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定義|菇類分類|霧峰菇類發展史|栽培
                            菇類栽培方法  回首頁
  各種菇類的栽培方法,如同人一般有著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之別;我們將台灣常見的各類栽培方法做一概要整理介紹,僅供讀者作為參考:

一、段木栽培法

1.栽培方法:即是將菌種直接接種於段木上。
2.栽培環境
(1)以直徑3-5吋,長度3-4尺之樹幹為宜。
(2)在樹幹周圍,平均每隔2吋打洞植入菌種,一支原木約可植入25個菌種木片。
(3)溫度25-27度、濕度60-70%,通風佳、並有少量之陽光者為宜。
(4)種植地點以海拔200-500公尺的山坡或谷地為最佳。
3.樹種來源:栗子樹、柯子樹、水柯仔樹、校鑽樹、杜仔樹、作樹等樹木,但仍視當地氣候、環境及所生產的原木價格等,來選擇適當的原木。
4.優點:菇的香味較濃郁,且肉質、口感佳。
5.缺點:耗時、佔空間、無法一次採收,並需防蟲害及去除雜菌等。

二、覆土法(以洋菇為例)

1.堆肥之製作
(1)材料:包括稻草、消石灰、硫銨、豆餅粉、碳酸鈣、過磷酸鈣、糖蜜及微生物等。
(2)將以上材料依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堆積約25-30天,期間需翻堆5、6次,使堆肥發酵。
2.栽培過程:製作完成堆肥材料後,除了注意溫、濕度控制、通風、光線、pH及水分等的調節外,還要添加多種營養素及微量元素於堆肥中,一起充分攪拌均勻。選擇優良菌種後,於11-12月下種,約12天後覆土,再將整個菇舍的環境作適當的調節,經1個月左右即可形成菇體。

三、塑膠瓶培養法

1.栽培方法(以金針菇為例):將木屑、且糠、玉米心等料混合後裝入廣口瓶中,蓋上瓶蓋,送入高壓蒸汽鍋殺菌,一般在120度約60-80分鐘,當殺完菌後,送入冷卻室冷卻,在冷卻後送入接種菌接種,接完菌種的金針菇瓶,送入培養室在20~25度中培養,約經過30天左右種瓶即可長滿菌絲。此時即可送入出菇室,在15度左右培養,於出菇前去皮,(將原來接種的菌種去除)。待出菇處理後(於3~4度下),當見菇蕾長到2~3cm後即可套上厚紙,或塑膠,並在長到適當大小即可採收。
2.一般栽培程序:混合木屑、米糠→加水→裝瓶→栓蓋→殺菌→放冷→接種(植入菌種)→培養菌絲(走菌)→
(入庫)去蓋→發菇芽→抑制處理→子實體的生長→採收等,一般整個流程約需50~60天左右方得以完成。

四、太空包栽培法(以香菇為例)


1.栽培方法:通常先由菌種場製備各類適合的菌種後,再銷售至太空包製包場。先由太空包製包場將木屑、米糠或其他添加物均勻調配後,以壓包機製成所謂的「太空包」,經過常壓殺菌(一般98度,四小時),預冷、接種,待接種後送入菇舍培養,並在100~150天後即可進行山菇管理。
2.培養基質
(1)材料:木屑、米糠、玉粉及碳酸鈣等。
(2)木屑之樹種:視各種菇類而定;以香菇來說,一般闊葉樹之木屑皆可,但仍以柯、栗、楓樹等較為適合。
3.培養環境:仍視菇種而定,以香菇則為:最佳溫度25~27度,最佳濕度60-70%。


走過罐裝菇的風華絕代,如今先進的栽培技術,多以「段木栽培法」來滿足執著於菇味濃郁的人;而一年四季都想大飽「菇福」的老饕,就有「太空包栽培法」隨時待命!想吃菇,已不需再老緊守著罐裝菇了。另外,還有「覆土法」的栽培技術,則讓家家戶戶都可享受鮮菇的美妙滋味兒!

而今,推陳出新的各式菇品琳瑯滿目,仍以新鮮菇品較緊扣人心,但您可知否?目前市面上的菇分省產及進口的,不斷蜂湧而至,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徹底征服每張挑剔的嘴,鴻喜菇、柳松菇、杏鮑菇、鮑魚菇、秀珍菇,您可分得清楚誰是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