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站的架構 計劃簡報首頁 我們的心路歷程 返回首頁
 
 
《鯤島詩史》簡介臺灣由清代到當代,傳統文學的發展過程
  台灣傳統文學的歷史,大抵可以追溯到明末沈光文來台開始。沈光文,字文開,一字斯庵,浙江鄞縣人,曾任太僕少卿。在明末大亂時,他為躲避清兵戰禍,搭船南下要到泉州。不料中途遭逢颱風,意外來到台灣,便落腳在此。鄭成功來台之後,對他十分禮遇。然而鄭成功過世之後,沈光文卻不見容於鄭經,於是避居到羅漢門(今高雄內門一帶)、,以教授原住民及行醫為生。清廷擊敗明鄭之後,諸羅知縣季麒光對他十分敬重,經常周濟,供應生活所需。並與沈光文詩文往來,後來聚集在台文人,成立「東吟社」,這是台灣傳統詩社的開端。
  在滿清統治的二百一十二年間,有許多來台當官任職的宦遊文人,在台灣暫居、遊歷,台灣島在他們的筆下是充滿陌生、恐懼或者新奇的,而更多的則是思鄉、感懷的作品,雖然對於台灣本地的風土,他們多數帶著旁觀者的角度,但是傳統漢文學便因此在台灣逐漸生根,成為台灣文學最重要的傳統。清朝中葉以後,台灣地區開始有本土文人產生,其中有許多都是屯墾致富的人家,他們接受傳統儒家教育,習讀詩文,趕赴科舉。這樣的文人,在清代統治的末期,越來越多,慢慢成為台灣社會重要的階層。
陳其寅懷德樓文稿
  陳其寅懷德樓文稿
張添進破浪吟草
  張添進破浪吟草
陶芸樓紀念集
  陶芸樓紀念集
  日據以後,許多傳統文人仍然留在這塊已經被異族統治的土地上,傳承著漢學,教導台灣漢人的子弟們讀書。日本人來台灣之後,一方面以武力壓制反抗的勢力,一方面則漸進的方式,攏絡台灣的文人、士紳等,想要逐步抹滅台灣漢民族的文化意識。
  日本總督府順應台灣漢人敬老尊賢的傳統,辦理四次「饗老典」,邀請台灣各地八十歲以上的年老長者,參與官方典禮,觀賞儀式及表演,營造出太平盛世的景象,打動台灣漢人社會的傳統觀念。許多著名詩人也參加這樣的典禮,並且作詩讚頌總督府的措施。另外邀請前清時代,考上科舉的進士、舉人等舉辦「揚文會」,表示對傳統文人的重視。頒發「紳章」給地方上有學識、聲望的富家名流,使得這些家族能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與日本統治者合作。
  而最重要的便是鼓勵詩社,舉辦聯吟大會。由於當時日本人以能做漢詩為榮,許多人都有不錯的漢學基礎,他們甚至在台灣自己組成以日本人為主的詩社。而許多詩人或許為了避禍消遣,或許為了攀上良好的政商關係,也有人為了傳承漢文化,於是在種種因素的激盪下,整個傳統詩歌的風氣因此盛行。
  傳統詩盛行的風潮中,也有許多人提出批評,因此在日據時期就有數次「新舊文學論戰」,對流行擊缽活動的傳統詩壇抨擊。台灣新文學的大將張我軍就批判傳統詩人只是把文學當成遊戲,沽名釣譽,喪失思想內容。連雅堂等人則展開反擊,認為新文學只是趕流行,沒有良好的學識基礎。而有一些傳統文人如賴和、陳虛谷則在詩作中,呈現了時代的精神,關心民生疾苦,融合新的事物。讓台灣的傳統文學走向一個新的方向。
  光復之後,許多由大陸來台的文人、官員,如賈景德、于右任等人,也漢民間詩壇有密切往來,共同參與聯吟大會,合組詩社,創辦刊物,加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台灣傳統文壇在當時有一段繁茂興盛的時期。然而時代的變遷,傳統文學似乎遠離了我們的時代,就連大學中文科系也逐漸不在強調傳統詩的創作。民國九十一年,連續舉辦二十週年的全國大專學生聯吟活動,也暫告一段落,停止舉辦了。似乎告訴我們,台灣的傳統詩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網站由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薛濤門下客」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