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移居
漢民開墾
日治時代
民國初期
工業時代
捷運來臨
 
 
 
 
 
 
 

 

       19451965年間,這20年間樹梅坑溪,仍為竹圍地區主要的農田灌溉,與居民飲水的主要來源,由於這時期竹圍地區人口漸漸的增加,大部分的可耕之地都已經開發,整條樹梅坑溪沿溪流域,可以飲水灌溉的區域,主要以水田為主,無法灌溉的區域,以旱地種植柑橘或其他作物。當時竹圍地區主要的經濟活動以農為主,以漁業捕撈為輔。

        由於竹圍地區,樹梅坑溪的水源並不豐富,農地耕地面積又侷限在竹圍三角平原地區,可耕之地非常的有限,在當時的一般居民並不富裕,大部分的土地在少數的家族或地主,一般的居民大部分是佃農。依據踏查訪談黃老先生(88歲),居住於竹圍地區以前這一片土地為艋舺黃姓富商所有,在當時我們家原本是佃農,三七五減租,及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我們才變為自耕農,以前佃農很苦,竹圍地區的農耕收穫並不豐富,經常因為氣候或水源不足,稻子收穫並不好,又要繳納高額的租金,種了一整年的稻子,最後繳完租金後所剩下的十分有限,當時務農的居民生活非常的辛苦,直到耕者有其田之後生活才漸漸的改善,現在的房子事後來改建的,原本建有三合院已經拆除了。我們也訪談曾姓(92歲)耆老,她說:在日治與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我們這裡的耕作環境,雖然因灌溉系統的建設,在農業的收入上有增加,但是每年繳給地主的租金,真的很多,繳完租金後的稻作根本不敷一年所需要的農糧,所以不得不從事其他的行業,如在淡水河從事捕魚,或養鴨增加收入,以維持生計,但是生活還是很辛苦。

早年農田種植(郭先生提供)
踩水車(郭先生提供)
我們研究的成果願意與你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