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建廟沿革

文昌帝君

廟裡格局

主要祠神

建築特色

祭禮意義


 

(孚佑帝君) (朱衣神君) (文衡帝君)

 

朱衣神君

  據《台灣廟神傳聖哲烈章》載:朱衣並非只一人,係指穿著朱色衣服之人及某一職務之人。

  《候靖錄》載:「歐陽公之貢舉日,每遇考試卷,坐後嘗覺一朱衣人,時復點頭,然後其入格,始疑侍吏及回視之,無所見。」故有「文章自古無憑據,惟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來學子舉凡科舉中選,科場及第,即稱「朱衣點頭」。故「朱衣神君」成為學子十年寒窗苦讀,以求仕途成功的心靈寄託求助對象。宋

  另一「朱衣神君」,只珠文公朱熹。朱熹,字元晦,別號晦庵。生於南宋宗建炎四年〈西元一一三0年〉。宋寧宗二年罷官,六年卒,享年七十一歲,謚號為「文」,又稱「朱文公」。裡宗淳祐元年〈西元一二四一年〉間入祀孔廟,為「孔子」從祀。清康熙五十一年〈西元一七一二年〉間,升列為十二哲之一。

  宋孝宗時,金兵南侵,朱熹寫了一封奏文上書提出三點建議:他認為帝王的學問,應從「格物、致知」做起,「誠意、正心」學習古聖人之道,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同時,也反對佛家、道家的理論,認為儒家思想才是治國之道。最後強調,宰相與金兵議和的政策是錯誤的,言君父之仇不共戴天,非戰無以復仇,非守無以致勝。可惜朝廷沒有採納他的意見,於是懷抱著悲憤之心情,專心讀書寫作。

  四十八歲時創建「白鹿動書院」,首開書院講學之風,並且制定學規,朱熹很重,視培養學生「孝悌忠信」的美德。講學時間長達四十年,在學術上繼承了「二程學說」的思想,後世人尊稱為「百世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