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人最早何時移居臺灣? |
|
中國史書或臺灣方志,未有明確記載。1898 年猶裔德國史學家Ludwig Riesss著《臺灣島史》第三章<客家渡臺之原委(1368~1600)>,係依其訪荷蘭調查有關臺灣的檔案及史料而寫成。其中有這樣的敘述「…從中國大陸流浪而渡臺的客家族,散住在臺灣島西部及平原的諸種族之間。到十七世紀中葉,荷蘭人與臺灣島酋長之交由客家族擔任譯翻,他們與中國人毫無差別。對臺灣物產與外國交易也盡了大力。」(戴國輝先生翻譯,見《臺灣結與中國結》,頁208)林衡道先生《鯤島探源》的說法,認為「明永曆三十六年(1682),廣東的客家移民楊、張、鄭、古等四姓,率族入墾車城東南三公里之荒地,建立村社,稱為保力。」《屏東縣志》將此項看法列入。 |
|
清朝對客家人管制措施 |
|
清康熙22 年﹙1683﹚,滿清平定台灣,未免台灣再成反清的根據地,限制人民往來。翌年依施琅之建議,取消海禁,但設有管制措施;﹙一﹚大陸人民渡台需領照單,經分巡台廈兵備道稽查,再得台灣海防通知驗可,始許放行。﹙二﹚來台謀生的移民,不准攜帶家眷。﹙三﹚嚴禁粵中惠、潮之民不許渡台。由於第三則之限制,開放之初來台客家人以嘉應州屬所謂四縣人士居多,亦有少許閩西人士。日人伊能嘉矩的《台灣文化誌》這麼記載:「廣東鎮平、平遠、興寧、長樂各縣人士,於康熙廿五、六年間渡海來台,企劃於府治附近從事拓殖時,發覺以歸閩南人佔有而無餘土,僅於東門外邊墾殖菜園,正求出路時,於下淡水溪東岸流域發現未拓草地存在,乃相率移此,協力從事開墾,田園漸次增大,生齒日繁,本籍民聞之,接踵移來者倍多。」於是一批批的客家人,先後參與了下淡水溪沿岸的開發,自康熙廿五、六年至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事件發生時,客家人在下淡水溪以東、東港溪沿岸開墾出今日之竹田、萬巒、內埔、長治、麟洛、佳冬、新埤等地區。計有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朱一貴事件起,此區客家人成立六隊民兵,約一萬兩千人,保鄉衛土。 |
|
朱一貴亂事平定後 |
|
朱一貴亂事平定後,改六隊為六堆,分別為「先鋒堆」萬巒,「中堆」竹田,「後堆」內埔,「前堆」麟洛、長治,「左堆」新埤、佳冬,「右堆」高樹、里港、美濃。除了朱一貴之役外,動員六堆義勇出堆保衛鄉土的尚有;雍正十年吳福生之亂;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莊大田之亂;嘉慶十二年海盜蔡牽之亂;道光十二年張丙、陳辨、許成之亂;咸豐三年林恭、林萬掌之亂;同治二年戴潮春之亂;光緒廿一年抗日等。所有保鄉衛土犧牲的英雄,皆供奉在建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忠義祠﹙原名忠義亭,1958 年改建改名﹚,每年由各堆推派組成的忠義祠管理委員會辦理春秋二祭。
六堆嚴密的組織在教育上亦發揮極大的功能,乾隆四十九年六堆舉人何元濂發起文宣會,由六堆一百餘位讀書人集資購田,收取地租,用以祭祀,並在各村莊設義塾,推廣教育,培養讀書風氣。道光六年成立六堆科舉會,為赴大陸趕考子弟提供獎學金,於是六堆地區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清代鳳山縣出身進士五人,六堆即佔三人﹙美濃黃驤雲、內埔江昶榮、長治張維桓﹚,廿八名舉人當中,六堆佔廿人。 |
