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Adobe Flash player

慶祝元宵節,『北部有平溪放天燈,彰化縣有花壇鄉文德宮一百六十八年歷史從未間斷的燈排遶境活動』,除了遶境活動之外,在文德宮還有花燈彩繪競賽、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等。我们請教了文德宮的陳總幹事關於了燈排如何產生、製作與數量的多寡,…感謝他細細的為我们解說如後。

(1).燈排的祭祀與迎花燈的執事是頭家爐主會,白沙村、文德村、長沙村三個村落產生一個爐主和各當選三個頭家。頭家要製作分別屬於「公
的」的燈排,所以產生了九個頭家提供的九排燈排再加上由莊內三大家族(「大厝口」的「黃和興義堂」、「新厝內的「李協源」和「埤底的「李協利」)三個「公號」所負責的三排分別屬「私人的」燈排。 依例燈排數總共有十二排。

(2).燈排的製作有一定的規格, 每個「燈牌」的燈籠數目必為單數, 一般為二十三盞登, 包括一盞置於燈排前端的「土地公燈」其它的二十二盞燈由紅布圍起來, 首排的兩盞燈為寫著頭家姓式的「字性燈」,第二排到第六排每排皆為四盞, 若有人欲增加燈籠的數目, 需以排計算, 每排四盞, 故有二十七盞、三十一盞, 甚至更多者。 迎燈排的方式,由兩人一前一後扛燈排, 燈排之前有一人或兩人手持火把引導, 旁邊有專人率備蠟燭, 供應二十餘盞燈籠一夜所需的燭火。 另一人拿著篙叉仔跟隨在後,篙叉仔的用途是點蠟燭時, 撐燈排之用, 迎花燈過程中, 若不小心燃燒起來,稱為為「出丁」,表燈排主人該年有家人會生男丁,為大吉大利之事。

製作燈排大家會互相比較誰的外觀亮麗,誰的燈排較炫遇到過境廟宇或一些執事家裡參拜方式是---高舉燈排成垂直90度連舉三次為拜禮之意。燈排上面的裝飾也是五花八門各種顏色LED燈、美麗的插花、七彩的螢光棒等…繞境途中還要三不五時檢查燈排如有蠟燭熄掉或燈籠燒起來應隨時換上新的備用燈籠。不過燈排活動從清朝開始舉辦時,遶境的隊伍比現在還盛大,除了燈排之外,還有舞龍舞獅隊伍,1個白沙坑地區遶境完需要1整天的時間,有時候燈排上的燈籠如果燒起來,代表越燒越旺,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吉祥的預兆。

參考資料:1. 文德宮廟史民國100年整編、彰化、文德宮管理委員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