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Adobe Flash player

計劃要素

資訊科技完成專題研究                                  

工具名稱 用途
USB
儲存相關資料
網際網路 設計網站和搜尋相關資料
小畫家、PhotoImpact
調整圖片比例大小
Word 文字處理
Excel 繪製圓形比例圖
小算盤 計算百分比例
記事本 記錄相關資料及資訊
攝影機 拍攝文化局志工的相關照片、影片
手機 聯絡組員、備用相機
採訪筆記 記錄採訪的問題及回答


Q1上述的資訊科技工具是如何幫助你們?你們是如何運用的?
A:資訊工具的每一個用途皆不同,資訊工具功能相輔相乘,只要能了解它的特
性,就能好好得發揮。例如手機的相機功能就很方便讓我們在拍照取材上更快速;在錄影使用上,我們使用攝影機 - 其穩定度高、對焦速度較快 ! 所以,拍攝時畫質也會較佳。
Q2你們在哪些地方尋求到這些工具?
A:網博製作之相關工具及資源是由學校老師、同學、家長、學校所提供。
Q3哪些人提供支持與援助?

A:陳淑芬老師-專題內容指導

      林志峰老師-資料建置指導

      文化局的志工們-提供我們許多的建議與資料

      所有組員-時間上的配合及能力上的分工

Q4哪些工具是由廠商或學校捐贈的?
A: Ulead PhotoImpact 11、記事本軟體、網際網路上網設備皆由學校所提供使用。
Q5對你們最有價值的工具是什麼?為什麼?
A:記事本軟體 - 用於製作網頁;小畫家軟體 - 方便做圖片剪輯。
Q6哪種科技最有用?為什麼?
A:網路:網路的發明讓我們順利在網上搜尋到需要的資料。
      手機:它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得互動成為即時的、立刻的。
Q7在使用資訊工具和科技時,是否有任何獨特的方法或不同於一般的獨到之處?
A:影片剪輯。因為以前都沒有學過,所以覺得很有趣,但製作也不容易。

你們所製作的網頁是如何與十二年國教教學與學校本位課程結合?

Q1你們學到了什麼技巧?
A:學會使用網路、網頁程式設計語法、編排及影像剪輯。
Q2你們實踐或實習過哪些團隊合作的理念與方法?
A:在學校,身為班級的一份子就是個團隊合作和生活的好例子。
Q3你們體會或清楚意識到哪些特定的概念?
A:經由這次的網博,我們才知道原來資料蒐集與網頁設計是相當不容易的。藉由
      這次的機會,我們會認識、學習到的知識與同學們分享。
Q4此次的專題研究計畫是怎樣與你們學校或班級的需要相結合?

A:

1.語文領域 : 在蒐集與整理資料、訪談及網頁內容寫作等過程中,提升我們

                    聽、說、讀、 寫作等基本能力。透過資訊網路,增進我們語文學習 

                    的深度和廣度。

2.數學領域 : 使用記號與圖形,將資料量化處理,增進我們邏輯分析、統計等能

                    力。

3.社會領域 :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認識了本土文化的傳承以及志工默默付出的

                    情操,更進一步了解我們生長的環境。

4.藝術與人文領域 : 認識民間藝術的美。用電腦影像處理照片拍攝處理、網頁製作 

                              所需的美感教育。

5.綜合活動領域 : 同學採訪前的準備,採訪時的禮貌儀態,隊員團隊合作學習

                           精神,自我時間管理。

6.資訊教育議題 : 電腦影像處理、網頁製作所需的軟體能力。

Q5在研究過程中你們發現現行的教育制度有什麼問題嗎?
A:
資訊資源不足、城鄉差異性大 - 易造成數位落差。
Q6你們在學校所在的地方上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A:
合作者、諮詢提供者、倡導者、聯絡者。
Q7使用網際網路教學與學習是否比傳統方式更有效率?(請解釋你們的心得)
A:
最主要是能跨越時空限制,增加學習的動機;學習也較多元,內容也更豐富;在上

課時若有問題,學習者也能得到立即性的回饋(如實作部分)等優點。


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在我們的網頁中,照片及說明大部分是由文化局志工隊所提供的,少數我們跟志

的合照由組員吳奕璇攝的。網頁中的文字,少部分的資料是從文化局的網頁上

複製下來的,大部分是組員們參考網路上的資料,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在訪

問志工時提出。

發現、教訓與驚奇

 在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藝文活動常常是被忽略的一環。如過我們一直處在這麼

碌的生活中,會搞得己壓力很大,這時候,不妨去文化局或是其他藝文場所晃

吧,裡面的藝術氣息能夠放鬆身心,或許裡面也有志工解說人員,他們親切的笑

容也能讓我們的壓力煙消雲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