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古道

 

首頁
八通關古道
澎湖天后宮
五妃廟
大天后宮
鹿港龍山寺
淡水紅毛城 
臺南孔子廟
八仙洞遺址
彰化孔子廟

 

 
八通關古道是清未前山連通後山的三條東西橫貫道路之一。
 
約當清同治十年辛未(西元一八七一年),有琉球民因風飄流到臺灣南部的八瑤灣,不幸為牡丹社先住民所殺,覬覦臺灣已久的日本便藉詞琉球為其保護國,於同治十三年甲戌(西元一八七四年)以緝兇為由發兵臺灣。清廷深感事態嚴重,乃派船政大臣沉葆楨以欽差身份來臺灣處理臺灣防務,並以理諭、設防令日兵退兵,史稱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解決後,沉葆楨以開禁和開山撫番做為處理後期臺灣防務的重點。積極招徠墾民,開闢後山。為使前山與後山之間的陸路交通通暢,計開北、中、南三條橫貫東西的步道:北部以提督羅大春率兵十三營,自噶瑪蘭(今宜蘭)的蘇澳開至奇萊,共計二○五里;南路以海防同知袁聞柝率兵三營,分二路進行,由鳳山的赤山到卑南計一七五里,由射簝至卑南計二一四里;中路即八通關古道,以總兵吳光亮率兵三營,由林杞埔(今竹山)經鳳凰山、東埔、八通關,越過秀姑巒山,再沿拉庫拉庫溪向東,到達璞石閣(今玉里),全長二六五里,相當於一百五十二公里餘。
 
八通關古道工程擇於光緒元年乙亥(西元一八七五年)開工,同年十二月完成。平路路寬以一丈為準,遇有山溪,無法寬築的,便以六尺為原則。沿途叢山峻嶺,地形起伏;路面多舖粘板岩石板道,上下坡設石階;遇溝渠則架橋設墩;並築木圍、宿站及塘坊多處;各要隘、營壘分派兵勇駐紮。古道開通以後,墾民來往雖稱便利,但因瘴癘及先住民之侵襲,以致人跡罕至,畏而不前,年久日趨荒蕪,雖經數度改善,終因效果不彰,而逐漸沒入草莽中。
 
日人據臺以後,為控制先住民,並統治山地,乃於民國八年己未(西元一九一九年),動用番社勞役,另闢理番道路,稱為「八通關越嶺道路」,並在沿途要隘設置卅四個駐在所。至於清代的八通關古道,則因交通運輸工具的改變,早已廢棄不用。然而,從沿途碩大豪邁的碑碣中,仍然可以看出當年吳光亮率兵開山,不畏艱難的豪情壯志,對於後山的開發,實在功不可沒。

八通古道的最高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