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請客
圖片
我來請客首頁 客家歷史 客家族群 客家食衣住行 客家一級棒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銘傳兔仔隊
客家歷史 客家歷史
左邊圖    
客家歷史
指標 歷史演進
指標 命名由來
指標 文化意識
指標 文化特色
客家歷史
文化特色
 
項目圖 客家人受歷史及環境影響
 
客家人因受歷史及環境影響,有看懷舊,保守,固執,刻苦耐勞的特性。
  台灣客家人是以原鄉廣東五縣即:嘉應州、梅縣、蕉嶺(原稱鎮平縣)平遠、興寧、五華(原稱長樂縣么口灣客藉同鄉稱四縣),及海、陸一即海豐、陸豐縣一為主,所以台灣地區的客家年俗也與兩區的相似,我們客家的年俗一般有:入年掛|又稱「入年價」,農曆十二月廾五日起就「入年掛」了,客家戶戶大掃除,不可口說不吉利的話,用有香味的樹葉放在熱水中給老幼洗澡,暫停下田工作,有大鑼鼓樂隊的就可以開始打起來了,各個村莊里都可能聽到此起彼落的鑼鼓聲,準備鷂 、魚、肉等三牲,奉敬天地神明,以謝庇估之意。
 
項目圖 客家文化特色
 
  文化意識滲透於人們一切社會行為之中,最能反映其特質的是價值觀念,也就是人們對外部世界和社會交往中據以權衡、判斷對自己利害得失的標準。

客家民系經過上千年的流移轉徙,散居在全國和世界各地,更由於他們的境遇和所處生活條件不盡相同,文化素質也有差異,因此,不可能籠統對客家文化意識的特質作出全面判斷。只能從縱向的歷史軌述去尋求客家文化意識的共同點。

前文曾經提到:反映為近代客家文化意識主要特徵的「四重」、「四輕」,實際上也是客家文化意識中價值觀念的具體表現。 其價值觀念的內涵是:

◆「重明節,薄功利」:客家人視個人名節比錢財更為重要。把對個人的不仁不義,對祖先入父母的不不孝,對夫妻之間的不忠不節,對國家民族的背叛,以及男盜女娼、懶惰、賭博等行為都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有辱祖先、有損人格和氣節的。客家人有這樣的格言:「人帶面目樹帶皮」,「莫做虧心事,莫貪不義之財」,「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重孝悌,薄強權」:這跟客家人的歷史處境和社會地位有密切的關係。從過去的逃難經歷和近代的外出謀生處境,他們所希望的是要和衷共濟、平等友愛,對仗勢欺人、為富不仁及其他不平等待人的人和事,總是存在若強烈的逆反心理。

◆「重文教,薄農工」:基七各家人的傳統觀念,認為讀書才能識理、明志,才能有出息。尤其到了近代,客家人所在地區人口膨脹,山多田少,生產力落後,經濟不發達,人們為了擺脫貧困,大量往外地和海外謀生,文化知識成為他們謀生的主要手段。他們認為耕田、做工,只是「賣死力」。客家民間有句口頭禪:「有子不讀書,不如養大豬」。又如客家童謠中唱的:「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蟾蜍羅,咯咯咯,唔讀書,無老婆....」。客家人還在兒歌中也向兒童灌輸這種重文教的價值觀念。

◆「重信義,薄小人」:客家人認為「無信非君子,無義不丈夫。」把信義視為社會交往中為人處事的基本品德,並把它作為判別朋友或「小人」的價值標準。歷史上客家人流落異地謀生,在政治上、經濟上都處於較脆弱的地位,為求生存和立足,他們首先要取信於人,也需要得到朋友以信義相助,把一切損人利己、欺詐二豕騙、陷害二目信棄義等行為都看作是「小人」之舉,並以「親君子、遠小人」作為座右銘。

以上主要是作為客家人的價值觀念和心理意識的種種表現,直至今天,仍然可以在他們的社會行為中反映出來。

  [引用出處]
1.桃園縣新世紀愛鄉協會 http://blog.udn.com/tpa285/4297206
 
     
專題簡報 專題首頁 客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