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窯演進史

首頁
磚窯演進史地理環境古往今昔話磚窯磚窯英雄榜
歷史淵源
人物專訪
磚窯故鄉
磚瓦文物
創新研發
參考資料
工作伙伴
專題簡報

  花壇地區的瓦窯,在日據時期的大正年間,受到「市街改政」與「加強磚造房屋」的影響,而紛紛由原先的瓦窯改建成燒磚的竹筒窯。早期的竹筒窯,是依照燒瓦的「龜仔窯」的構想延伸,將窯體大約做20度的傾斜,並將近一半的窯體高度埋於地下,使得從側面的外觀看去,像一節埋一半在土裡的竹管,所以稱之竹管窯或竹筒窯。

  竹筒窯在橋仔頭地區的使用時間不長,因為竹管窯的燒製方式不是非常理想,且其窯形為一寬約六、七尺,而深度約有七、八丈深的窯室,窯體的起火口建於較低的窯室前端,在較低兩側則建窯門供入坯與出磚,窯體由起火口向內逐漸以20度左右上升,方便火路的延伸,窯體外之兩側則以上埕方式將窯體埋去一半的高度,以便堆放薪柴,方便於在窯室左、右上方所設的燃料孔投送燃柴。這種燒磚窯室,很快的就被更為理想的目仔窯所取代。

  日本人在大正年間,就已經將半自動輪燒方式的「霍夫曼窯」由歐洲引入台灣,而「台灣煉瓦株式會社」也在當時就引進霍夫曼窯到花壇地區設置。依據游清泉老先生的回憶,記得當時的日本人並沒有把這種較為先進的窯燒技術,轉移給當時的台灣業者,所以橋仔頭地區的窯業,積極的自尋改進,由竹管窯,改為一目一目(一室、一室),逐目上升,如同階梯的「目仔窯」。因為其造形如同階梯一樣,所以在燒窯及裝坯、出窯都如登階梯一樣,所以又稱為「登窯」或「階梯窯」。

  目仔窯大都建築在山坡上,或在平地上將土地填成斜坡,再將窯體建於斜坡上。目仔窯的窯室是一間一間隔開獨立的窯室,其高度大約都在二公尺左右,而寬度與深度則要依場地的大小而定,而目數(窯室的間數)也依場地而增減,少則在十目左右,多則可達二十幾目。

  最早的目仔窯,因為都靠人工作業,所以窯身兩側斜坡路面狹窄,而且窯室空間較小,到了後期的民國四十年到五十年間,紅磚的需求逐漸的增加,所以窯室的空間都不斷的加大,而且各家廠商所建的窯,尺寸也都不盡相同,為了裝坯、出窯、與運輸作業的方便,後期的目仔窯門,已經可以容納推車的進出,而兩旁的斜坡路,也可以容納牛車,甚至於卡車的行駛。

  目仔窯的燃燒過程,是在一系列拾級而上的窯室最下方(最低的地方),闢有一間燃燒室,並且在每間窯室的左右拱形窯門旁都各留一個投煤口,做為每一個窯室的獨立後續燃燒,每個窯室也都在窯壁上方留一個小小的排氣口,使磚坯內含的水氣由此排出。在燃燒室下方左右各設有好幾個通火道,使每一間窯室的火氣都能相通,由最低處的燃燒室開始燃燒,讓火焰順著通火道一間一間的上升延漫到每一間窯室,再由司火的工人在每一間窯室的觀火窗來察看窯室內的火力狀況,適時由各窯室的投煤口補充煤料。而每一室的窯床底下設有共通的排煙道,應用熱上升的原理,在窯尾的最高坡上,築一支高約二、三十公尺的煙囪,把貫穿往每一間窯室底下排煙道裡的煙,藉著火焰的能量,推排到煙囪外,也藉由排氣的對流現象,由每一窯室的小氣孔中吸入氧氣來幫助燃燒。

  在整個燒磚的過程中,每一窯室都設有閘門來控制火路及煙路。當燒製過程由低層的窯室一目一目的往上燒的過程中,就順勢一目一目的封窯,當串燒到最上面的一個窯室時,最先燃燒的窯室,也一間一間逐一順序的經過燒成後而漸漸冷卻了,接下來就可以逐一的開窯出磚。

