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建廟沿革

文昌帝君

廟裡格局

主要祠神

建築特色

祭禮意義


 

<興建始末>  <文教歷史>

 

文教歷史

 

光緒十四年六月「文昌祠」落成,正殿是教學之所,西廂是老師〈院長〉住所。除此之外,文祠〈註一〉尚提供來往府城、縣城應考的秀才舉人做休息之所,以及等待放榜時傳佳音之處。

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八日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總督府占領台灣時,教育上的措施是:

明治二十八年在台北士林的之山巖成立「之山巖學堂」。

明治二十九年在台北成立「國語傳習所」。

明治三一年二月「苗栗講習所大甲分教場」設立於「文昌祠」內,但七月二十八日公布「台灣公學校令」〈敕令一七八號〉:以地方經費設立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故在同年九月三十日「苗栗講習所大甲分教場」廢止,創立時間僅七個月。

明治三十年十月一日大甲公學校創立,學制是四年制,學生四十餘人。教學科目:修身、國語、作文、算數、習字、體操及音樂等七科目。「文昌祠」西廂耳房改建成日本式〈六疊榻榻米〉二間房間,供校長金子政吉與教諭瀧野彌市居住。

明治三十二年二月,日人治賀哲太郎應聘為代用教員,並與女婢島村柚小姐住於西廂耳房。

明治四十年,學制由四年制改為六年制,學生人數增加,「文昌祠」校舍不敷使用。

明治四十年,大甲公學校舍完成,因而選出「文昌祠」。「文昌祠」改為日本人小學校的分教場時,遭鎮民反對,發生衝突,結果造成日本小學分教場關閉。同時請求設漢學教育,廟埕也成為「台灣文化協會」講演場所。

大正十年大甲公學校教室不夠使用,以東西廂房充做一年級及幼稚班教室。漢學教學,暫時宣告結束。

大正十三年王進財先生任漢墊教師,恢復漢學教授,並有教習武藝,使成文武兼備的書院。

昭和三年,借「文昌祠」上課之大甲公學校學生,遷回原學校上課。吳灶社先生有感於漢學之重要,乃利用「文祠」招收學生教授漢文,只要有心學習漢文者,不論男女老幼均可參加,學生每月繳一元,以為老師束脩。

昭和十年,黃清吉與地方上一些前清秀才,創設「崇聖會」,每年舉辦祭孔子大,「文祠」的漢墊教育極具典,繼承孔子有教無類的遺風。同年四月因「墩仔腳大地震」部分受損,大甲街長柴田伊平先生派人修復。

日治時期,日人實施「皇民化政策」,不准百姓奉祀神明、祖先神祇,鄉民紛紛暫移「文昌祠」寄放,「文昌祠」遂成了間接保存人們「慎終追遠」美德的地方,稱為大甲人「心靈寄託」的支柱。

明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雖然「文祠」東西廂房均有住戶,但正殿依然有琅琅書聲,仍是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寄託之地。

明國三十八年遷台後,一些保警人員及榮民,一時無安身之所,安置於「文祠」內,從此學子琅琅書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吵雜之聲。

明國七十三年鎮公所遷移住戶,次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指定第三級古蹟。因種種人為因素,加上年久失修,樑柱腐朽,磚瓦殘破,八十二年六月一日開始整修正殿與三川殿。其餘護龍、圍牆、聖蹟亭及增設的山門和照壁等列入第二期工程,並於在九十一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