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危機潛伏>>過度捕撈>>原因>>飲食習慣偏差
飲食習慣偏差

 

 

首頁 
危機潛伏 
明查暗訪 
一線生機 
心路歷程 
專題簡報 
網站地圖 
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http://ext.pimg.tw/jaywang/1209975994.jpg

圖片來源:http://s1.djyimg.com/i6/1012121420001012.jpg

黑鮪魚

      日本的生魚片或壽司文化還有捕鯨文化,也是一種飲食文化的偏差。就如同魚翅是取鯊魚的魚鰭,生魚片大多是鮭魚、鮪魚、旗魚這三種魚類。然而,這三種魚類都是食物鏈中最上層的魚類,因此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有一天上面的魚種沒了,下層將會崩潰,最終傷害到的還是人類。黑鮪魚的減少已經是不容否認的趨勢,取台灣屏東縣東港的資料作為例證,2010年東港區漁會統計只捕撈到890尾,「與去年的2559尾比較,捕獲量只有約1/3。比10年黑鮪魚季剛舉辦時捕獲量近萬尾,還不到1/10。」

     

魚翅

      台灣、大陸、香港地區在喜宴上經常吃的魚翅,即是一種飲食文化的偏差。因為一整隻鯊魚我們只取其鰭,其他的又丟回大海,但是少了鰭的鯊魚是無法生存的。根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估計,人類魚2003年捕撈了856千噸的鯊魚,比50年前多了3倍。而英美科學家根據香港2006年的魚翅貿易數據,每年至少有4千萬到7千萬噸的鯊魚的魚鰭用於魚翅湯中。(Sharon M S Chen2012人類一再的捕殺全球各大洋中的鯊魚,導致食物鏈的破壞,最後傷到的還是自己。過去數年間,許多鯊魚如槌頭鯊、大白鯊,數量已減少7成,甚至消失於加勒比海域。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WCU)的研究,共有111種鯊魚的生存出現危機。其中20種受到嚴重威脅,25種瀕臨滅絕,另有66種生機脆弱。在2002年的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統計資料中,我國是全球第四大的鯊魚捕撈國,僅次於印尼、印度、西班牙。2011年漁業署規定捕鯊需全魚上岸,是邁開亞洲的第一步,但是就算是全魚上岸,我們仍然沒有減少捕撈鯊魚,對鯊魚的傷害依舊是存在的。

     

台北市立西松高中 藍色小精靈隊製作    創用 CC 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