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仔窯製磚

首頁
目仔窯製磚八卦窯製磚隧道窯製磚
向上一層
歷史淵源
人物專訪
磚窯故鄉
磚瓦文物
創新研發
參考資料
工作伙伴
專題簡報

  日本人在大正年間,就已經將半自動輪燒方式的「霍夫曼窯」由歐洲引入台灣,而「台灣煉瓦株式會社」也在當時就引進了霍夫曼窯到花壇地區設置。而據游清泉老先生的回憶,記得當時的日本人並沒有把這種較為先進的窯燒技術,轉移給當時的台灣業者,所以橋仔頭地區的窯業,積極的自尋改進,由竹筒窯,改為一目一目 (一室、一室 ),逐目上升,如同階梯的「目仔窯」。因其造形如同階梯

目仔窯

依斜坡建築的目仔窯

一樣,所以在燒窯及裝坯、出窯都如登階梯一樣,所以又稱為「登窯」或「階梯窯」。

  目仔窯大都建築在山坡地上,或在平地上將土地填成斜坡,再將窯體建於斜坡上。目仔窯的窯室是一間一間隔開獨立的窯室,其高度大約都在二公尺左右,而寬度與深度則要依場地的大小而定,而目數(窯室的間數)也依場地而增減,少則在十目左右,多則可達二十幾目。

  最早的目仔窯,因為都靠人工作業,所以窯身兩側斜坡路面狹窄,而且窯室空間較小。到了後期的民國四十年到五十年間,紅磚的需求逐漸的增加,所以窯室的空間都不斷的加大,而且各家廠商所建的窯體,大小尺寸都不盡相同,為了裝坯、出窯、與運輸作業的方便,後期的目仔窯門已經可以容納推車的進出,而兩旁的斜坡路,也可以容納牛車甚至於卡車的行駛。

  目仔窯的燃燒過程,是在一系列拾級而上的窯室最下方 (最低的地方),闢有一間燃燒室,並且在每間窯室的左右拱形窯門旁都各留一個投煤口,做為每一個窯室的獨立後續燃燒,每個窯室也都在窯壁上方留一個小小的排氣口,使磚坯的含水氣由此排出。在燃燒室下方左右各設有好幾個通火道,使每一間窯室的火氣都能相通,由最低處的燃燒室開始燃燒,讓火焰順著通火道一間一間的上昇延漫到每一間窯室,再由司火的工人,由每一間的觀火窗來察看窯室內的火力狀況,適時的由各窯室投煤口補充煤料。而每一室的窯床底下設有共通的排煙道,應用熱上升的原理,在窯尾的最高坡上,築一支高約二、三十公尺的煙囪,把貫穿每一間窯室底下的排煙道裡的煙,藉著火焰的能量,推排到煙囪外,也藉由排氣的對流現象,由每一窯室的小氣孔中吸入氧氣來幫助燃燒。

  在燒磚的過程中,每一窯室都設有閘門來控制火路及煙路,當燒製過程由低層的窯室一目一目的往上燒的過程中,就一目一目的封窯,當串燒到最上面的一個窯室時,最先燃燒的窯室,也一間一間逐一順序的漸漸經過燒成後而冷卻了,接下來也就可以逐一

的開窯出磚。

  這種半循環式的燒製過程,比起竹筒窯的整窯式燒製作業過程,已大大的提升了產量,所以目仔窯維持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廣為窯業界普遍使用。

  但因目仔窯這種一目目、一室室,隔絕而成的窯壁吸熱面積太大,所以耗費燃料也相對的增加。磚窯業者漸漸發覺,如果能夠不要有那麼多的隔絕窯壁;又能連續循環燒窯作業;而且設窯的開發經費又不要像「霍夫曼窯」那麼龐大,那才符合設窯燒磚的經濟效益。所以就有業者積極想開發更新的窯形,來改善目仔窯高耗燃料的缺點。

拆除中的目仔窯

拆除中的目仔窯

 

王植右、林晉陞整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