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請客
圖片
我來請客首頁 客家歷史 客家族群 客家食衣住行 客家一級棒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銘傳兔仔隊
客家族群
左邊圖    
客家歷史
指標 族群分布
指標 遷徙原因
指標 客家人來台
指標 客家人在台北
客家歷史 客家歷史
族群分布
 
項目圖 台北客家人
 

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客家人移入台北是逐爛泥巴而居,初到之處都是尚未開發的爛泥巴地,加上剛到台北打天下,沒錢也沒人脈,只能在「台北城」的邊陲打拚,這些地方就成了「台北客」的新故鄉。

文史工作者彭啟原表示,台北城的開發史中,客家族群拓墾的行腳路線,約略是由中華路二段的南機場公寓開始,接著到南昌路,再向泰順街、通化街、六張犁一帶擴展;範圍集中在台北城南,後來也有許多客家人到北投石牌發展。

 
客家人移入的南機場公寓,是台灣第一批國民住宅興建處,自民國五十二年迄今,超過半世紀,多由桃竹苗地區移入。根據當地客家人說法,早年到台北打拚的客家人大多手頭很緊,只買得起小房子,早已不存在的「克難街」,則是他們共同的記憶。
 

後來客家人前進南昌路及周邊的同安街、晉江街等街路,初期選擇南昌路一帶聚集,因從新店、景美和永和出入城,都要經過南昌路,在這裡做生意較方便。

民國四十幾年羅斯福路拓寬,慢慢取代了南昌路成為新店、景美進入台北的主要通衢;曾經造就了離鄉第一代客家鄉親成就的南昌街,也因而沒落。許多此區的拆遷戶開始移居至通化街,以竹板搭蓋違章建築,無意中卻造就了南區第二個區塊的客家街路─通化街的形成。

通化街的客家居民大多來自新竹縣,以竹東、竹北、湖口、關西等地為多。彭啟原表示,桃竹苗地區客家人又開始遷入三張犁、六張犁。從地名就知與耕種有關,因為一張犁為五甲,三張犁就代表開發了十五甲、六張犁代表卅甲。當時這一帶尚未開發,這些地方就成為北上客家人的新住居。

客家人主要聚集在台北市南區兩個區塊,一為通化街附近,另一則是中正區的羅斯福路、南昌路、同安街,及萬華區南機場一帶,總數有卅、四十萬人。網路上甚至有人說,從捷運古亭站與台電大樓站出來「向左走」或「向右走」,就在這些巷弄裡,散落了許多的客家人。

<文章來源:中時新聞>

 
項目圖 歷史足跡
 

在臺北城的開發歷史的族群中,客家人士扮演重要角色。據研究指出,客家先民拓墾的行腳路線約略是由克難街 ( 南機場、青年公園周邊 ) →汀州路→南昌街→同安街→師大路→泰順街→通化街→吳興街→嘉興街→南港舊庄,沿線至今仍可見到許多客家先民足跡,如青年公園一帶與南機場公寓。

南機場公寓位於中華路二段,是臺灣第一所國民住宅之處,其特色為外露式旋轉樓梯,樓梯中央為垃圾投擲管道間,而且坪數雖僅 8 到 12 坪 ,居民有三分之一是客家人,大多是個別於臺北市其它地方遷入,屋小好成家。

臺北市客家先民括墾了臺北市南區的林口庄、內埔庄及萬盛庄及更北的大安庄及古亭庄,並鑿通了霧裡薛圳及大坪林圳,用以灌溉使用,對臺北市的開發有著無比重大的貢獻。據研究指出,清雍正 7 年,粵籍墾首廖簡岳由現在臺北市中正區南邊沿新店溪之林口庄進入,開始開墾臺北市南區。林口庄於民國 36 年為古亭區之林口里、水源里及大學里,後來大學里併入大安里,現為中正區的林興里、水源里、富水里及文盛里。此地即包含了籌建的中正 8 號公園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預定地。客家重返原屬地相當符合「鮭魚迴遊返鄉」之意涵,具客家傳承與啟發之意義。

 
項目圖 公館的由來
  粵籍墾首廖簡岳同時於新店溪畔建立「公館」,作為管理括墾事務之總部,其公館總部應就在林口庄、頂內埔庄及萬盛庄 ( 拳頭母山 ) 的交界上,即現在景美公館街附近。頂內埔庄即相當於現今的臺大校區、農場裡的範圍,與下內埔庄合稱內埔庄。日據時期,內埔庄被規劃為農業試驗場。下內埔庄的中心位於臥龍門的福德廟,福德廟的南面有一座老宅院「義德居」,其格局與芳蘭「義芳居」相似,可惜後因拓寬馬路,現以殘破不堪。孕育臺北盆地生機的公圳,即是經由大部份來自大坪林五大庄的客人先民開築大坪林圳逐步開鑿而成。為開鑿公圳,閩客先民們發揮無比高上的智慧,研發「豎龍」、「魚尾叉籠」兩器具,仿戰國時代都江堰水利工程,竹蛇籠築坡攔水。
   