  這種半循環式的燒製過程,比起竹筒窯的整窯式燒製作業過程,已大大的提升了產量,所以目仔窯維持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廣為窯業界普遍的使用。但因目仔窯這種一目目、一室室,隔絕而成的窯壁吸熱面積太大,所以耗費燃料也相對的增加。磚窯業者漸漸發覺,如果能夠不要有那麼多的隔絕窯壁;又能連續循環燒窯作業;而且設窯的開發經費又不要像「霍夫曼窯」那麼龐大,那才符合設窯燒磚的經濟效益。所以就有業者積極想開發更新的窯形,來改善目仔窯高耗燃料的缺點。

  為了改善目仔窯高耗燃料的缺點,於是地方的磚窯業者,遠從台南縣六甲鄉請來了師傅,到橋頭村來砌築較新型的文化窯,也就是俗稱的圓窯。圓窯不像目仔窯築在斜坡上,而是建築在平地上,其窯室做360°圓型的環繞,已經非常接近霍夫曼窯(八卦窯)的造型和功能。而圓窯與八卦窯最大的不同,就是燃燒的方式不同。因為圓窯的燒煤口是開在窯體的下方,繞著圓牆體的四週,在窯門與窯門之間;與八卦窯由窯頂開設投煤口的方式,迥然不同。而且圓窯的體積和佔地都比較小,所以建窯費用較低,適合一般租地取土燒磚的條件,因此業者都會以窯來遷就採土場地,就地在採土場設圓窯,以節省來回搬運土源的運輸開銷。這是圓窯比較佔優勢的地方。

  因為有了圓窯的使用經驗之後,花壇地區的磚窯業者,為了更進一步能使用連續循環燒磚的方式,生產更多的紅磚來應付日益增加的紅磚需求,所以在使用圓窯的一、兩年後,都再度的投下高額的成本,改建成為八卦窯。也就是日本人由歐洲引進的「霍夫曼窯」。

  在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七日,中部的「八七水災」造成許多土厝的民房倒塴,所以在重建過程中,都改採磚造水泥的房屋,因此紅磚的生產量供不應求。因此磚窯業者,除了應用八卦窯的連續循環生產方式,日夜不斷的加班生產紅磚之外,也將早期使用許多人工的生產過程,逐步的一一引進國外較新的機械化製作生產模式,除了省卻許多人力之外,更能增加快速的產量。

  尤其在八卦窯時期很多從採土到燒磚的流程,已經有了很大的革命性改變。從早期的人工取土,漸漸的轉入了使用鏟土機鏟土的方式,不再用人工一鋤一畚箕挑土的古老方法,而是用鏟土機將黏土直接鏟倒在由六氣缸引擎改裝的併裝車上,而且併裝車的牽引力、載重量,遠超過早期牛車搬運量的十四、五倍,所以在運輸的轉變過程,已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在黏土採集回廠後的混合攪拌、發酵過程,也不再依靠人力和牛隻,而是採用機械攪拌機,做充分的均勻混合攪拌之後,透過螺旋式的擠壓機械,將黏土擠壓成四吋厚、八吋寬(尺寸可以從擠壓機調整)的長條狀黏土條之後,再利用細鋼線切成每塊二吋或其他尺寸的磚坯。這種機械化的製磚方式,加快了以往用「磚仔斗」,一塊一塊印製磚坯的低產能生產方式,不僅省去很多人力,也使得磚坯的混合組織成分更為均勻,磚坯尺寸大小也不再因以往人工印製脫模過程中用力不均而產生變形。

  磚坯在送入沒有隔間窯壁的空曠窯室時,八卦窯內負責排疊生坯的師傅,會依照八卦窯頂所留的投煤孔,疊排出「火路」,以便在投煤的燒製過程中,不僅火勢均勻,而且不致於將煤炭落積在磚疊上,造成品質的不均、不良。因為八卦窯外環窯牆每隔兩丈左右就設有一窯門,所以窯內的生坯每堆疊到一個階段,就以牛皮紙黏貼在磚坯上,做為隔間,以隔阻前一窯室的熱氣穿透,而影響下一間(階段)窯室的生坯堆疊。

  由於八卦窯是橢圓造型的循環窯,所以採用前面繼續堆疊生坯,而後面繼續燒磚、烘磚,一路前進的「火追磚」方式,所以在燒製過程中,可以循環不斷、週而復始的連續燒製。因此,八卦窯在橋仔頭地區,從民國五十三年開始曾經使用了長達二十幾年的歷史。雖然在民國六十年之後,就有隧道窯在花壇鄉的橋頭地區建窯,但八卦窯仍然受到窯業的繼續使用。

