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縱橫談

火車小故事

行過鐵枝路

相逢火車頭

鐵道逍遙遊

鋼軌的延伸

團隊與回顧

致謝與展望

最佳瀏覽環境
1024 x 768 解析度
IE 5.0
以上版本

 


最新消息網站地圖流言板討論區旅客投書大會連結
圓一個環島夢 縱貫線 (基隆竹南) 海線 (竹南彰化) 山線 (竹南彰化) 縱貫線 (彰化嘉義) 縱貫線 (嘉義高雄)
屏東線 (高雄枋寮) 宜蘭線 (八堵蘇澳) 北迴線 (蘇澳花蓮) 花東線 (花蓮台東) 南迴線 (台東枋寮)

 

 

 縱貫線(基隆新竹)

站名

基隆

八堵

七堵

五堵

汐止

南港

松山

台北

萬華

板橋

樹林

山佳

累計公里

0.0

3.7

5.6

11.9

13.1

18.7

22.2

28.6

31.2

36.4

41.0

44.8

站名

鶯歌

桃園

內壢

中壢

埔心

楊梅

富岡

湖口

新豐

竹北

新竹

 

累計公里

49.3

57.5

63.6

67.4

73.2

77.2

84.1

89.8

95.9

100.9

106.7

 

 

縱貫線基隆新竹間這段台灣鐵路的始祖,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肩負著輸運旅客的重責大任,成為台灣環島鐵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清光緒十三年(1887),台灣巡撫劉銘傳上書興建台灣鐵路獲准,光緒十七年台北大橋頭(大稻埕)到基隆海岸西南碼頭的鐵路通車,兩年後台北艋舺(萬華)經桃仔園(桃園)、中壢、大湖口(湖口)等站抵新竹的鐵路相繼完工,後因接任巡撫邵友濂以經費、施工等困難為由中止鐵路的興築,留下基隆新竹間這台灣第一條鐵路,其間包括定為古蹟的基隆獅球嶺隧道。日人佔領台灣後,整修並部分改線這段鐵路,將台北附近的路線以穿過枋橋(板橋)、樹林、鶯歌石(鶯歌)線取代原本經〝海山口〞、 〝龜崙嶺〞等站到桃園的舊線,改了路線也將路線標準提高,此即為今天台灣鐵道基隆新竹段的基礎。

如今從最北端基隆站起至新竹站間一百多公里的路線中,沿途共設二十三站,包括興盛臨港的雨都基隆,往東線的轉運站八堵,還有台北都會區:汐止、南港、松山、萬華、板橋、樹林各站,陶藝聞名的鶯歌,北部的大城:桃園、中壢,然後是工業區為主的楊梅、湖口、新豐,最後到科技文教並重歷史悠久的風城新竹,其中每一站都有不同的背景及特色。由於鐵路的經過,也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繁榮與發展。

這段穿越台灣北部地區的鐵路,也成為台灣環島鐵路中火車最密集的區間。除了往返台灣南北的城際對號快車,穿梭於基隆樹林、松山新竹間的區間車更是一班接著一班的開,再加上由樹林發車開往東部幹線的各級列車,形成了現在這段鐵路的繁榮景象,如台北站及板橋站就分別為車站旅客人數的前二名。

鐵路與周邊地區的關係在這裡相當密切。基隆港區就分佈了數條通往西側碼頭的臨港支線,船一靠岸貨物便能直接透過鐵路運送到台灣各地,加速了流通且促進基隆的經濟繁榮;八堵站因作為東線的起點轉運站,出入旅客數量便與附近疏落的房屋形成強烈對比;七堵廣大的調車場將市區一分為二,乘客要搭不同方向的車還得穿越長長地下道才能轉車;汐止地區因為鐵路經過的便利,成為台北以北著名的大型住宅區;到了台北,原本地上鐵路造成地面交通的一大窒礙,地下化後開車族不用再苦苦等待,對著火車班次密集通過的平交道破口大罵,還多了不少空地改建公園和高架橋;從大角度來看,整個大台北最熱鬧密集的地區幾乎就是沿著鐵路分布,鐵路的經過在交通上的便利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原因之一。鶯歌站內曾經廣大的站場及一旁廢棄的降煤機器,便是早期將三峽地區煤礦往外運輸的痕跡。

基隆新竹間的鐵路由於開發較早,沿途所見盡是人為的景觀,不是人車來往的熱鬧大城市,就是人口高樓密集的住宅區,甚至廠房煙囪林立的工業區,松山至樹林間大部分的鐵路更是為了地面上的交通而移到地下,車窗外所見就只剩黑漆漆的隧道。沿線可見到的自然景觀不多,稱得上是美景之處更是寥寥無幾,使得這段鐵路就只剩下單純的運輸功能。還能夠值得一看的包括八堵站北歷史悠久的基隆河鐵橋、山佳鶯歌間大漢溪的景色、富岡湖口間遠眺台灣海峽和鄉村景緻以及竹北站北的鳳山溪橋鳥瞰等。

縱貫線上可能沒有很多值得宣傳的美麗景色,但是每天在這條曾祖父級的鐵道上,火車扮演的是比觀光更需要的運輸工作,載著人們在忙碌社會中南來北往。或許,這才是這條熟悉鐵路的生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