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鳴鳳古道
鍚隘古道
仙山古道
馬拉邦古道
農業特產
順遊路線
公車時刻
人物專訪
幕後花絮
工作職掌
進度報告
參考文獻
計劃簡報
致謝

回網站導覽

 

 

用功的男人最帥!
在苗栗市圖書館閱讀獅潭各古道的書籍。

獅山古道閱讀心得

  這裡所介紹得古道內容是說當時獅頭山朝山香客的登山步道,而且香火鼎盛,全部都是用石板鋪成的朝山大道,道路兩旁的每一顆石板上面還有刻上「同登佛境」是朝山修行的第一課。說真的想想,那古道的路還滿遠的,但是說到獅頭山風景區除了古剎、民俗、客家美食之旅外,生態資源豐富,鳥類有紅嘴黑鵯、綠繡眼、五色鳥、翠鳥、鷺科與鷲鷹科居多,蛙類有斯文豪氏赤蛙、白頷樹蛙等數十種,還有魚、蝴蝶與昆蟲,加上特有的藤類與蕨類,古時候的人每天要再那中環境之下刻那些在古道兩旁的字,我想那些古人應該不會覺得無聊、心情鬱悶吧!登山口還有一座石橋跟石獅那個也是日本大正時的作品,都是那時候的人辛辛苦苦,一點一滴的作品,真希望所有去那裡的旅客不會破壞那些好作品。

寫於2003/10/16 下午  08:29:28
撰文者:劉東昇

鳴鳳山古道閱讀心得

  雲洞宮是位於苗栗縣頭屋鄉之東南側山區,林木蒼鬱,山巒聳翠,奇石林立,且朝夕山嵐瀰漫,為一處地靈神顯之佳境,這樣的地方實在是要常去走走,多吸收大自然的芬多精,對於工作比較繁忙的上班族是個不錯的地方,同時也可以去拜拜、抽籤看看自己今年的工作、家庭或是風水等,而且帶著全家一起去也可以增加彼此的感情。

  那有很多的神明主要的是開台聖王鄭成功,有百年歷史的廟經過四度重建就成了今天的開台聖王廟雲洞宮,相傳雲洞宮在建造之前,於現址上常見燦爛昊光由天而降,宛如萬道金線傾瀉而下,瑰麗非常光華奪目,真的滿想看到這一幕呢!有機會到那去走走吧! 

寫於2003/10/17 下午  07:01:31
撰文者:謝依璇

虎頭崁古道閱讀心得

  虎頭崁古道位於銅鑼鄉九湖村與通宵鎮南和里之間。虎頭崁古道是昔日苗栗海線和山線間的重要交通路線。清道光年間,為了聯絡苗栗縣境內的重要聚落,修有多條官道,路長一千兩百三十七階,這條官道行經虎頭崁段最為陡峭,由崁底攀升至崁頂,高達三百多公尺,路面既陡且彎,商旅往來,莫不視為畏途,尤其在下雨天,黃土路面泥濘不堪,寸步難行。因為往來路人行路不便,清同治四年,地方鄉紳捐資興建,虎頭崁古道也稱挑鹽古道。早年通宵跟苑裡等地是鹽貨集散地,銅鑼、大湖、公館地區所需要的食鹽,大多都是由此道路肩挑販賣的,回程再挑米以及菜蔬。日據時代,也有挑伕挑木炭入銅鑼。可見這條古道在地方發展史上,扮演了很了不起的角色,所以去那裡的健行旅客們應該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挑夫扛著厚重的貨物走那麼陡的古道,是多麼的辛苦! 
寫於2003/10/17 下午  08:43:51
撰文者:劉東昇

獅頭山古道閱讀心得

  獅頭山國家風景區;地跨新竹縣西南隅與苗栗東北角,行政區域包括;新竹縣峨眉鄉、北埔鄉、竹東鎮與苗栗縣南庄鄉、三灣鄉等五鄉鎮,總面積計約24,221公頃。獅頭山國家風景區景點包括;北埔一級古蹟金廣福、天水堂、慈天宮、北埔冷泉、五指山灶君堂、五峰寺、玉皇宮、觀音禪寺、五指山登山步道、五子碑、南庄鄉三角湖、蓬萊、向天湖、鹿場、峨眉湖、峨眉吊橋、富興老街、十二寮步道、富興茶葉產銷班、獅頭山古道、六寮古道、七星樹、獅頭山輔天宮、勸化堂、開善寺、安國寺、凌雲洞、萬佛山、元光寺、望月亭、水濂洞、海會庵、靈霞洞、覺然塔、金剛寺、萬佛庵、峭壁石刻等景點。看過了獅頭山之後覺得獅頭山真是來欣賞古道的好地方阿,所以以後人家問你看古道去哪看跟他說來獅頭山就對了。

