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的成長       蚵仔的養殖       蚵仔的功效

    蚵仔學名牡蠣,牡蠣也稱為蠔、蠣房、歐洲人稱它為「海產牛奶」,日本人稱它為「帝王食品」,在中國明朝時牡蠣有「西施乳」的美稱,在台灣則俗稱為「蚵仔」。      
    蚵仔屬於軟體動物門的雙殼綱,大多數的雙殼綱都具有兩枚相似的殼,身體可以完全縮入殼內,但是,蚵仔的背殼則是呈不規則的形狀,左邊的殼比右邊的殼大,殼的背緣缺乏紋齒,前閉殼肌甚小或者退化,後閉殼肌相當發達,負責殼瓣的關閉職責。

    蚵仔多棲息在潮間帶或是淺海的礁岩海底,牠的成體以左殼固著在堅硬的底質上,不似其他的雙殼類如文蛤、西施貝等,可以自由移動。成熟的蚵仔會釋放出精子及卵子,在水中受精之後,發育成浮游的擔輪幼蟲,當時機成熟時則固著在基質上,然後漸漸發育成帶殼的小蚵仔,與其他的軟體動物一樣,蚵仔的外套膜隨著個體的成長,持續分泌建構其含有高量鈣質的外殼,用來保護其柔軟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