項目圖 台北客家史蹟
 

位於中山北路的逸仙公園是國父孫中山先生來臺策劃討伐袁世凱的落腳處,籍貫廣東省香山縣的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直被認定是客家人,逸仙公園內的日式建築國父史蹟紀念館典藏國父史蹟。在現今臺北市立美術館旁的臺北故事屋,其黃色樓房童話造型、東西風兼具,展現老臺北風華,並化身展廳,散發藝文味;其前任主人黃國書是首位客籍立法院長,後半輩子奉獻於立法院。

在客家信仰行腳方面,中正區的晉江街長慶廟 ( 伯公廟 ) 、新竹客家鄉親大本營的通化街福德宮 ( 伯公廟 ) 、大同區的迪化街、中山區的內湖金龍寺吳濁流紀念碑、羅福星抗日基地的和德祠、臺灣新音樂之父張福興晚年掛單的內湖圓覺寺等,客家歷史景點處處可見。

回溯客家先人於唐山過臺灣之後,順著淡水河的水路,逐漸朝北臺灣移民開墾。現在的淡水河口沙灘,以前是個轉運港口,舊名叫做「社寮港」,是現在臺北縣三芝鄉的新庄村所在地。大約兩百六十年前,從福建汀州渡海來臺的客家人,就在這裡上岸,並在離上岸地點不遠處的新庄村陳厝坑溪與大坑溪交會處下方建廟 -- 水口民主公王宮,裡面供奉「民主公王」;這是來自福建汀州的江家,他們的來臺祖江由興,在西元 1760 年,從家鄉帶來的守護神,為了祈求家族安康、五穀豐收。三芝為北海岸客家大鎮,客家人口約占百分之六十,且多為汀州永定人士,但直到今天,留在這裡的客家人,大多不會講客家話了,但是對來自原鄉客家庄的民主公王,還是虔誠祭拜。

此外,在從淡水捷運站出來,順著學府路向上走約莫十分鐘,眼前有座客家古剎-鄞山寺,其亦記錄著汀洲客家來到臺灣開墾的歷史軌跡。渡臺的汀洲客家人將閩西地區客家人獨特的文化信仰-「定光佛」,一併帶入臺灣。淡水鄞山寺建於西元 1822 年,供奉汀洲府守護神-定光佛,是政府指定的第二級古蹟,據民間的流傳,「定光佛」是宋代的一位得道高僧,俗名為「鄭自嚴」。

蜿蜒在新莊平原上的大漢溪,是淡水河最大的支流,也是客家先民進入五股、泰山、新莊墾荒時,乘船所走的水路。新莊、泰山、五股也是客屬先民開墾之地,目前,境內最具客家色彩者,首推新莊的廣福宮 ( 三山國王廟 ) 、泰山的明志書院,以及五股的西雲禪寺。泰山舊名山腳,因座落於平頂山(今林口臺地)之山下,自古依地理環境而習稱之「山腳」,由於境內有大窠坑溪及貴子坑溪流經,具「勢高而近溪澗淡水」之「天泉水堀」地利,為早期客家移民化地為田的首選,而成為新莊平原早期開發地區,客家先人所建的「北臺首學」明志書院位居該鄉,人文薈萃,文風鼎盛。

座落於八里坌觀音山獅頭巖山腰的西雲巖寺,創建於西元 1752 年,歷經多次的重修整建,而成為一座極具客家三合院落形式風格的廟宇,被列為臺北縣第三級古蹟。

此外,中和南勢角、公館、大坪林過去均有客家落角足跡。相傳道光年間,泉州人林章存等人,在昔日新店市「新東里」和「新西里」一帶開墾。並在山胞和漢人往來的大道邊,架設小屋,經營交換物品的商業行為。相對於「店仔街」是屬於新開的商店,乃名「新店」,爾後地方日益繁榮,於是成為今日新店市的地名。

安坑則是過去「暗坑」的客語地名。松山老街區舊名錫口庄,萬華區興德里原名『客仔厝』,這些都是傳聞臺北的早期客家的足跡。在臺北新莊「武聖廟沿革碑」上,碑文有敘述臺北泰山的永定客家貢生胡焯猷,於新庄米市所倡在新莊街上建立奉祀關公的武聖廟,而臺北松山的廣東鎮平客家張穆捐出大量田產來興築此廟,此說明臺北盆地內客家人對信仰的重視。

在客家移民的社會文化歷史中,我們透過古蹟文物的尋根,看到先人如何來安定人心、凝聚族群及客庄情感。

  [引用出處]
1.我們的客家人/台北客家人 逐爛泥而居 台北客拚造新故鄉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1238/112012052800378.html
2.客家文化專欄介紹-食、衣、住、行-大臺北客家歷史行腳
http://www.hakka.taipei.gov.tw/97-n1/n1-1-4.asp
 
     
專題簡報 專題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