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天后宮

 

首頁
八通關古道
澎湖天后宮
五妃廟
大天后宮
鹿港龍山寺
淡水紅毛城 
臺南孔子廟
八仙洞遺址
彰化孔子廟

 

澎湖天后宮是全臺創建最早的媽祖宮。正確創建年代已無可考,但根據史料研判,最遲在明神宗萬曆卅二年甲辰(西元一六○四年)以前,便有廟身的存在了。天后宮俗稱:娘媽宮、娘娘宮、天妃宮或媽宮。一般多叫媽袓宮,或簡稱媽宮。馬公市早期的地名叫媽宮,便是由此而來。

天后宮供奉的主神天上聖母,一般都稱為媽祖或媽祖婆;是臺灣民間信仰最虔誠也最普遍的神明。傳說中的媽祖,本名林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西元一九六○年)三月廿三日,卒於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西元九八七年),享年廿八歲;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人,因熟諳水性,以救助海上人家而聞名。羽化後,經常顯靈,為航海人指引方向,被漁民們尊為航海之神。

早期臺灣的墾拓先民,自閩粵渡海來臺,經常與驚滔駭浪為伍,生命安危繫之於天,因此特別崇拜媽祖。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清軍入主中原,為發揮統治力量,當將凱旋戰績歸功於神助,媽祖信仰因而更為流傳。清康熙廿二年癸亥(西元一六八三年)施琅率水師攻打臺灣,與劉國軒在澎湖一戰,終使明鄭降清。施琅以為輝煌戰果全憑媽祖庇佑,乃奏明聖上,次年將宋徽宗以來,歷代均敕封為天妃的媽祖,晉封天后,並派禮部郎中雅虎至湄洲謁廟致祭。又令各府縣改天妃宮為天后宮,永諸祀典,春秋二祭。

自清季以來,澎湖天后宮曾多次整修,其中較重要的重修共計七次。現在的天后宮是民國十一年壬戌(西元一九二二年)規模最大的一次重修時,由臺廈郊延請司傅藍木修建完成的。建築物的方位採北坐朝南;平面是由前殿、正殿及清風閣等三進帶左右護龍的縱深配置組成。由於基地呈陡陂下陂,建築物目前埕向後級級昇高;從右側的馬路上看來,斑駁的山牆高低起伏,造型雄偉,氣象萬千。

各殿、閣帶拜殿,是天后宮建築的最大特色。三開間的前殿,正面退至中脊桁下,使得檐廊格外寬闊,在七級踏階的烘托下,廟貌更加壯觀。前殿後帶軒與正殿前帶拜殿相互呼應,不僅增加了內埕空間的趣味,更展現了五開間正殿的壯麗與外觀。兩層樓的公善樓因二樓有「清風閣」匾而稱清風閣,是往昔澎湖士子以文會友的地方。不直接承桁的「束」成了閣內大木結構上的特色,而那現場陳列的「沉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以及民國七十二癸亥(西元一九八三年)修護遺留下來的文物,便是這座樓閣最重要的展示內容了。
面貌完整的澎湖天后宮舊照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