  在七○年代,台灣經濟成長快速,十大建設等國家巨大工程陸續的開發,使得台灣的商業、經濟日趨發達,將台灣從開發中的國家,帶入了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大國。在各大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也帶動了花壇磚窯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彰化縣的窯業,如同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起來。磚窯廠的分佈由原來只局限在盛產黏土地區的花壇鄉,擴展到大村鄉、員林鎮,甚至於彰化、秀水、福興、埔鹽、大城、芳苑、北斗、線西…等鄉鎮市,都設有磚瓦窯廠。在彰化縣磚瓦商業同業公會所提供的資料,經過整理統計之後,可以知道彰化縣的磚瓦窯業最鼎盛的時期,應在民國六十三年到民國七十一年之間,窯廠的總數多維持在六十幾家,尤其在民國六十九年,曾經高達六十六家之多,分佈在全縣的十個鄉鎮市內,這是彰化窯業的全盛時期。

  彰化花壇地區的土質由於適合燒磚,燒製出來的紅磚,品質優良,廣受各地客戶的喜愛。在民國六十年時,八卦窯日夜加工生產的紅磚,已無法滿足市場的大量需求,所以磚窯業者,又再度的投資,引進了新穎而生產快速的隧道窯。將八卦窯改建成隧道窯除了提升製磚技術之外,並將原來的機械式作業,改為自動化的操作,減少人力,增加產能,使得花壇的紅磚製作技術,又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隧道窯的燒磚方法和窯型,一改以往的傳統方式,窯形改為方正的長條狀,其長度可依窯場的場地及配套而定,一般都長達五十公尺以上。在隧道窯室內分為預熱帶、燒成帶、冷卻帶等三個階段,而隧道窯不僅設置了燒製的隧道主窯,並且也會在主窯的旁邊,設置一道平行於主窯的「副窯」,做為烘乾窯,而烘乾窯內的熱源,則來自於主窯內冷卻帶裡的剩餘熱氣,充分的利用剩餘價值,減少成本。烘乾窯能將磚坯預熱烘乾,使磚坯內豐富的含水率,經過烘乾窯之後,降到約百分之六的適當入窯含水率,以避免燒磚過程中磚坯迸裂提高生產效率,並且維持燒磚過程的品質穩定,所以隧道窯的製磚產能,已足足的比傳統的八卦窯提升了上百倍。

  尤其到了民國八十年後的全自動隧道窯,更是一改以往半自動的操控,而完全改用靈敏度相當高的微動開關和紅外線感應器,配合自動操控的配電盤,做全系統的自動操作控制,使整座磚廠的生產動線,完全自動化。從黏土的供料到混合攪拌、擠壓製磚、自動機械手臂夾磚機的疊坯,進入烘乾窯、燒製窯,一直到燒製完成後的成品貯放區,這一段繁複而漫長的產製過程,都是由電子自動掌控,所以到了民國八十年後的製磚工程,已經不是當年日據時代的草創時期,所生產的數量可以比擬,亦可說是花壇磚窯業製造技術的最高成長時期。

  然而隨著國際經濟景氣的變化,社會結構的改變,各行各業的激烈競爭,使得近年來的建築材料產生很大的變化,許多建築牆體,多改採鋼筋混凝土的灌漿方式,使得紅磚產業,在如此空前的不景氣衝擊下,使得原先非常蓬勃的窯業,產品的市場需求一落千丈,使得許多業者被迫停止生產,甚至於歇業改行。

  回首花壇鄉橋仔頭地區的紅磚產業,近百年來,由當時蓽路藍縷的草創過程開始,窯業前輩們克勤克儉的艱辛經營,努力的研發改進;從當年的竹筒窯、目仔窯、圓窯、八卦窯到現在的全自動化隧道窯,一路上顛簸的走來,倍極辛苦。回想花壇磚窯的成長和演化,誠如一部感動人心的磚窯開發史,多麼值得我們去回顧、去省思。恆念前人的創業維艱、守成不易,更須我輩的珍惜,秉承前賢,對磚窯產業,不斷的創新和努力。

 

王麒翔、劉穎整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