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專題研究計劃總覽 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1.你們從事本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的研究與活動如何有助於你們的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資訊教育是本校的課程發展重點之一,由三年級開始上電腦課以培養學生的基本資訊素養,舉辦親子上網課程、藉由多元評量的時機,指導學生網路應用的基本能力;在高年級階段,教師掌握班級與領域網站資源分享。而本次以「台北溫泉鄉」為主題的專題研究式學習,更是將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精神充分發揮。
 以下是以新課程中的七大學習領域來說明如何運用「台北溫泉鄉」的研究活動與網頁製作來規劃課程統整:
 (1)語文領域--資料蒐集後的閱讀、分析、整理;研究心得的撰寫、口頭報告;採訪活動的聆聽、騰槁 ...等均呈現出語文能力的培養。
 (2)社會領域--運用社區資源、探訪地區人文、藉著繪製規劃地圖以培養讀圖能力等。
 (3)數學領域--訪問活動後的統計與研究分析、「溫泉」景點的位置判別與縮圖比例等。
 (4)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溫泉區」生態環境的親自體驗、水質的實驗研究、認識與操作資訊設備、網頁設計等。
 (5)健康與體育領域--本活動的時間管理、作息安排、體能的調整等。
 (6)藝術與人文領域--藉由親子攝影及學習評審、意境繪圖、電腦美工等活動來學習藝術鑑賞、色彩配當以及版面配置。
 (7)綜合領域--分組合作的精神、聯絡與溝通、實地參觀研究活動、訪問與探索、活動設計等。
 此外,本活動重視學生的批判、省思能力;訓練學生由「關懷」社區自然資源、休閒文化為出發點,從研究活動當中去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透過不斷的研究對話,學生們嘗試分組重新設計規劃各溫泉景點。

 

2.你們使用了那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

 個專題研究網頁設計的完成,除了傳統的學習方法之外,資訊科技的運用,可以加速學習,並擴張它的效果。

 我們利用第一次月考完的下午,搭捷運到北投參觀「溫泉博物館」,幸好老師事先以電話與館方接洽好時段,才有義工阿姨導覽,館方也安排我們觀賞了大銀幕幻燈片說明。

 我們為了聯絡「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解說員以及幫忙的社區人士,先從網站上查出電話號碼,再印證電話是最方便的聯絡工具;圖書館網站書店是我們尋找書面資料的場所;最近台灣的「溫泉熱」,使得報紙上不斷有相關的新聞知識,於是,剪報作知識管理也是我們掌握最新資訊的方式之一;老師也通知我們要收看「民視」於每星期日下午二時半播放的「溫泉的故鄉」實地勘查研究時,攝錄影機數位相機紀錄著學習過程;有解說員、老師指導的實地訪查時,除了上述的攝錄影機數位相機之外,作筆記、錄音機可以詳實地記錄著研究內容。有些家長仍舊認為傳統的相機較能掌握亮度以及取景角度,因此,掃描器就派上用場了。

 當蒐集資料告一段落之後,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之下,運用小畫家phtoimpac等繪圖軟體等在電腦上進行美工設計,並一邊將書面資料從word檔直接轉成網頁格式的HTML檔,或換成Txt純文字檔再由老師利用Dreamwaver彙整製作成網頁,最後再透過ftp傳輸軟體傳送到網站上。

 

3.你們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次「台北溫泉鄉」的專題研究主要地點—陽明山,位於大屯火山系,幅員較為遼闊,實地探查、收集照片皆有困難。因此,舉辦全校性的「溫泉區」定點親子攝影比賽,引起熱烈響應。透過本校網站公布比賽辦法及製作規格的檔案,讓同學或家長下載製作。看了參賽照片下方的文字說明,發現有許多精彩照片及內容是我們不知道的,於是同學們透過電話聯絡,請教得獎家長,並借閱照片。

 家長們知道我們是在做「專題研究」時,無不熱心解說及提供其他相關照片給我們參考,同意授予照片版權讓我們登載在網站上。讓我們深切體會到社區人士熱愛鄉土、親子關係互動良好。
 有位家長的朋友,提供了線索讓我們聯絡到天籟溫泉社區」中「美人湯」溫泉餐廳的洪老闆,安排了一趟豐富之旅,重走百年採硫大道、尋找溫泉源蹤、親自體驗泡湯樂等等令人回味無窮的活動。
 本研究小組在「亞卓市」網站的「亞卓鎮」中成立了「溫泉小精靈村」,用來作專題式的網路學習,更提供研究小組成員留言與交流,讓各界人士都知道我們正進行的研究計畫與提供寶貴意見。

