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建廟沿革

文昌帝君

廟裡格局

主要祠神

建築特色

祭禮意義


 

(空間配置) (影壁與門樓) (三川) (正殿)

正殿

     為了突顯空間的尊嚴與神聖,正殿由拜殿和正殿合組而成,三開間的面寬,十七架的進深,室內空間顯的巍峨高大,捲棚頂的拜殿涵蓋於正殿的陽坡面之下,形成俗稱「暗厝」的屋頂。

正殿屋身採混合構造方式支撐屋頂,次間為承重牆構造明間為疊斗式柱樑構造,由四點金柱,加上前後四根副點金柱所組成的垂直木構件,使做為講堂的教育空間深具意義,除作為支撐空間及屋頂的重量外,更象徵著儒家思想的四維八德。柱子以上的縱向木構件,採疊斗式作法,包括水平的通樑及垂直的瓜筒及升栱,以支撐檁子,這種作法雖較具「柔性」,相對較不穩定,因此相鄰二組垂直木構件之間〈包括瓜筒與瓜筒之間,或瓜筒與柱子之間〉,添加水平輔助木構件,束仔、束尾、束橢,作為補強。而支撐三架檁的三通樑上,並未在置以瓜筒,直接以栱、束仔、頭巾、雞舌斗,承接中脊檁,形成三通四瓜的疊斗是作法。在用料尺寸上,典型的泉州風格,檁架與彰化縣和美鎮道東書院,極為相近。通樑上雖未施作繁複的雕鑿,反而使趖瓜筒顯的簡潔有力,似鴟梟的利爪佇立求學,孜孜不倦。引為學生榜樣,也似「吾道斯文」,「有教無類」,喻為師道諄諄教導,誨人不倦。

安置於四點金柱上得橫向水平木構件稱為「枋」〈本省稱之壽樑〉,其上各置以常見的二做「一斗三升」木構件,以支持九架檁。

正殿所附的拜殿,通常在正殿潛在加一座軒亭,。牽樑與正殿前後連接,屋頂則於相接處使用共同天溝,作為排水之用。文昌祠則於正殿屋架內附加捲棚軒亭,看似二做屋架,實仍為一單體建築,僅作為空見隱性隔斷。

正殿的出檐,屬三挑「硬挑」方式,即於檐柱上添加「斗」及曲臂形木構件以支撐屋簷的出檐作法,按「挑」由「栱」及「斗」所組成,所謂「硬挑」即「栱」與「通樑」或「通橢」屬同一夠件,其組成的木構件包括:〈1〉底層為彎幅較大的曲臂形木構件,按屬「通橢」之尾端稱為「副栱」。〈2〉於「副栱」上置於「小斗」。〈3〉於「小斗」上置於弓行木構件。稱為「正栱」,按屬「通樑」的尾端,〈4〉於「挑」外緣套上「垂花」〈牡丹吊筒〉短柱,〈5〉安置獅子木雕〈豎才〉於垂花外緣之榫眼縫孔。

壽樑上的彩繪,歷經百餘年時光的洗禮,長年深受香煙薰沐,圖案為層層油垢所覆蓋,其附著於壽樑上的先人手跡,更渙散出歲月而以劄浸淫的幽谷情懷。

「四聘」彩繪或許因經費的不足或空間的限制,僅以「渭水訪賢」「三顧茅蘆」。呈現,但細加探就卻感受到匠師的巧思,從文人的巧度來看,以德服人的「商湯聘伊尹」和以孝感天的「堯聘舜」似不若姜太公與孔明先生的才智具備,二位先賢飽讀經書,滿腹經論和抱負,卻是時運不濟,蹉跎多年,終得盼望中的明主賞識,禮賢下士共謀大業,雖然內心不免忐忑雖安,外表卻是氣定心閑,一切盡在帷幄運籌之中,充分顯現文人的自信與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