|
客家史書記述 |
|
清代各類台灣志書甚多,有關客家之記述由無到有,有所記載亦以負面描述居多,康熙廿四﹙1685﹚年完成的《台灣府志》,康熙卅五年刊行的《台灣府志》及康熙五十一年的《重修台灣府志》皆無客家記述,康熙五十六年完稿的《諸羅縣志》在〈風俗志〉中列有〈客家之俗〉,有今之流民大半潮之饒平、大埔、程鄉、鎮平、惠之海豐」之記載。尹章義認為,康熙末年,除了現今台南一帶,新墾區拓墾者的籍貫結構有所改變,「現在的高、屏地區,已粵籍移民為主而間雜以閩籍移民,現在的嘉義、雲林、彰化和彰化山地的諸羅縣轄區,則大半是粵籍移民,部分為閩籍移民。」這些客籍人士,以來自饒平者居多,如嘉義溪口、大林莆、彰化之員林、埔心、永靖、田尾。亦有來自漳州詔安者,如雲林之西螺、二崙、崙背。亦有部分來自汀州之長汀、永安、上杭、武平等縣者。
李豐楙在〈台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社會─一種社會變遷中信仰習俗的起伏與消失〉一文指出「雲、嘉、及彰三地區的客家移民,從雍、乾直到光緒割台以前,在經歷台灣移民史上的協同、抗爭與再整合後,百年期間內『客仔』及『客仔師』的稱謂消失,實與客民在大變動的處境有關。」這些客家人由歷次分類械鬥,有的撤往台中東勢、苗栗,有的留下成為所謂的Hoklo客。有台灣新文學之父之稱的賴和有詩為證:「我本客屬人,鄉語竟自忘,戚然傷懷抱,數典愧祖宗。」客家先民留在雲嘉彰平原的是達四五十座的三山國王廟﹙彰化縣達三十四座﹚,一座定光佛寺及為數甚多的客家古屋,其中永靖的陳餘三館列為三級古蹟,為台灣十大名宅之一。台中平原及山區之開發亦有許多客籍人士參與。其中大埔人張達京以通事身份主持今台中平原之拓墾,尤功不可沒,其後裔現仍為台中市望族。今豐原﹙舊名葫蘆墩﹚、潭子、神岡等地都曾有大量大埔、饒平、詔安客家移民墾殖,今神岡之筱雲山莊名列古蹟,亦為客家古屋之一。
現今台中地區最大客家聚落是立於大甲溪與大安溪附近之石岡、東勢、新社、卓蘭等鄉鎮。石岡、東勢由大埔人劉啟東於乾隆四十年率眾墾殖有成,卓蘭則由饒平詹姓人士於乾隆中葉大量入墾。九二一大地震,該地區許多開發期中古蹟如劉家夥房,巧聖先師廟等不是全毀便是損害嚴重。 |
|
北台灣的開發較南台灣晚 |
|
一般說來,北台灣的開發較南台灣晚,移民遷入亦晚,但實際上早在康熙廿年左右,便有客家移民入墾鶯歌、八里,劉正鋼在〈客家與清代西北地區的開發〉指出,「清代客家在台灣北部某些社區的開發中往往具有先趨者的角色。」現今台北縣市許多地方本由客家人開闢,但皆因人口數不足,發生械鬥後遷移。客家人在台北大規模墾殖有成者,依尹章義的研究,應是新莊平原的開發。
在〈閩粵移民的和與對立〉一文中,尹章義據開墾的字據指出,當時的興直莊﹙即今之新莊、五股、泰山一帶﹚是汀州貢生胡焯猷帶頭開墾,他在乾隆十七年﹙ 1752 ﹚獻地在興直山西雲岩建大士觀,後人稱八里坌山為觀音山。 1761 年胡又在新莊創建關帝廟, 1763 年捐水田八十甲辦「明志書院」。做為雍正、乾隆年間北台灣的政經社中心,新莊街有三座宏偉的廟宇─Hoklo人 1731年建的慈佑宮奉祀媽祖,胡焯猷 1761 年倡建關帝廟時有「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人張將錫口庄﹙今台北松山﹚田園獻於廟內以為香祀之資」。