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舞蹈起源
由於世界各民族地理風土文化環境的不同,自然就形成了許多不同的舞蹈形式,這些舞蹈充分表現了各民族特殊的文化風格,而被稱之為「民族舞蹈」,指的是各族群地區所跳的傳統舞蹈,通常與該族的文化背景、宗教生活等息息相關,而且帶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在舞步、服裝、音樂、道具等,都有一定的傳統,形成民族文化的特色。而中華民族由於幅員廣大,融合了許多民族,各族舞蹈也有全然不同的風貌,在古籍《尚書•虞書•益稷》當中記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是說人們敲打著石製的樂器,模仿鳥獸跳舞,這種反應狩獵生活,以人裝扮百獸跳舞的方式,除了慶祝狩獵的成功之外,也藉由這種舞蹈方式祈求獲取更多的獵物,如今日常見的龍舞、孔雀舞等,大多可溯源到史前模仿鳥獸的舞蹈。
而在原始的社會當中,由於許多無法理解的自然界現象,讓巫術儀式或是宗教祭祀成為生活重要的一部份,而舞蹈在這些儀式當中,也佔有相當的地位,無論是巫師在請神、降神的時後,或是乞雨、驅邪逐疫、或甚至是慶祝豐收答謝神明的祭典,都有部分中國民族舞蹈的最初原型。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純粹娛樂性質的民間歌舞逐漸興起,隨著各個朝代的演進,各種不同的歌舞表演型態相繼衍生而出,有匯集武術雜技等技巧的刀、槍、劍等舞蹈等,有利用各種服飾道具的巾舞、袖舞、盤鼓舞等,及融合戲曲的舞蹈等等,都勾勒出中原民族舞蹈豐富的面貌。
而在台灣,原有的原住民舞蹈以不同族群的歌舞與衣飾型態,表現風格獨具的舞蹈特色,1949年政府播遷來台,中原舞蹈隨著一些舞蹈家與教育家大量融入,豐富島內舞蹈文化的發展,另外,世界各地舞蹈團體的來台演出,也拓寬了民族舞蹈欣賞的視野,傳統的民族舞蹈,也不斷在時代潮流以及文化交流之下,融合吸收而產生創新的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