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篇(一)陳甘妹、張桂蘭、賴玉梅三位阿嬤訪談
經過許多的事前準備,小記者們首次訪談即將在今天上場,大家不免有點緊張,不過還是信心滿滿出發,雖然今天下午開始飄著毛毛細雨,不過不減大家對於『第一次』訪談的經驗興奮,大家穿著便利雨衣抑或撐著傘,一路哼著歌曲前進目的地,到了阿嬤家,迎面出現三位和藹的阿嬤,三位阿嬤不但是菸田工作上的好伙伴,更是相交多年的好姐妹,今天很榮幸能訪問到他們,相信小菸農們首次訪談就能有豐碩的收穫!
訪問日期:93.10.27(二)
訪問對象:陳甘妹、張桂蘭、賴玉梅三位阿嬤
指導老師:黃俊璁、徐向良、吳振豪
小組分工:
訪談組—林麗娟、陳渙林、林朝晨
錄音組—潘雅玲、江富旺、宋彥雄、邱雅雯
筆記組—黃聖鈞、宋彥文、陳美蘭、陳勇均
|
|
|
■第一次訪談籌備會 |
■撐著雨傘出發囉! |
■到達賴阿嬤家了! |
主題一:受訪者背景資料
Q:三位阿嬤您們今年幾歲了?
A:陳甘妹阿嬤62歲、張桂蘭阿嬤61歲、賴玉梅阿嬤49歲。
Q:阿嬤您們在何地出生?
A:陳甘妹阿嬤在苗栗出生、張桂蘭與賴玉梅阿嬤則在明里出生。
Q:阿嬤您們家原本就種菸嗎?
A:我們家中原本就種菸沒錯,結果嫁過來之後,夫家也都種菸。至於何時開始種,我想大約從日據時代我們家族就開始種了,種好一段時間了!
Q:阿嬤您們本身種菸有多久了?
A:大約從6∼7歲時就開始種了,到現在也過五、六十冬了。Top↑
|
|
|
■接受訪談中的陳甘妹阿嬤 |
■賴玉梅阿嬤與張桂蘭阿嬤 |
■接受訪談中的三位阿嬤 |
主題二:明里菸樓歷史與菸樓再利用
Q:明里村的菸仔間什麼時候開始有?
A:日據時代就有了,那時候日本人鼓勵種菸,從那時候為了烤菸方便就有蓋菸仔間了。
Q:明里村的菸仔間從過去到現在數量上有什麼改變?
A:過去大約有二十多棟,那時因為種菸的人比較多,菸的產量也多,所以蓋了比較多的菸仔間,而現在菸仔間剩下沒有幾棟了,大部分都改建成住家或是就當倉庫了。菸仔間漸漸減少是因為現在都改用機器烤菸,所以傳統的菸仔間就沒用了,加上菸酒公賣局民營化後,漸漸縮減種菸的面積,所以菸的產量就減少很多了,菸仔間自然就沒用了。
Q:現在的明里村的菸仔間都做什麼利用?
A:現在菸仔間都改建成住家或是當一般倉庫使用,不過也有一些已經年久失修,現在也不能利用了,不過在路邊有一家民宿他們就是菸仔間改建的,這是比較特別的。因為用機器烤菸比較方便也比較不辛苦,所以菸仔間現在比較少利用了,而現在則更不用說了,種的產量少,所以菸仔間根本就放在那不做任何利用了。
Q:大家是比較希望拆除菸仔間還是保留下來?
A:大家當然還是比較希望保留,畢竟是花了很多錢蓋的。
Q:菸仔間還有其它的利用方式嗎?
A:目前菸仔間是沒有其它的利用方式,除了少數改成倉庫或住家外,其它很像都拆掉了!若是我們這裡能帶動觀光,菸仔間改成民宿或是咖啡廳應該是可以的,不過我們覺得可能性較少啦!我們這裡比較靠山,人要進來比較難啦!Top↑
|
|
|
■攝影小記者美蘭 |
■訪談組小記者朝晨與渙林 |
■筆記組小記者彥文 |
主題三:種菸情感
Q:種菸跟種田有何不同?對家庭有什麼影響?
A:種菸跟種田其實都差不多,一樣要很多人來幫忙,也一樣辛苦啦!不過種菸所賺的錢比較好,以前大約一分地的菸抵三分地的田,所以種菸還是比較好過的!我們的小孩還不是靠菸養大的,所以還是希望政府能繼續給我們種菸。
Q:對於種菸您本身有什麼感受?
A:種菸是很辛苦啦!不過為了生活還是會繼續種下去的,生活總是要過,從以前種到現在也習慣了,辛苦歸辛苦,生活還是重要的!Top↑
|
|
|
■訪談一景 |
■第一次訪談檢討會議 |
■心得分享與交流 |
一點小感想 ◎徐向良老師
三位阿嬤們都很親切,對於我們鍥而不捨的詢問都詳細的回答我們,沒有絲毫不耐煩的表情,雖然這次是我們第一次出來訪問,有些不太習慣,但是阿嬤們的親切態度與人情味幫助我們克服了這一點,才完成了這份訪談工作。
阿嬤們現在還參加我們明里國小週四晚間所舉辦的成人教育班,利用農暇的時間來學習電腦,雖然學習的速度沒有小朋友們快速,可是學習的態度卻十分認真呢!能跟阿嬤們一同學習成長,感覺很棒!
專訪三位阿嬤有感 ◎吳振豪老師
這次小菸農隊訪問到和藹可親的三位阿嬤,這是小菸農隊第一次出來訪問,大家的心情都很興奮,可說是既期待又怕『凸搥』,雖然專訪前做過充分的準備,不過大家還是很緊張。到阿嬤家之後,才發現剛剛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阿嬤不但很有耐心的替大家回答問題,更是不厭其煩的解釋種菸的種種,深怕遺漏些什麼重要的資訊給我們。這次的訪談經驗可說是很寶貴的,大加的表現也出乎意外的好。回到學校後大家做了一次檢討會,大家都很熱烈的反應這次的經驗談,也將優缺點一一列出,做為下一次改進的建議。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希望小菸農隊日後表現可以更加亮麗耀眼!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