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劍井故事

路線解說

鄭成功廟

鐵砧八景

地理特色


 

鄭成功廟

  位於大甲鎮頂店里成功路305號。建於清雍正年間,距今三百餘年。供奉鄭成功神像,祭祀日為陽曆三月二十九日及九月三日為春秋二期祭典。國姓廟又叫開臺聖王廟,是為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偉大的功蹟,於雍正年間由大甲官民集資興建,後因缺乏修繕而告傾毀。光緒十一年地方官紳有感聖蹟之傾毀,於是大甲巡檢余寵,鹽務委員林鏘,幕友盛鵬程,生員郭鏡清,職員謝鏡源、張程材等集資建廟並刻有碑記。後於光緒二十五年及民國十二年曾因風雨所傾頹而再度整修。現僅存「開臺鄭國姓」一古碑,其位置在劍井之上。
     臺灣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地方有志人士,咸感國運之轉隆,實賴民族精神之振起,倡議重建國姓廟。陳財福熱心倡導於前,重振柯天來慷慨獻出土地,就在今廟址重建新祠一間,在祠之左右增建平房兩間。
  民國四十二年二月,臺中縣政府為紀念鄭成功偉大事蹟,將國姓廟與臺中縣忠烈祠合併,並合祀民國抗戰,戡亂諸戰役陣亡將士英靈其後八二三砲戰陣亡將士英靈也一併合祀,縣政府特撥專款修築祠前道路美化環境,不遺餘力。地方人士更在左右兩旁增建平房兩間供遊客休息之用。目下,祠前祠後青松翠柏,清風習習,景色怡人,碧草如茵,屹立祠前浩浩白浪的臺灣海峽,宏偉的臺中港蜿蜒如蛇的大甲溪,監在眼底,此情此景,頗有「岳陽樓記」一文所述的感慨。另在殿前台階兩旁堆放兩尊古砲L力亦能勾費起遊客懷古之情。
  在祠後有一塊古墓秘碑也值得一提,當民國三十六年重建國姓廟破土整理之際,忽有一塊厚土崩落壓死一個工人,壓傷另一個工人。並進而發現一座神秘古墓,墓內有一方秘碑,和兩只重疊的金斗,金斗內並無體骸存放,上面金斗存永三十二枚古銅錢,而斗外則另粘四枚古銅錢,下面的金斗內則放七十二攸長枝木炭。依古銅錢數目推算與古諺所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符錄不謀而合。據稱,這座古墓並非真墓而是「蔭堆」乃係前人為確保吉地而造,有時還藏有圖示謁錄俟黃道及吉日一至,即會出土,並告知數百年前後的時運。而所掘出的古銅錢與墓碑,目前留有照片資料存放於祠內,供遊客參觀之用。


鄭成功廟
(攝影:林在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