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站的架構 計劃簡報首頁 我們的心路歷程 返回首頁
 
 
《仕紳唱酬》基隆傳統文士,與商紳階層在傳統文學的表現和影響
  由於基隆礦業發達,除了清代就開始探採的煤礦,金瓜石一帶更發現了金礦,使得許多外來人口聚集,採礦淘金,在此謀生。本地富商顏雲年、李建興更是因為礦業而成為鉅富,喜好詩文,風雅高尚的他們,就成為基隆文壇最重要的推手。他們資助台北瀛社,創立基隆本地詩社,鼓吹詩風,影響十分巨大。
  而這些因經商而致富的社會名流,則與地方的飽學之士密切往來,或者聘請他們投身在家族企業中任職,或者擔任家庭教師。他們彼此切磋詩文,吟詠唱和。而逐漸形成基隆詩壇的中堅份子。
  台灣傳統詩社,大體可分成兩類,一種是開放的文人雅集,一種則是內向的師生團體。豪商鉅富創立了詩人雅集,以他們龐大的財力支持詩社運作,辦理聯吟大會,發行刊物等等。他們透過這些風雅的活動,一方面推廣喜愛的詩文,一方面則聯繫廣大的政商人際關係,所以傳統詩社在當年,就如同獅子會、扶輪社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如小鳴吟社、復旦吟社、大同吟社都屬於此類,參與的人多是社會名流。
  傳統文士處在異族統治之下,為了傳承漢學,教授詩文,也常集結學生組成詩社,固定集會,切磋觀摩。如李碩卿的月曜吟社、王子清的「同勵吟社」。而一般文人雅集的詩社中,也常聘請這些學識豐富的傳統文士,擔任西席或顧問,加以指導。如小鳴吟社聘張純甫、李碩卿;大同吟社聘請李碩卿;基隆詩學研究會先後聘請周植夫、邱天來等等。
  這些地方士紳,產業龐大,喜好詩文又熱心社會活動,往往成為詩社的靈魂人物,能夠資助團體運作,聚集龐大的人際資源,帶動社會風潮等等。而傳統文人大都經過舊有書房儒家經典的教育,飽讀詩文,學問基礎深厚,往往聚集許多學生學習,影響十分久遠。

 

 
本網站由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薛濤門下客」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