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磚製品,自古以來便是人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使用器材。古今中外,從許多考古學家,一再挖掘出土的各項器物中,可以發現磚在人類生活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彰化屬於台灣開發較早的地區,而且從清朝乾隆年間,就有鹿港天然良好的港口,所以彰化的人文、經濟迅速的發展,追朔彰化地區自清朝中葉就有磚瓦窯廠的設立。 |
燒製瓦片的龜仔窯 |
|
但是到了日據時期,台灣的一般民宅,也大多使用竹管茅房,或是士埆瓦屋。而彰化地區除了彰化城裡,以及鹿港街、員林街、寶斗街有少數的紅磚厝之外,其他大都仍舊使用造價較低的士埆厝,到了昭和十年 (西元1935年)中部發生「墩仔腳」(今台中縣后里鄉 )大地震之後,在死傷慘重的情況之下,一般的民眾,才警覺到土埆厝抗震性的薄弱,所以逐漸的改建紅磚瓦厝,而當時的日本人也適時引進了西方巴洛克氏的建築模式,以及西方的燒磚技術,使台灣的建築,起了較大的變化。 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七日的「八七水災」,再度的考驗了台灣早期建築的士埆厝,想不到這次中部有史以來最大的水災,造成了許多民房的流失之外,更有許多不堪長時浸水的士埆厝,紛紛溶解崩塌,再度的造成中部的另一次天災,也使得成千上萬的民眾,無家可歸。這一次的大水災,讓許多民眾談「水」色變,所以將重建的民房都改建成加強磚造的平房或樓房。 因為「墩仔腳」大地震,使得紅磚的需求,大量的增加,所以當時分佈在花壇鄉橋頭村附近的瓦窯廠,紛紛改建為簡陋的磚窯廠,由於橋頭村東邊的「牛埔山」( 因以前放牛的山頭而得名 ),生產土質良好、而且合適燒磚的「白埴土」。因此當地燒出的紅磚,色澤紅艷,而且硬度較強,所以頗受各地建築工程的歡迎,於是紅磚燒製的產量與日俱增。而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更使得中部地區的受難戶,在重建過程中,一磚難求。所以花壇地區的磚窯廠,急速遽增,並且改善燒磚的技術,研發燒磚的窯型 |
||
。到了民國七十五年之後的房地產大波動期間,中部許多國民住宅,如同雨後春筍,到處大興土木,使得花壇的磚窯產業,達到有史以來的顛峰境界。也使花壇的勞力人口,大量的投入紅磚的生產行列。甚至引入許多外來的勞力資源,使得磚窯業,以及周邊的相關行業,大發利市,這是花壇窯業的全盛時期。 可惜好景不常,近十年來由於建築業,受到國際景氣低迷的影響,所以造成房地產的滯銷,建築空屋率的年年升高,直接影響到紅磚需求量年年減少,磚窯業的生意一落千丈。使得原本活 |
花壇地區磚窯廠林立 |
|
絡的磚窯之鄉,造成許多窯廠停止生產,人口外流,導致產業蕭條。原本有四十幾家的磚窯工廠,目前只剩下不到八家,在勉強維持生產,也使得交通運輸、煤、油業等周邊行業,都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
王麒翔、劉穎整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