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五十年代竹圍地區的發展,因為台北地區的經濟建設需要,在附近地區發展初級的建設工業,如磚塊,磁磚(器)等工業,竹圍地區鄰近台北市區,交通便利,發展出許多的工業。其中以奇隆磁磚工業(現在是幸福社區),大同瓷器公司(現在是裕隆汽車展示館)為最大。磚塊工業(現在民權ㄧ街)與(現在的馬偕分院舊院區)這兩家的規模最大,另外有大型的養雞場(鎮民農場與福斯汽車)兩處為最大,由於工廠不斷的設立,竹圍地區一帶的年輕人,轉農業為工業的生產方式,大量的人力投入工業生產,提高所得增加收入,大大的改善生活。
民國六十年代竹圍地區加工電子業興起其中以飛歌電子公司規模最大,
依淡水地政資料顯示,1966飛歌-福特公司來台灣設廠,正式名稱為台灣飛歌股份有限公司。 1974
/ GTE-Sylvania公司買下飛歌-福特公司,仍沿稱飛歌。1984
/
依淡水地政資料顯示,台灣飛歌股份有限公司名義變更為華納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業的興起,是當時新興的工作,由於當時(民國60)的薪水約六百多元,算是相當高的收入,吸引大量的外地勞工到本地工作,當時員工最多時三四千人之多,另外還有其他公司,至民國七十年代如東菱電子,中興紡織,勝宏實業、蘋果牌等大型公司不斷的設立,所提供得就業人
口,超過一萬人,當時的竹圍是工業之城。外地員工的住宿問題,ㄧ時無法解決,提供當時建築業的興起,有部分員工就在竹圍地區落地生根,在竹圍地區定居下來。
由於地區工業的發展,但動就業的人口的移動,以前務農的居民,紛紛的進入工廠工作,所得的收入遠大於務農,其他農村的子弟也改行從事其他的行業,從此竹圍地區的農業漸漸的衰退,很多農地不再耕作,加上因工業的設置影響灌溉水道,所以大部分荒廢農田,只有少數農田種植但也不敷經濟效益。但這時樹梅坑溪又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因為當時竹圍地區並無自來水,大部分的居民飲水都會引樹梅坑溪溪水使用,也有部分掘井飲水,樹梅坑溪在民國50∼70年間是竹圍地區重要的飲水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