獅頭山望月亭

  望月亭,高踞獅山步道最高點,因為最接近月亮,故名望月亭。望月亭,標高492公尺,為新竹苗栗兩縣之交界點;四周為高大濃密的天然林,清風彿面是乘涼休憩的好地方,此處可遠眺,南庄與東河,過望月亭後道路轉為平坦,一路輕鬆遨遊下了小段石板路,即可到開山祖廟元光寺。

寫於2003/10/17 下午 10:07:38
撰文者:陳冠志

虎頭崁古道閱讀心得

  虎頭崁古道遺址位於銅鑼鄉九湖村與通宵鎮南和里之間。虎頭崁古道是昔日苗栗海線和山線間的重要交通路線。清道光年間,為了聯絡苗栗縣境內的重要聚落,修有多條「官道」,其中最長的一條就是虎頭崁道,它南起大甲,經山腳、南和(今之苗一二一線),越過虎頭嶺到達銅鑼九湖,再向北延伸經芎蕉彎、大坪頂、龜山進入苗栗,這條「官道」是當時最便利的交通捷徑。這條官道行經虎頭崁段最為陡峭,由崁底攀升至崁頂,高達三百餘公尺,路面既陡且彎,商旅往來,莫不視為畏途,尤其是雨天,黃土路面泥濘不堪,寸步難行。清同治四年,地方鄉紳黃阿財、邱連進、李新進等人,有感於往來路人行路不便,遂捐資修路,以卵石逐級鋪陳,砌成一梯道,以方便行旅。該梯道長一千二百三十七階,因路彎曲如礱勾,乃稱「興隆崎」,俗稱「礱勾崎」。銅鑼出身附貢生曾肇楨,撰有「修虎頭崁路記」一文紀其事;苗栗縣政府亦於崁頂大榕樹下,立有「虎頭崁古蹟碑坊」記述興修始末。

  虎頭崁古道也稱「挑鹽古道」。早年通宵、苑裡等地是鹽貨集散地,銅鑼、大湖、公館地區所需食鹽,多由此道路肩挑販售,回程再挑米及菜蔬。日據時代,也有挑伕挑木炭入銅鑼者。可見這條古道在地方發展史上,扮演了不容忽視的階段角色。日據後,有鑑於虎頭崁太陡,於是另闢烏眉道取代,虎頭崁道因而逐漸湮沒。如今,當年重修之石砌梯道,自崁頂向西陡降,留有千餘公尺的長度,尚完好如初,掩映在濃濃的綠蔭中,透出無限幽情古意。

寫於2003/10/19 下午  08:00:43
撰文者:蕭佳昌

加里山古道閱讀心得

  加里山古道,位在苗栗縣南庄鄉鹿場西南偶,是鄉境的最高峰,以前是原住民的狩獵區,現在則是登山者的中程名山,這座山長度有二百公里,是苗栗縣的溪水的原頭,二十幾年來加里山的步道已被開發了五條路線,在加里山上,周圍的山圍繞在左右,西側可通新竹苗栗甚至到台中,鹿場部落,是泰雅族的聚集地,共有三四十戶,附近的風景有瀑布群象鼻岩愛情谷,也是讓人徜徉往返的天然風景這段路程雖遠但有美麗的風景陪伴會讓人的煩燥全消,所以是登山客所喜愛的地方。
寫於2003/10/19 凌晨  12:11:50
撰文者:謝重正

馬那邦古道閱讀心得

  看過馬拉邦的內容之後,才知道馬那邦山區,抗日史蹟斑斑,第一次戰事發生在光緒二十一年,一部分以隘勇為主的本地義軍,撤往大湖地區,聯合原住民繼續抗日,雙方年底在馬那邦山區展開一場殊死戰,我軍奮戰多日因武器不足而不敵,日軍有官兵七千多人戰死。

  從登山口的石門一帶,為昔日主戰場所在,現在尚有日軍基地遺址,日人立紀念牌稱為「弔忠魂」。通往司令山的大石壁北端最低處,有日軍對戰死的同袍「物傷其類」的弔辭。山頂紀念碑,正面刻著「馬那邦山戰諸地」字樣,台灣光復後碑石被毀,折成三段,現僅存兩段。