乾隆四十五年﹙ 1780 ﹚粵人捐建國王廟,即廣福宮,該廟之建造與潮州籍移民在台北平原勢力極大的劉姓家族有關,該家族劉和林三代人開鑿「萬安坡大圳」,於 1763 年完成,貫穿整個新莊平原,總灌溉面積約一千三百甲,客屬潮州移民財力大增,乃有三山國王廟之建立。後因道光年間械鬥,客家人南移桃、竹、苗,該廟香火即衰, 1882 年毀於大火, 1888 年方由新竹新埔潮籍士紳陳朝綱等捐款重建。
芝蘭三堡即今之淡水、三芝、石門等鄉鎮,廖倫光在〈芝蘭三堡汀州客家聚落與領域層次之聯繫〉指出「自從清初康熙年間,閩粵先民帶動移墾芝蘭三堡 … 客屬即由初墾時期移居性草寮陋屋 … 繁衍達到庄社建制的規模。隨後進展至乾隆末年 … 各籍客屬墾民,在八連溪以來,流佈及整合為綿延的集村與散村叢聚;並且建立 … 豪宅大厝,據此做為庄社發號施令的中心與象徵。徵最後,時至清季中葉,持續擴大客屬生存活動的空間範圍。」隨著汀州移民人口的增加,乃有汀州人士於 1871 年在今淡水﹙舊名滬尾﹚建鄞山寺,奉祀汀州守護神定光古佛並兼作汀州會館之用。依文獻記載,開發三芝、石門之江、陳、謝、許、陳、潘、鍾等姓氏族人皆來自汀州府之永定,江家子孫繁衍至中和,成為中和地方人,而開發中和的游姓家族則是來自詔安二都秀篆的客家人。 |
|
現今客家人聚居的大本營─桃、竹、苗 |
|
現今客家人聚居的大本營─桃、竹、苗,比較起來,開發較晚。康熙卅六年﹙ 1697 ﹚郁永河北上採硫磺,在其日誌《裨海紀遊》中謂「前路竹塹、南崁,山中野牛甚多,每出千百為群 … 自竹塹迄南崁八九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就蔭不得。」至康熙末年才有少數客家移入。雍正、乾隆年間客家移民大量移入此區,加之彰化、淡水、新莊先後械鬥,驅使更多客家人移入此區。
桃園台地屬石門沖積扇礫石層,泥黃土貧瘠,又無大川灌溉,開墾條件不佳,客家移民充分發揮灌溉技術,挖掘出許多的「陂塘」,化貧瘠之地為肥美的田園。傳統上說,桃園是南客北Hoklo區,南區包括中壢、龍潭、平鎮、楊梅、觀音及新屋等市鎮。除靠海的觀音、新屋地區講海陸外,其他地方以講四縣為主,少數地方講饒平。平鎮市的褒忠祠義民廟建於乾隆五十五年。龍潭的聖蹟亭,建於光緒年間,原為焚化字紙之惜字爐,格局優美,列為三級古蹟。
新竹縣客家人口佔百分之八十左右,除沿海的香山及新竹市外,其他鄉鎮大約皆客家市鎮,竹北、新豐、湖口、芎林、竹東、橫山、北埔、峨眉、寶山等鄉鎮講海陸為主,新埔、關西部分講四縣,少數地方講饒平。相較起來新竹地區保留有相當多的墾拓古蹟,比較出名的有北埔的姜家天水堂,為三級古蹟,金廣福為清政府,Hoklo人客家人聯手開發山區的辦公室,為一級古蹟,但已殘破不堪。 |
|
義民廟是臺灣客家人信仰中心(林爽文事件後) |
|
新埔坊寮義民廟是臺灣客家人信仰中心。據新竹縣文化局出版的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之史專輯》記載:乾隆五十一年( 1786 年)林爽文起事波及全臺,當其以王作為首的北路軍部眾攻陷竹塹城後,因「行軍必先行糧」,繼續往北第一個要拿下的就是米糧富庶之地的六張犁(竹北六家)。
