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本站的架構 計劃簡報首頁 我們的心路歷程 返回首頁
 
 
《鱟港風流》簡介基隆開發史,在傳統文學創作上的影響與反映
  在台灣開發史上,基隆起步較慢。雖然在荷蘭、西班牙時期,本地就有零星的漢人居住,但是直到明鄭時期,台灣開發的重點都在南部地區,漢人在基隆地區並沒有墾殖的行動。
  康熙二十二年(1683),將台灣納入清朝版圖,基隆地區歸諸羅縣管轄,這地區大部分仍是尚未開墾的山嶺、溪谷。台灣北部的開發,當時主要在艋舺 (萬華)、滬尾(淡水)等地,一直要到雍正以後,才有較具規模的漢人開始拓墾基隆。由牛稠港、虎仔山一帶,又遷移到崁仔頂一帶。乾隆年間又有新店街、暗街仔街等。
 
基隆港區舊照
  基隆港區舊照
顏家奉安塔家徽
  顏家奉安塔家徽
  道光二十年(1840),中英戰爭爆發;咸豐元年(1860),基隆開放為通商口岸;光緒十年(1884),法君砲擊基隆港,中法戰爭爆發。清朝末年這一整期間,基隆因為煤礦和港口貿易的關係,戰略地位日益重要。但是遲至光緒十四年(1888),才正式設置基隆廳,包含金包里、基隆堡、三貂堡、石碇堡等地,即所謂「金雞貂石」,大約包含今天金山、萬里、瑞芳、雙溪、貢寮、汐止、平溪及基隆市等地區。而這個時期,基隆本地文教並不興盛,所流傳與基隆相關的詩作,大概都與戰爭、漢人生活、原住民習俗有關。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徐莘田的基隆竹枝詞,總共有三十二首,寫出本地宗教信仰、男女感情等生活樣貌。
  而基隆早期的移民主要為漳州人,泉州人移入稍晚。聚集區域並不相同,漳州人主要在今日基隆市區,而泉州人則多在七堵、暖暖一帶。不同族群常因風俗、信仰及利益衝突,產生械鬥。咸豐元年彰泉魴頂械鬥,死傷慘重,地方人士彼此協調,收集遺骸,建立「老大公廟」,以「賽頭陣代替打破頭」,逐漸形成今日聞名全台的「基隆中元祭」,而由古至今,描寫中元祭的作品也相當多。
  基隆多雨,每年下雨日常長達一百多天,甚至兩百多日。使得雨景,成為基隆傳統詩歌經常出現的場景。雲霧瀰漫,煙雨濛濛,是基隆最令人熟悉的面貌,也是最常見的文學題材。而與礦業、漁業、海洋相關的主題,也都一一出現在詩人的作品之中,不勝枚舉,形成基隆傳統文學的特色。
 

 

 
本網站由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薛濤門下客」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