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建廟沿革

文昌帝君

廟裡格局

主要祠神

建築特色

祭禮意義


 

<興建始末>  <文教歷史>

 

興建始末

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嗣昌提倡建「番社學」,以教導番童。當時,大甲設有「篷山社學」及「大甲東社學學」,以祈達到「化其風俗,正其禮交」使與中國文化無異。」嘉慶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一六年〉鹿港巡檢署移住大甲,改為「大甲巡檢署」,大家稱街,商民聚集,軍匠輻輳,居然樂土。

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當時大甲生員何清霖、張祭文、童生王輯、陳福祺,紳耆王崑崗、蔡學禮、陳大賓等,商議設「義學」、「義倉」。

同治七年,設大甲義學於「鎮瀾宮」內,立「大甲義學租碑」。其碑文如下:「知淡屬文風丕振,市鎮皆家眩戶踴,大有鄒魯之風,惟鄉僻處所,小民不知讀書之樂,當即出示曉諭:凡窮鄉僻壤,均應設立義學,使貧窮寒子弟,無力栽培者,接入義學讀書,使其成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漸消其桀驁犯上之氣」。延師一人,月宋修脯銀四元,生徒以十六為限。

光緒十一年,台灣建省,台灣巡撫劉銘傳力奏增加台省科舉名額,各地乃紛紛興建書院。新竹知縣方祖陰與大甲恩貢生陳肇芳,再度申請建「文昌祠」,終獲淡水聽同知嚴金清批准。

光緒十三年三月,陳肇芳、林鳳儀承命興建「文昌祠」順利施工。由鄉紳謝耀炎〈謝國佐之子孫〉捐菜園地,王俊〈王崑崗之子孫〉以建屋所剩木材資建,林鳳儀出資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