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幅內容:從內湖焚化廠遠眺臺北市內湖垃圾山復育公園預定地。

      

 

認識 3R
一、減少消耗Reduce
  減少消耗就是減少購物,並盡可能多買二手貨,拒絕使用有包裝或包裝複雜的商品,在超商買商品最好使用購物袋。消費時多購買在地的商品與支持本地經濟,能減少碳足跡。昨天的晚餐吃不完可以冷藏起來下次或隔天再吃,如果丟掉就是浪費。拒用一次性消耗品,如免洗餐具,拒用無法重複使用或回收的產品。


社區的二手商店


二、重複利用Reuse
  重複利用的方式包含修理、復原、活化、再造、捐贈、出售等。
1.修理:經過師傅們的巧手可以重獲新生,例如故障的電器。
2.復原:沙發、椅墊等填充物可以補充。
3.活化:機械部件如果生鏽,只要噴上滲透潤滑油清裡,便能煥然一新。
4.再造:不要的塑膠用品、容器可以讓自己的創意發揮來賦予它新價值。例如用回收的寶特瓶製作成澆花器。
5.捐贈:不要的物品可以捐給愛心商店、雜物拍賣會、醫院、幼兒遊戲團體、老人之家等單位。
6.出售:許多廢棄物是可以賣錢,如拍賣會、網路等都可以拍賣出去喔!

塑膠容器重複使用

蝶谷巴特美化的果醬罐

用保特瓶做的生物課呼吸模型


三、資源回收Recycle
  許多國家的回收活動已經起步,未來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而且還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大家如果可以養成習慣做好垃圾分類就是對環境最好的幫助。購買再生製品可以落實資源回收概念。許多的垃圾如果有好的歸屬,就可以繼續利用,讓愈來愈多物資可以回收資源化,所以請善加利用資源回收服務。
  生活實踐─生活富足的今天,要做到「減少消耗」就必需分清楚「想要」和「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不會因為貪小便宜或是盲目追求流行,而購買了一堆不實用或不真正需要的東西,到最後變成家中的垃圾,佔空間又捨不得丟,最後在空間不足大掃除時,又只好丟掉。此外出門時隨身攜帶環保袋,環保袋提東西方便又堅固,也能減少使用塑膠提袋或紙袋。用餐時自備餐具,就不必使用免洗餐具,能減少垃圾。
發揮創意和巧思,就能在生活中落實「重複利用」的觀念。例如:在空的寶特瓶裡裝幾顆石頭,就可以做成用來呼喊加油的加油棒。寶特瓶能變身成花盆或兒童玩具。廢紙用碎紙機絞碎,就可以放在箱子裡防止東西因為震動而壞掉。穿不下的衣服和鞋子,可以用捐贈給需要的人,不但能善用資源,也是做善事。需要買東西時,可以考慮二手商店和跳蚤市場,如此一來不僅能省錢,又能讓物品物盡其用。
  根據我們閱讀和收集的資料顯示,許多可以資源回收的東西最後都被當作一般垃圾掩埋,或是進焚化爐燒掉了。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要怕麻煩,垃圾一定要確實分類,將可回收的物品交由清潔隊或資源回收單位處理。而且要體認到資源回收並不能解決所有垃圾污染的問題,因為不是所有的廢棄物都可以回收,所以回歸基本觀念,應該從源頭開始控制,減少消耗資源,減少製造垃圾,才是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我們的居住環境會更美好。(文/高思齊)

小組成員使用環保袋購物,不提塑膠袋

 


參考資料
1.尼基.史考特(2011)減少、回收、再利用:這樣做,垃圾變綠金!。山岳出版社。  

 

 

© 2014∼2015台北市立士林國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