當時,北路軍所到之處燒殺劫掠…為抵禦林爽文來勢洶洶的軍隊,由林先坤出面邀集各庄頭的劉朝珍、陳資雲、錢茂祖、王廷昌、黃宗旺、吳立貴等,共同組成保衛鄉庄的隊伍,這一批由子弟兵、長工臨時組織起來的義民軍共有一千二五多人。作戰時以黑布圈綁在臂上作為識別。經過慘烈激戰,義民軍不僅成功擊退亂軍,且在壽同春的帶領下,與竹塹城內閩南籍人士組成的義軍共同收復竹塹城,之後兩軍並與平埔族義軍並肩南下協助清軍平亂。當義民軍奮勇擊退林爽文的軍隊,打道回鄉時,沿途看到綁上黑布的犧牲者即抬上牛車一起運回,並預定葬在大窩口(今湖口鄉附近)。當車行過到枋寮義民廟現址時,牛車離奇地停頓不前,一行人決定焚香禱祭並跌筶探問原委,經過三次的勝筶(聖筊)始確定。
義民廟成於乾隆五十五年( 1790 ),奉祀二百餘先烈忠魂。同治元年( 1862 )戴潮春事件,再組義軍,戰歿義軍百餘人忠骨葬於原義民塚旁,即「附塚」。原廟於甲午戰爭毀於戰火, 1904 年由客庄居民捐資重建落成。建廟初期,義民廟只有少數戶祭祀,後來漸漸發展出值年經理制,?理廟產,辦春秋二祭及中元祭,祭祀圈涵蓋桃竹十五大庄,並隨著客家移民的擴散,分香至各地,依枋寮義民廟臺灣區褒忠義民廟聯誼會統計,全臺有三十四座-桃、竹、苗共九座,南投、嘉義共十二座,高雄、屏東共六座,花蓮、臺東共七座。
事實上,義民信仰並非只有客家人獨有,林爽文事件在諸羅縣各戰役甚為慘烈,事平後,諸羅縣改名為嘉義縣,縣城東門有主祀「十九公」之忠義祠,南門有主祀「義民公」的鎮南祠(護國義民祠),而當時縣丞所在的笨港,亦有義民祠,現今太保市七月亦有「義民」祭祝。(見邱彥貴<從祭典儀式看北臺灣義民信仰>)。但客家義民廟的信仰卻成為客家族群認同的標誌,影響甚大。 |
|
台灣各地的開發 |
|
苗栗的開發可分為「前山」,「內山」兩個地帶。前山指苗栗西邊地形較平緩區。內山指今臺二線所經的三灣、獅潭、大湖、卓蘭及南庄等地。沿海的苑裡、通霄、後龍地區,原來有許多客家人居住,但現多成為Hoklo客,靠山區部份仍多操客語。前山區的西湖、三義、銅鑼、苗栗、公館、頭屋、頭份等鄉鎮自乾隆初年開始便有祖籍蕉嶺與梅縣客
家人紛紛移入,但因1953 年大地動,震央即在苗栗大湖、三義之關刀山附近,苗栗地區受創嚴重,許多古蹟、文物大都毀損,故保存良好的古屋、名宅不多,公館鄉的石圍牆仍有石圍墻殘蹟,見證居民合力建隘禦原住民的史實。
從乾隆、嘉慶到道光年間,前山已開發完成,內山仍有賽夏、泰雅等原住民居住,同治二年( 1863)黃南球成立「金萬成」墾號,開發內山,其努力經三灣、獅潭,到大湖、卓蘭,留下「屙屎嚇番」及「打鑊析」的傳奇故事。
蘭陽平原本為噶瑪蘭族居地,嘉慶元年( 1796)漳州人吳沙率漳、泉、粵民進入本區開墾,其中漳人有相當數量來自詔安、平和、南靖的漳州客,以宜蘭今仍有約卅座三山國王廟的情形看,有人推斷,蘭陽平原應有一半是客家後裔。至於南投,在埔里、鹿谷、竹山、草屯皆有客家的移民居住,著名的「崠頂茶」,即是以客家地名命名,現今國姓、中寮、信義仍有許多二次移民之客家人居住。
花東縱谷的客家人大都是日治時期桃、竹、苗及六堆地區因人口漸增,耕作面積不足,不少客家乃二次移民,遷徒至花、東地區之吉安、玉里、光復、瑞穗、壽豐、關山、池上、鹿野及太麻里等地。
|
|
[引用出處]
1.台灣的客家歷史與文化-彭欽清 http://www3.nccu.edu.tw/~pcc/c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