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馬來西亞、美國等地)的客家人從各家各族的族譜統計,亦得出了以下六個主要的遷徙時期:
◆第一次大遷移
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中國。秦代為防止異族入侵,乃派遣大軍到廣東北部駐守,秦始皇死後他們也無法回到中原,其留下的後代子孫即被稱為『北江客人』或『先客』。這是客家稱謂的首次出現。
◆第二次大遷移
東晉永嘉以後,五胡亂華,『冠帶紳耆』的貴族,紛隨東晉政府南遷,使山西、河北及河南一帶的漢人紛紛渡過黃河,由皖渡長江經贛北,這批相率南遷的漢人當時稱為『流人』。
◆第三次大遷移
在唐朝僖宗乾符二年因為黃巢之亂、藩鎮割據,使黃巢作亂而受到迫害的江西北部的居民再遷往江西西部、福建西部及南部和廣東東部及北部。
◆第四次大遷移
在南宋末年這是客家民系南遷到廣東的關鍵時期。南宋時期,隨著蒙古軍的南進,金人南下及元人的入侵而入主中原,贛閩客家先民迫於外患,隨敗退的宋王室進入廣東東部、北部,再次南遷。
◆第五次大遷移
明末流寇之禍,清兵入侵,許多客家的節義之士紛紛投入抗清行列,有些客家人因此隨著明鄭部隊遷至台灣。
◆第六次大遷移
至清政權穩定之後的乾、嘉年間,客家人做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族群遷徙,這次遷徙的理由卻和以往恰恰相反,而是生活安定之後,人口激增,山區的耕田本來就有限,因此,許多人只得向外發展,紛紛渡海至南洋或台灣,建立全新的勢力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