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窯英雄榜

首頁
磚窯演進史地理環境古往今昔話磚窯磚窯英雄榜
歷史淵源
人物專訪
磚窯故鄉
磚瓦文物
創新研發
參考資料
工作伙伴
專題簡報

  由於八卦山台地上有豐富的「白埴土」源,所以最適合用來製磚。磚窯廠為了減少採土搬運過程的成本耗費,大部分都在當地設廠,就地取土燒磚。為了探索早年的橋仔頭磚窯的起源,曾訪問過許多地方耆老。從經營磚窯的業者;從事磚窯週邊運輸的從業人員,一直到數十年來仍舊在磚窯廠參與實際工作的勞動者。在這些訪談過程中,得到了許多珍貴的資料。由於過去針對花壇鄉橋仔頭地區窯業記載的史料,非常有限,除了從早期的文獻中,取得一些片段的記載之外,就是出「磚窯公會」的現存資料中,來追溯到以前的「工礦公司」,

八卦山台地白埴土

八卦山台地的白埴土

甚至於日據時期的「煉瓦株式會社」。

  依據游清泉老先生( 民國十年、西元1921年生於橋頭村)的回憶敘述:游氏家族的祖籍為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 據洪敏麟教授編著: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 台灣文獻委員會編印 》第338頁記載:擺塘地名之由來,據傳是游喜元從福建漳州府詔安縣廣平堂轄內之擺塘村來此開墾成村,故移用故鄉之地名。 ) 祖先遷台之後到大村鄉的擺塘村開墾有成,在此落腳定居。到了清光緒三十年 (西元1904年),游清泉老先生的祖父游烏肉,才帶著當時年僅九歲的長子游柞栖 (游清泉老先生的父親),及一家大小遷到花壇鄉的橋頭村來,從事經營瓦窯的工作。

  當初的完窯(建窯) 師父是遠從台南縣的六甲鄉聘請而來,到了幾年後才由游清泉老先生的母舅李秀才,學得完窯(建窯)的技術,於花壇地區從事拱窯的師父工作。(以前的瓦窯、磚窯的內部都是彎弓形,而在砌窯時要先在窯內做彎弓架。所以以前在砌窯時,都稱為「完窯」或 「拱窯」。)

  以前的「疊窯」師傅 (疊窯師傳就是負責把生磚坯排疊在窯內,要有很高的技術。)和司火的「火師」(燒窯時專門負責火候的師傅。)是窯燒過程中,掌控了成、敗的兩項極為重要的工程。

  第一、「疊窯」師傅:假使在完窯的過程中沒有砌好窯室內部的「火」、「氣」通道對流順暢的話,那麼這一座窯,不僅在燒窯過程中的燃料耗材增加之外,最重要的是「火路」不均,造成進氣不暢、排氣不順,如此一來燃燒室內的火力不均、溫度不勻,就容易產生「窯變」,燒製出不良的產品。所以疊窯師傅的工夫、經驗,會直接影響到瓦窯或磚窯的燒製成敗,因此早年的疊窯名師都受到窯業界爭相的邀聘。而在橋仔頭地區的疊窯師,首推李秀才先生,再者有李淵泉先生,也是當年的有名師傅。

  第二、控火的司火師:俗稱「燒火師」。以前在橋仔頭地區,要燒出一片好瓦、一塊好磚,除了要有一座好窯之外,更要有一位傑出的「燒火師」(就是控火師),因為以前的窯,不論是燒瓦的「龜仔窯」,或者是燒磚的竹筒窯、目仔窯、圓窯、甚至於晚期的八卦窯,司火的師傅,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例如:以前燒瓦的「龜仔窯」都是以相思木為燃料,因為相思木的纖維均勻,燃燒過程穩定,所以廣受以往窯業界的使用。後來因為相思木種植的經濟獲益不高,所以少人種植,價錢較貴,以致瓦窯廠到了後來就改燒粗糠(稻穀的殼),但是不管燒相思木或者是粗糠,其燒窯過程的火候是疏忽不得,所以燒火的師傅就得特別的用心專注。

  其實早期在八卦窯之前 (含八卦窯)的磚窯,也都需要非常有經驗的「燒火師」來掌控燒磚過程的火候,以前不管是燃火口在窯側,或者是投煤口在窯頂,在燒製的過程中都要憑著師傅的看火經驗,也就是一般通稱的「看火色」,而火色就是從「色溫度」,憑著師傅的眼力來判斷。其實色溫度(color temperature),是一種物理現象的名稱,表示發光面顏色的一個物理量,例如太陽表面的色溫度約為6500度的絕對溫度。所以火色的判別,是整座窯燒產品成敗的最大關鍵,如果火控不良,小則燒製產品品質不均,大則會造成「窯變」或「崩窯」,那損失就非同小可,所以以前對「火師」的慎選延聘是非

常重要的。

  以前在橋仔頭地區,最有名的「燒火師」為李諸先生(西元1912年∼西元1971年),他就是專門從事為窯廠司火以及封窯的掌控工作。因為,以前的目仔窯或圓窯從燒窯、封窯到出窯冷卻,都需要很長的週期,所以一位司火師父便可同時擔任好幾家工廠的工作。

  花壇鄉橋仔頭地區的窯業,有了在地的完窯師傅和燒火師傅,才在游烏肉先生創立了窯廠之後,陸續有李金淮先生(人稱「阿牛仔伯」)也在橋仔頭設窯燒瓦。同時從彰化南門口遷來了吳愛哮與吳火生父子也一起在赤

燒火師李諸先生

燒火師李諸先生

塗崎設窯。當時的窯廠都是純手工的製作過程,所以這些瓦窯廠都生產傳統的薄仔瓦,也就是俗稱的台灣瓦或本島瓦。

  到了日據時期,昭和十年 (西元1935年)的墩仔腳中部大地震時,因為震毀了許多用土建築、竹管建築的民宅,損失慘重,所以引起日本統治者的重視,才將「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窯業生產系統,擴及到中部並在赤塗崎設立「磚窯會社」,引進德國「霍夫曼窯」(八卦窯) 生產紅磚,並且生產質地較厚的理想瓦 (俗稱日本瓦) 。因為大地震所造成的震撼,所以日本人提出「加強磚造」建築的口號,要求台灣居民,改建紅磚厝,因此紅磚的需求與日劇增,所以原先生產台灣薄仔瓦的窯廠,逐漸的改燒紅磚。

 

王麒翔、劉穎整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