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簡介 』『 太魯閣族 』『 伍村長介紹 』『 地圖介紹 』

「慕谷慕魚」位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距離花蓮市約有二十分鐘的車程。原本屬於榕樹社區和銅門社區,而「慕谷慕魚」是太魯閣族原住民對秀林鄉這一帶地區的統稱,地區內有木瓜溪和清水溪兩條河流流過。最近隨著當地封溪禁令的解除,又開始興起一股尋幽探訪熱。

秀林鄉在清朝的時代,是隸屬於台東直隸卅蓮鄉地。在日據時代稱為「番地」,由研海支廳與花蓮港廳的番務課管理。一直到台灣光復,原屬於新城鄉管轄,隨後在政府積極提高原住民的民族平等地位以及扶助山地地區,於是在政治上廢除山地部落組織及頭目制度,又改制為「鄉」,實施地方自治,來提高其政治地位,並且設鄉治中心於「武士林」也就是現在的秀林村,最初訂定鄉名為「士林鄉」,但是因為和台北「士林」同名,因此取其當地山明水秀林木蒼薈的優雅環境之意,改易為現在的鄉名-「秀林鄉」。秀林鄉轄區有文蘭、銅門、水源、佳民、景美、富世、崇德、和平以及鄉公所所在地的秀林等九個村,「慕谷慕魚」是位在銅門村的銅門社區和榕樹社區

慕谷慕魚 (Meqmeqi)的居民大部分是太魯閣族人,據說他們的祖先是從中央山脈的另一側南投縣春陽溫泉翻山越嶺過來的,最早是居住在木瓜溪的上游,後來再逐漸往木瓜溪下游遷移。


慕谷慕魚是花蓮絕佳生態旅遊去處

     慕谷慕魚遊客服務中心的成立是打造銅門生態廊道的第一步,在2004728日開幕啟用,這是推展花蓮原住民部落產業經濟的第一步。她不僅提供當地自然生態旅遊導覽的服務,也是未來生態旅遊擴展到各原住民部落的起點,並藉此能落實提升靠山吃山的原住民部落的生活品質。

 

太魯閣族

太魯閣族的地區分布是從北起於花蓮縣和平溪,南到紅葉及太平溪這一廣大的山麓地帶,就是現今的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及少部份的卓溪鄉立山、崙山等地。

他們是一個父系社會的小家庭組織結構,在家庭或親族間均以男性權威為主。其「命名法則」是採父子聯名制,也就是子女聯父名於自己的名字之後。

在同一血緣的親族之間,太魯閣族人嚴格的遵守著同一親族不婚的禁忌。其收穫時彼此邀宴,婚喪習俗時負有互助和共享豬肉的權力及權利,更重要的是其共負罪責、共復血仇。
   
傳統上,太魯閣族的男性,婚姻條件是獵首及具有高超的狩獵技巧(唯有已獵首過及擅於狩獵,男子才有資格紋面),其次是守規矩與心地好,有財產及身體強壯則是更次要的條件;女性的首要條件是會織布(女子會織布才能紋面,紋面的女子才算是美麗的),其次則為勤勞、會持家及心地好。而在男女關係之間,傳統祖靈的信仰及恐懼深植於人心之中,因此族人有著極嚴格的規範:不允許未婚的青年男女或已婚的人有越軌的行為或動作。

     在太魯閣族人的部落中,由成員共同推舉聰明正直的人為頭目。頭目,對外代表部落,對內維持部落的安寧和諧、解決仲裁紛爭。頭目及其他幹部都是無給職的,其唯一享有的權利是部落的人家舉行慶典時總會受到邀請。部落在對外的關係上,獵區的保護是全體部落成員的共同責任,每個部落均有固定的獵區,打獵行為不僅是在維持生計,也由於狩獵團體的組合形成部落男子之間的共擔責任的團體意識。為了維護部落的獵區,防止敵對部落或族群入侵,族人必須團結一致。
       
太魯閣族人的傳統宗教信仰是祖靈信仰,祖靈會庇佑子孫的條件是所有子孫必須遵從祖先所遺留下來的習俗、教訓和規範……也就是祖先gayan。
花蓮縣明禮國民小學 花蓮尚麻吉小組 成員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