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篇(二)藍澤東阿公訪談
今天是個萬里無雲的好天氣,一早還看得到樺斑蝶三三兩兩地飛舞呢!午休過後,我們小記者一行人又要出發去訪問了。今天我們所要訪談的對象,是到明里村開墾的藍家第二代藍澤東阿公,澤東阿公平時就喜歡喝點小酒,不過今天為了要接受我們的訪問,可是滴酒未沾喔!以下就是我們的訪問紀錄:
訪問日期:93.11.02(二)
訪問對象:藍澤東阿公
指導老師:黃俊璁、徐向良、吳振豪
小組分工:
訪談組—黃聖鈞、宋彥文、陳美蘭、陳勇均
錄音組—林麗娟、陳渙林、林朝晨
筆記組—潘雅玲、江富旺、宋彥雄、邱雅雯
|
|
|
■第二次訪談籌備會 |
■提醒發問重點與禮節 |
■小菸農集合出發囉! |
主題一:受訪者背景資料
Q:請問阿公您今年幾歲了?
A:81歲了。
Q:阿公您是在哪裡出生的?是明里村嗎?
A:我在南投埔里出生的,當時家中是種田的。
Q:阿公是什麼時候開始種菸的?
A:14歲的時候全家搬到鳳林,住在二村,替日本人種菸(當菸工),跟菸有關的工作幾乎都有做過。21歲的時候,因為鳳林淹大水的關係,日本人招募我們大約七、八戶人家到明里村來開墾。
Q:當時您的父親(藍有泉)幾歲了?
A:50多歲了。
Q:當時日本人有給你們什麼條件嗎?
A:當時他們在明里村先蓋了一些草寮和菸仔間,讓我們可以居住和工作,他們再從收購的菸價中抽取利潤。不過當時一(台)斤菸可以換五(台)斤的米,比種田的收入好很多。
Q:住在明里村的菸農都是鳳林來的嗎?
A:大部分是鳳林來的,也有一兩戶來自拔拉庄(現在的富源一帶),像廖仁壽以前就住在拔拉庄。
Q:阿公您本身種菸有多久了?
A:我從14歲開始種菸,一直到去年(民國92年)才停止,算算有67年了。
Q:您的兒子(藍春滿)什麼時候停止種菸?
A:他娶某(妻子)後就不種了。
Q:藍家還有人在種菸嗎?
A:小兒子(藍山岳)還有在種。Top↑
|
|
|
■藍澤東阿公跟第四代的孫女藍歆 |
■第四代的孫女妍華與柏玲 |
■第四代的孫子柏元與崇軒 |
主題二:菸葉栽種及烘烤過程
Q:菸葉栽種要配合國曆或農曆嗎?
A:看農民曆比較多。如果公賣局有規定種植的時間,就會依照國曆的日子來種。
Q:以前的栽種方式和現在有哪些不同?為什麼?
A:現在種菸有藥物可以控制,比較不怕蟲也不怕病,要它高一點就高一點,矮一點就矮一點,以前種菸辛苦多了。
Q:跟種植菸的品種有關嗎?
A:跟品種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Q:明里菸葉栽種有哪些季節?哪一季的菸比較好?
A:大部分從夏天就開始播種了(秋菸),春菸大概是十月左右。大體來說,以前秋菸的收成比春菸好,不過自從春菸覆蓋PE膜後,春菸的品質有比秋菸好很多。而且種秋菸很怕颱風,颱風過後,菸仔東倒西歪,損失就大了。
Q:明里村的菸葉栽種是什麼品種的?過去和現在有什麼不同嗎?
A:中國時代(光復後)是種台菸,日本時代有種過O-No-No-Go和Ha-Ma-Ki,O-No-No-Go的葉子寬寬圓圓的,像芋頭的葉子,Ha-Ma-Ki的葉子比較細長。O-No-No-Go收成後可以用日頭晒乾,Ha-Ma-Ki之後的品種就要用烘乾的了。
Q:菸葉要怎麼烘烤?
A:最早是用像布袋針的鐵針串的,不過布袋針是扁的,串菸的針是圓的,然後串在一米左右長的竹竿上,再吊在架上烘乾。後來改成用綁的(貝倫式綁菸法),堆積式烤菸之後呢,就全部改成夾的了。方便很多。Top↑
|
|
|
■訪談組小記者彥文與聖鈞 |
■筆記組小記者麗娟與雅玲 |
■訪談過程一景 |
主題三:種菸情感
Q:種菸辛苦嗎?
A:當然辛苦啦!尤其是用菸仔間烘菸的十多天內,燃料是不能斷的,還要根據菸葉的色澤來升高溫度,所以晚上幾乎都不能睡,也很少有交換值班的。不過用燒木材的時候,肚子餓的話可以在煙管下面的地方烤蕃薯吃,這是比較趣味的事情。
Q:收成的時候差不多要多少人幫忙?
A:當然是越多越好,不過大約十幾個人幫忙就夠了,種的面積越大就要更多人幫忙,所以我們通常是採用「換工」的方式來合作。這些來幫忙的人都是有酬勞的,同樣的,我們去幫忙也有酬勞,為了怕麻煩,我們大都是用「以工換工」的方式,再用錢來補足工數不同的差額。
Q:住在明里村的菸農是閩南人多還是客家人多?
A:差不多,明里村沒什麼在分閩南客家的,客家人會說閩南語,福佬人會說客家話,都是很常見的,住久了,什麼話都會說。庄仔頭(靠近大馬路)客家人比較多,來得也比較早,住庄仔尾的閩南人比較多。外省人只有一兩戶,不多。
Q:從過去到現在,您本身有什麼感受?
A:現在種菸卡歹生活,以前可以種一甲地的菸,現在菸酒公司只肯收五分地,不過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要肯去工作賺錢,肯打拼,才會有前途,這是不會變的。Top↑
|
|
|
■高齡81歲的藍阿公 |
■回憶日據時代種煙的過程 |
■接受訪談中 |
一點小感想 ◎徐向良老師
這一次的訪談並不如上一次順利,主要原因卡在語言溝通的問題,因為阿公聽不懂國語,小菸農們的閩南語也說得破破爛爛的,得透過老師來代為翻譯,所以~~我們的鄉土語言課程可要多多加強了!
(阿公說他聽得懂客家話,可是小朋友們還是不會講客家話。)
不過跟阿公聊天有很多好處唷!因為它可以記得很多日據時代的故事,像是藍家怎麼搬過來的、搬來的時候明里村是什麼樣子、菸仔間又是怎麼運作的…諸如此類的,簡直像是一本菸草的活字典!
專訪藍阿公有感 ◎吳振豪老師
這次小菸農隊訪問到在明里村菸農中具有代表性的藍澤東阿公,阿公種菸的時間相當的悠久,至少有六十餘年,對於明里村的菸葉種植史可說是歷史的見證者,從最早期受雇於日本人,後來台灣光復後自己開始種植菸草,這期間不但在菸草種植的技術上不斷改良進步,烤菸的方式也不斷再創新,在民國六十年代可說是明里菸草種植的高峰期,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菸草業終究敵不過外國進口的菸,加上菸酒公賣局逐年降低種植比率,使得阿公前幾年也放棄了種菸。這次小菸農隊很榮幸的訪問到阿公,雖然在語言上有點隔閡,不過還是不減對於阿公過去種菸種種的高度熱忱,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專訪我們的藍澤東阿公。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