 

4.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對你們的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屆專題研究小組成員是適用民國85年課程改革的第一屆學生,能適應多元化的學習,但是創意有餘,嚴謹不足。正好利用此次「專題研究」活動的進行訓練學生。
 當正式針對「溫泉」專題作研究時,發現不但有許多相關的「溫泉」資料網站,而且製作詳細。其間,報紙不斷有相關的新聞出現,例如溫泉觀光年、溫泉嘉年華等,甚至世貿中心的「觀光展」也結合「溫泉」作主題展覽。
 師生們越深入研究時,越發現我們何其幸運,有這麼豐富的自然地熱資源就在我們身邊,但也隨著實地訪查次數的增加與不斷的討論之後,愈發覺得這些溫泉景點有重新規劃設計的空間。於是研究小組採分組作深入定點探討及重新打造「台北溫泉鄉」。在陽明山屬國家公園,不能大興土木的前提下,每個同學認真地在自己所負責的景點「發掘問題」,以「關懷」鄉土為出發點,找出人、事、地、物的優勢,重新設計規劃屬於家鄉的特色
 學生的規劃設計藍圖也許不夠成熟,也許無法引起有關單位的重視,但是那是我們的研究結晶 ,讓學生明瞭自己不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一個一主動關懷自己家鄉的人。

 

5.你們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個專題研究網頁的完成,靠的是團隊的分工合作,社區中的資源永遠是我們的後盾:
(1)廣達電腦教育基金會得知我們今年仍將結合「科技」與「人文」指導學生參加比賽時,熱心地提供經費贊助網頁製作,本校成了企業回饋社會的受益者。
(2)當我們想以「溫泉」做為社區特產特色參加比賽時,曾請教地方耆老施孫練先生,他很誠懇地提供意見,認為「北投溫泉」已有相當地研究發展,只能參考而不要拾人牙慧,熱心地提供一份日據時代有關「草山溫泉」(陽明山因多芒草而得名)的資料,供我們參考分析。
(3)研究初期,整個研究架構未能明朗時,中華商管協會楊文老師、董煥新先生、徐淑明小姐犧牲許多時間,與指導老師們一同腦力激盪,並隨時提供意見與關心學生活動的進展。
(4)本校家長對師生以專題研究來進行學習的方式予以高度肯定,除了參賽學生家長自動組成後援會,提供活動經費、尋找資源之外;其他家長也在我們舉辦主題式「親子攝影」比賽以蒐集照片時,表現出了高度的參與與指點迷津。
(5)「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幾位義務解說員,十分盡職地解說,熱心地帶領我們尋找各景點的溫泉源頭,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另外,洪添丁先生為我們導覽與講解社區總體營造的要領;王偉昶先生、林明毅先生為我們拍攝精彩照片;那些耐住性子接受我們訪問的各界人士等均讓我們滿懷感激。

 

6.發現、教訓、和驚奇

 Whithead所言之「僵化知識」(inter knowledge)一詞,生動地勾勒出傳統學校教育的缺失。以教材結構的觀點而言,傳統學校中的教材設計太注重知識結構,忽略了結構不清晰的知識領域;因此無法交叉學習於各知識領域之間。本次專題研究的計畫是從學習過程的角度切入,讓學生辨別「何時」及「如何」應用所學;讓學生有充分的「學習動機」,才能採取深層的學習策略處理知識;將教學情境與生活結合,才能產生學習遷移。
 當把教室搬到戶外,學習內容生活化與生動化時,可以發現學生的興趣高昂,潛力無窮。無論是解讀資料、改寫文章或情境描述,只要一再討論、對話,就能激起一波波的創意;透過不斷修改、潤飾,一篇篇可讀性的溫泉詩歌與心得報告就出爐了;賦予「重新規劃設計」的任務時,學生更能從研究資料與實地探查、訪談分析中去「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於是一份份的設計企畫、設計藍圖也可以出自小學生之手了。
 網頁中的「溫泉知識庫」是師生們共同建構知識的心血,讓閱讀過我們所製作的「溫泉詩歌∼台北溫泉鄉」網頁的讀者,能作一個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