  遊馬那邦山,除欣賞怡人的景致,但是在遊玩的同時我們也要想到以前的原住民不惜犧牲,保護鄉土的精神,亦當致以永恆的追念之意。
寫於2003/10/19 凌晨  08:26:02
撰文者:陳冠志

挑鹽古道閱讀心得

  再古早通宵濱海生產的食鹽為了要運往銅鑼、三義販賣,所以先民才會開發去將通霄所產的海鹽運送至山區,常見挑夫穿梭其間,因此而稱為挑鹽古道,古道有些已開闢為產業道路或牧場,現存古道僅剩五到六百公尺,而且損壞的部份古道已經整修過了,供旅客假日登山或健行。 
寫於2003/10/20 下午  05:58:31
撰文者:劉東昇

挑鹽古道閱讀心得

 「挑鹽古道」,迤邐於苗栗縣通霄鎮,橫越西海岸丘陵山脈到三義、銅鑼間。顧名思義,與北部的「魚路古道」同是代表幾百年間,跨海來台的先民們,流血流汗,披荊斬棘,拚手胝足,篳路藍縷,開闢出來的一條求安全、求便捷,求貨暢其流的商務大道。

  由於年代淵遠,以及現代文明入侵,山區產業道路的闢建,古道遭到截斷和併佔,全程原有五、六百公里,而如今真正的古道,只剩下五百多公尺了。

  今日台灣,科技發達,交通順暢,經濟繁榮,都應歸功於吃苦耐勞的古道文明。

  所以,就算古道只剩5百多尺,也值得我們這些後人體驗和省思了。

寫於2003/10/20 下午  08:29:48
撰文者:陳冠志

虎頭崁古道閱讀心得

  虎頭崁古道路長1千二百餘階,據傳是清朝治年間由鄉紳捐資興建。畢竟音波路太徒,目前已改走烏眉道,原本的道路已經漸漸煙沒。古道是前人'走' 出來的現在我們可以經由烏眉公路, 很快地往返銅鑼-通霄想想當初人們挑著重物走在山林小徑, 要翻過多少山頭才能到達目的地...(我可是打從心底佩服!!)
寫於2003/10/20 下午  09:21:30
撰文者:蕭佳昌

馬那邦古道閱讀心得

  馬那邦山位於泰安鄉與大湖鄉東興村交界處、海拔1406公尺,它不但是抗日的古戰場、亦是登山的好地方。這個步道的建材很奇特,他不是像其他古道一樣適用一般的石板,不是鵝卵石,它是利用樹根,盤跟糾結,冬暖夏涼,彈性也很好,可以減輕登山客的疲勞,山上有楓樹遍野、每次秋冬之際、滿山楓紅為台灣賞楓的主要去處之一,前者屬於「健腳級」登山路線,後者則為較平坦的健行路線,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裡有當時對日抗戰後所留下來的紀念碑和遺跡,那裡也是個不錯的觀光景點。
寫於2003/10/21 下午  07:32:31
撰文者:劉東昇

錫隘古道閱讀心得

  民國31年才有南北貫通的班車,早期行走的問題就是靠兩條腿,因此東西向翻山越嶺的古道,就是先民通往外界的捷徑,向東的大都是上山做工的小徑,或到鄰境鄉原住民地區,向西則開發的都會城鎮,自然是鄉民賣山產,挑回貨品的目的地。在這麼多向西行的運貨古道中,以錫隘最有名,因為它通往大鎮-苗栗的直線捷徑,也是難度最高的一段路程。走一趟山路有優美的林相、豐富的自然生態、樟木群、相思林、還有雀榕和魚藤合抱的自然原始森林。

感想:

  我覺得古道給人家的感覺是很自然、舒服,常走古道也可以順便運動喔!同時也可以放鬆心情忘記城市裡的雜事,雖然爬古道很辛苦但也增加對植物的知識。
寫於2003/10/21 下午  07:45:21
撰文者:謝依璇

鳴鳳古道閱讀心得

  一百年前本是原住民賽夏族居住守獵棲地,森林密布、雲海鎖峰、荒煙漫草、與世隔絕、化外之地也。雲洞宮起初為茅草搭建,那裡的風景真是個人間仙境,山行嶺上如鳳凰高鳴,故稱鳴鳳山,有三次發生災難都因雲洞宮的神明保佑才沒釀出很大的災情。

感想:雲洞宮的風景好空氣佳,適合大家一起去爬古道順便培養感情喔!雖然有點遠但是可以讓我們體會先人們的辛苦,而且多爬山有助於身心健康,對於過去的前人真是很謝謝他們的耕耘,我們現在才能有這麼好的旅遊去處。

