『四季剩』,唱法是每句字尾重覆在下一句,後來此種句尾加入承接的唱法,大家棄而不用,而『剩』與『春』台語同韻,就改成四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