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站的架構 計劃簡報首頁 我們的心路歷程 返回首頁
 
 
《長歌吟松風》基隆傳統詩社的活動


  由台灣傳統詩社活動向來以擊缽吟為主流,擊缽吟原可訓練文人作詩時扣題、工穩的能力,所以詩社的例行活動,擊缽向來都是大宗。而彼此透過擊缽活動競賽爭勝,觀摩聯誼,傳統文人因此聯結成特殊的人際網絡。
  日據時期,統治當局更藉此籠絡台灣仕紳,與台灣傳統社會階層往來。另外,處在日本嚴密統治之下,擊缽吟的作品,題目已經限定,多屬吟風弄月,配合節令,或者人情應酬的主題,而古典詩又多透過隱喻或者象徵,採取委婉寄託的手法,比較不易觸犯當局忌諱,可以傳遞傳統漢文教育。種種因素推波助瀾,擊缽吟一直是詩社文人聚會活動的核心,基隆地區也是如此。
  基隆傳統詩社活動的聚集,顏雲年實有開創之功,他於大正元年農曆10月15日 『環鏡樓』落成,以及大正八年10月『陋園』擴建之時,舉辦了兩次全台的詩人大會,而後更成立了小鳴吟社,為基隆創立詩社之始。而日據時期,本地詩社的日常活動,無論是社中的例會、鼎社聯吟會乃至全島的詩人大會,都是以擊缽吟為核心。
  基隆傳統詩社的核心人物,多頻繁來往於台北、基隆之間,參與兩地詩社的例會,基隆地方詩社與台北瀛社來往密切,瀛社每年有一季的例會便在基隆舉行。直至今日,基隆詩學研究會的中堅詩人,也多參與瀛社。基隆詩學研究會模仿台北瀛社運作,都採分組依節令次序,輪流舉辦擊缽例會,而形成固定的活動型態,並穩住了社團活動的基礎。
  日據時代的漢文刊物,如《詩報》、《三六九小報》、《台灣日日新報》、《風月報》等所刊登的漢詩及詩社活動訊息,大體上也都以擊缽活動為主。就《詩報》刊登的紀錄而言,基隆本地有些詩社活動期間極短,紀錄也是零星數次,便消失無蹤。整個日據時期,以大同吟社活動最為固定,延續時間最長,每月舉行例會一次,幾乎不曾中斷。這樣的詩社集會型態,一直承繼至今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火熾烈,而日本人對台灣漢人的聚會及出版,管控轉為嚴密,於是許多傳統詩社陸續停止運作。光復後仍有運作的詩社只剩「復旦吟社」、「大同吟社」而已。
  民國三十八年,中央政府來臺,許多政界的大陸人士,學識淵廣,雅好詩文,在傳統文壇也有很大的影響,如于右任、賈景德等人,與本地傳統文人來往,也開始參與詩社活動。由於國民政府播遷時,主要由基隆港上岸,許多隨政府來台人士,流寓於基隆,他們也自成組織,或直接參與本地詩社活動。基隆詩壇與這股新興的力量結合,產生不同風貌。根據文獻紀錄,民國四十二年、四十八年、四十九年基隆地區所舉辦的詩人大會,或上巳節修褉活動,這些外省籍詩壇大老,也蒞臨參與,為地方詩壇盛事,真有晉朝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描寫的高雅遺風。
  以下,且就詩社活動型態逐一介紹。

  擊缽催詩,不僅是詩社本身可列為月課,同時社際之間作以聯吟,或是縣市交流聯吟,或是年節慶典喜慶等皆可舉行詩人聯吟,以促進詩友之情誼。
  南史:「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為詩,蕭文 曰:『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乃與立令楷,江洪等共打銅缽,立韻響滅而詩成,皆可觀覽」。由此可知,古代以刻燭為計時方式,此一記載為擊缽吟之始。
  擊缽吟的目的在於訓練成詩快捷及修詞技巧,並以提名給獎,與以鼓勵。擊缽吟的規則有限題、限體、限韻、限時。在創作中有統一題目,限定詩體(五絕、五律或七絕、七律)以及限定某一韻和時間。為使評定入選及名次公平,於作者繳稿後,另由專人統一書繕後評定,以元、眼、花為前三名,其他以數字示前後,再頒發金牌、獎金或獎品。
  首唱採行徵稿方式,收集全國各地詩友的作品,依循古禮,經過「天、地、 人」三位詞宗合點評審,前三名分別冠予「狀元、榜眼、探花」的頭銜。至於次唱,當天簽到時發稿,為即席創作。

 

 
本網站由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薛濤門下客」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