寫於2003/10/21 下午 07:47:00

撰文者:謝依璇

獅山古道閱讀心得

  獅山古道雖然有長久的歷史,但它還是漸漸的被人們給遺忘,然而過去的香火鼎盛,到了現在還是沒有人一直流傳給下一帶的子孫,然而在日據時代建造出來才是它最有名氣之時,這座被遺忘的古道到現在也還沒被荒廢,這證明老一輩的人們還是有懷念的思想,反而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大多數沒人知道這條古道的存在,希望有心的年輕人可以多去走走看看這原始的風貌。
寫於2003/10/22 下午  09:14:14
撰文者:謝重正

鳴鳳古道閱讀心得

  鳴鳳山古道盤桓在獅潭鄉及頭屋鄉交界處,早期為原住民打獵的山徑。後來為原住民及頭屋鄉民運送與交換農產品、日用品的道路。民國五十多年間,鳴鳳山產煤、白沙礦產,之後苗廿二線(由台十三線扒仔岡起至鳴鳳村雲洞宮)開通至獅潭,古道因此而沒落,已是人煙稀少了,但是我們走台十三線的時候也要想想以前原住民多們的辛苦阿!
寫於2003/10/22 下午  09:31:40
撰文者:陳冠志

加里山古道閱讀心得

  苗栗南庄鄉加里山區以前產檜木、櫸木等高級木材,日據時代開始砍伐利用,民國六十年林班停採後,舊台車道路軌、路橋年久失修,加上坍方路基流失,大都已經損壞,部分路橋段必須高繞下切,熟悉山路的原住民一趟要走三個多小時才能接上加里山登山道,多年來很少人走完全程,目前仍不適合一般大眾前往。

  還有每次天氣晴朗時,由東望去,可見層層山巒疊翠,猶如一幅山水畫,其中最高的一層,其形狀像是變胖的富士山,即為「加里山」,因加里山塊為中港溪源流區,因此素有苗栗的「母親山」之稱。

感想:雖然現在我們現在去加里山都能用坐車的,但是想起以前搬運木材的工人,真是爲他們感到敬佩! 

寫於2003/10/23 下午  09:53:47
撰文者:陳冠志

加里山古道閱讀心得

  加里山,座落在苗栗縣南莊鄉鹿場台地西南隅。加里山古道,過去是原住民狩獵的途徑,也曾是伐木工人和造林業者步行與運輸的通道,現在則是登山客踏覽雄偉山容的步道。加里山的登山口位於海拔一千公尺的高地上,高地是當地居民楊雙發持有的原住民保留區,所以也被稱為「雙發高地」。由此出發,才算是正式展開加里山古道巡禮。從登山口循風美溪左岸上行,通過一片杉木林和雜木林,約十五分鐘後來到岸邊的「分叉點」,涉溪而過便接上登山主道。風美溪是中港溪的源頭之一,而且是珍貴魚類的苦花魚,或從下游鱒漁場逃竄或是野放逆游而上的鱒魚等,在「分叉點」的美溪谷中,還可看到一顆宛如樓房的巨石,中流砥柱班第佇立著,被喻為「南莊第一石」,值得一提的是,風美溪谷兩岸,每到入秋時節,楓、槭樹依海拔不同,葉片由綠轉黃、變紅,愈到深秋,海拔愈高,則愈紅得發紫,後面登頂的路程沿途自然環境確實值得仔細玩味,有各種的動植物。賽夏族原住民稱加里山為「比農意勇」,也意謂是「眺望最佳之山」;如果安排踏覽加里古道一般以安排兩天以上為宜,此外加里山易起霧要小心安全。

感想:

  加里山這一各古道我想是最特別的吧!總覺得好像融入了別的古道的……..,但我想每一個最特別的地方,而到任何依個地方去都要仔細的享受它的美景,這樣可以讓自己記得有一個地方是如此的……………特別,而我從來都沒有親眼看過楓葉,希望我能夠親眼欣賞到楓葉的美麗。

寫於2003/10/23 下午  10:45:23
撰文者:謝依璇

虎頭山古道閱讀心得

  虎頭崁古道又名壟勾崎,為什麼叫壟勾崎呢,因為它的步道崎嶇就像土壟的拉勾,而他的路程有一千二百餘階,相傳這條古道是從清朝同治年間建造的,但是他的路畢竟太陡峭,很多的人寧願繞路走也不願意經過這條路所以沒什麼人要走,從此以後就人煙稀少,慢慢的就沒沒無聞而它的步道漸漸的就被青苔覆蓋了,在以後能不能從現也就不得而知了。
寫於2003/10/27 下午  06:44:59
撰文者:謝重正

鳴鳳古道閱讀心得

  「講起頭擺獅潭的交通,腳膝頭就會流目汁」這是在說以前的人要用雙腳走很長的路途之意思,獅潭東西兩邊高山隔絕,只有南北有貫通的班車。因此東西向翻山越嶺的古道,就是獅潭人民通往外界的捷徑。以前的人很可憐!因為要穿著草鞋走很長的路程,其中難度最高的是錫隘古道,要花40分鐘的腳程ㄝ!雖然走山路很累,但途中有很多優美又豐富的自然生態,樟木群及相思林…等非常精采!所以下一次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來體會一下〝森林浴〞的滋味ㄛ!
寫於2003/10/27 下午  07:02:14
撰文者:楊雅卉

佳里山古道閱讀心得

  以前是原住民狩獵的途徑,現在是登山界著名的中程名山!為苗栗縣的最高峰。視野好,也可以搭帳棚ㄛ!近兩年來,加里山古道有五條路線,已經開發出來了。因為福爾摩沙荒野保育協會秘書長張致遠和山友,曾經一 起走過那五條路線,稱為『五路會師』!但也傳出有人在叢林裡迷路或發生意外,原因是對路不太熟,因為每一條路線都跨來跨去的!…真是恐怖ㄛ… ><~*﹪#※$㊣!
寫於2003/10/27 下午  07:02:59
撰文者:楊雅卉

仙山古道閱讀心得

  沒想到漫畫的劇情,在這也看得到!原來以前的仙山不是那麼的有名!就是因為在民國31年8月中秋節時,仙山的半山腰忽然湧出泉水來,而且泉水可以治病ㄝ!住在附近的居民都知道,在山腰地方很難有滴水的現象,可是這時卻有泉水的奇蹟。每個人都認為是聖神顯靈來化解人民的疾病。當時山路只有農夫出入的小逕,最後紛紛有很多人帶瓶瓶、罐罐,來取仙水!

  仙山的「靈泉」、「仙泥」可治病更是名聞遐邇了!民國37年因為「關聖帝君將到仙山鎮守」這句話,就開始建廟了!以前我也有去過仙山…每一次去都有很多人!還有吃的、喝的ㄝ…也有很多名產ㄛ!!相信這傳說以後也會一直傳下去。

寫於2003/10/27 下午  07:03:43
撰文者:楊雅卉

鳴鳳古道雲洞宮閱讀心得

  日本統治時期,雲洞宮因香火盛名,想要重建廟宇,但是日本人不許我們重建,最後以奉祀開台聖王鄭成功為由!日本人才答應我們重建廟宇!當時臺灣因為發生很多災難,每個居民都不安寧…最後恩主公出巡,全部的災難都消除了!噢~傑克這真是太神奇!35年三度重建(之前因為大地震重建過一次)由於經費不足而用木材建造!廟宇雄偉壯觀、金碧輝煌、美輪美奐,之後幫人開乩解難,至今仍香火鼎盛。
寫於2003/10/27 下午  07:04:29
撰文者:楊雅卉

鳴鳳山古道之歷史感想

  我非常喜歡聽一些關於『為何要建立廟宇?』的神奇傳說。例如雲洞宮『為何建立?』是因為出現一道金光!所以就用茅草在此建立廟宇。雲洞宮這地方遠看氣勢雄偉,由高處往低處看去,每一處的風景,都盡收眼底!
寫於2003/10/27 下午  07:05:10
撰文者:楊雅卉

仙山古道閱讀心得

  今天我一個人在家裡看一些關於仙山古道的歷史,看了之後覺得仙山古道真是當時不可或缺的道路阿,因為它佔有很大運輸功能,包括居民的水果流通,跟重要的煤礦運輸,都要依賴這條古道,由此可知,仙山古道真是一條重要的古道阿。
寫於2003/11/25 下午 09:49:13
撰文者:陳冠志

仙山古道閱讀心得

  今天老師發給我一份仙山古道的資料要我回家後好好的研讀一番,我看了這份仙山古道資料後才知道仙山以前叫紅毛館山,真是特別的名字啊。

  此外,仙山還有一段傳奇就是大約在民國三十年的中秋節時日,一戶蕭姓人家受神仙托夢,求得仙水治癒全家瘧疾,仙山之名由此而來,之後仙山便有很多人來這邊參拜。

寫於2003/11/27 下午  05:58:00
撰文者:陳冠志

UP 回進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