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晉祿老師
首頁 
認識扯鈴 
推展沿革 
飛樂鈴揚 
幕後黑手 
連絡我們 

 

[池勝源校長] [許晉祿老師] [蘇麗月老師] [林韋良] [廖奕捷] [寫真集] [影片集]

訪談時間 : 2008.12.14

訪談地點 : 鶯歌高職體育室

受訪者 : 許晉祿 老師

  稱:鶯歌高職體育教師

A:受訪者     Q:訪問者

Q1:貴校在推展扯鈴運動的歷程為何?

A1:這個歷程就是一個時間,我們在9391日開學時非常高興接收了從建國國小到鶯歌國中十位優秀的扯鈴運動學生,在曾文秀與蘇麗月老師的辛勤指導下,基礎功夫非常扎實且紀律良好,入本校數月後我們就參加了全民運動會,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我們當時已嶄露頭角。經過多年大家辛勤的努力,除了在國內榮獲多項比賽佳績外,甚至在接待國外來賓及國外比賽都發光發熱,成績亮麗。這是非常可喜可賀的一項成就,那這項運動帶給鶯歌高職莫大的光榮,也同時帶給台北縣很大的榮譽,到了95年後因為一些條件上的限制而沒有繼續招收扯鈴生,期待日後能繼續招收這些優秀的團隊。

Q2:在眾多民俗體育項目中,貴校為何選擇推展扯鈴運動?

A2:這個問題我大概歸納為下列幾點來說明,為甚麼我們鶯歌高職要招收這個扯鈴運動,第一,就是地利之便。因為選手那麼優秀教師訓練良好,那我覺得既然要發展就是要有一貫性,從小就要紮根,在國中就展現出絕佳的技能,為了能讓這個技能有一個傳承的管道,我們就非常願意的來推動接下去的工作。為甚麼會選擇扯鈴運動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一般的運動大多是屬於競技運動,那扯鈴它是屬於比較具有舞台性的表演效果,不管在個人或團體表演容易受青睞,一個學校如果能夠除了技術以外,囊括一種靜態的表演的話,會讓這個學校展現出一個不一樣的朝氣。第三點,除了這個舞台效果外,我們還有校慶、地方慶典甚至縣府舉辦的鶯歌陶瓷嘉年華會及支援跨縣市的活動,甚至外賓來訪,我記得很清楚我們學校扯鈴隊第一次接見薩爾瓦多總統時的表演,讓外賓嘖嘖稱奇,因為槓上的精靈;兩根棍子一個鈴,就可以讓來賓能夠看到目瞪口呆,我覺得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們還為這些選手起立鼓掌致意,那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一刻。第四點,我個人認為以前的的扯鈴算是雜技之類的,我發現這幾年因為各縣市都有在推動,在升學這方面應該要有管道,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東南技術學院等大專院校都有招收扯鈴保送生,但是大學應更廣開大門讓學習這些技術的學生有一個方向,學生升上高中也能有目標。

Q3:貴校在推展扯鈴運動的現況為何?

A3:目前我們學校只招收到95學年度,96學年度後有礙於臺北縣政政府對於簡章的施行和制定方面有一些阻礙。其次為;因為扯鈴隊學生花比較多的時間在學習扯鈴技術上,以致於學科方面可能有不足的地方,之後我們學校原很渴望能繼續招收進來就讀,但如果卡到學科分數不足,可能進來我們學校的限制就會擴大,以致於我們學校之後沒有再招收這些優秀的學生,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現況是目前沒有繼續招收,但是我想日後還有機會的話,我們學校也是會從學生的方面考量,盡量的照顧學生。

Q4:政府在貴校推展扯鈴運動中給予的協助為何?

A4:政府給予的協助我個人認為,在選手方面自己要先能好而且能將自己的技能放大出來讓縣府覺得你是一塊寶,那自然而然的縣府給你的協助基本上才會水到渠成。縣府對鶯歌高職扯鈴隊的學生還算有不錯的照顧,比方說縣府常會有一些節慶的舉辦,基本上他們一定就會想到要鶯歌的扯鈴隊去表演,之後給予一些獎勵。比較可惜的就是我們的扯鈴隊一定代表台北縣參加全民運動會,也一定能拿下非常優秀的成績,但縣府給獎金的辦法始終沒有針對民俗體育這一塊來做修訂,獎金幾乎全頒給競技運動,我的建議是臺北縣政府應該要重視這一塊,甚至是修訂一下給獎辦法,扯鈴運動以站上世界舞台,給予從事民俗體育的教練和選手鼓勵,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Q5:您希望未來縣政府給予貴校的協助方式或方向為何?

A5:這個協助我認為最重要就是以學生為主,學生需要甚麼,我們在上位的就暢通這個管道,而這個管道就包括他們的升學,以升學來講我覺得是蠻迫切的。第二,我覺得從如果優秀選手到國外比賽或表演,政府也可以協助經費和手續上的辦理方便,這樣也協助教練減輕不少負擔。

Q6:您認為台灣扯鈴運動應朝向哪些方向推展?

A6:第一個方向,民俗體育運動包括的範圍還蠻多的;除了扯鈴運動還有跳繩、踢毽舞龍、舞獅等方面。民俗體育運動在台灣其實已行之有年,而且在一些重要的地方節慶都能看到身影,那最重要我是覺得一定要推展普及還有大眾化,只要普及到一定的程度,家長看到了甚至於師長認同扯鈴運動有一個非常棒的舞台效果社會大眾如普遍接受教授扯鈴運動的師長也會更賣力這是非常好的其次第二個方向扯鈴運動如果能由學校推展後走入社區是非常好的因為社區化的建立其實是最熱絡的以現在的舞團來講包括林懷民的雲門它都走入社區這麼專業的舞蹈都選擇走入社區它就是要讓大家都能感受到舞蹈的美讓大多數的民眾能提升審美的觀念也才有機會想送子弟去接觸學習舞蹈反之如果每有做就有可能窄化到這些運動的推展第三點就是我希望在國內扯鈴運動的比賽能建立科學化且客觀的給分制度例如田徑運動就是速度時間來判決但扯鈴運動就是審美的就是力與美的展現當然可能給分制定不是那麼好但是我們可以朝向有一些基本的招式或是有一些變化的招是要制訂一些給分的範圍這樣才能更客觀第四點就是產學要合作擷取地方資源把地方資源結合起來讓學習扯鈴運動的孩子能不時的在社區及地方亮相這些學生就是需要表演與亮相的舞台如果能這樣有制度化的推展我想應該能有不錯的效果。

Q7:您認為民俗體育在現行學校體育活動課程中是否應提升其地位?

A7:提升地位應該是要讓它普及化,為了要普及化;所以一定要學生能喜歡玩,甚至接觸到最後是願意花錢去看精彩專業的表演。以往雜耍中有耍、變、練,耍是耍罐子,變是變戲法,練是練扯鈴,可見扯鈴在民俗技藝中佔有重要地位,如果能夠把學校的空間、場地、設備建立,培育種子師資,多方面在學校中推動,讓它能自然而然普及,普及後喜歡玩的人口多,就能提升它的地位。現在有很多體育教科書,許多版本都把扯鈴列入體育教材,以樂趣化、活潑化、創造性為教學目標,將民俗體育融入課程以提升地位,我也呼籲多辦一些種子教師的講習,讓種子老師去從底層上來推廣它就普及化了。

Q8:您本身如何獲得扯鈴運動相關資訊?

A8:在民國93年我接下這個扯鈴隊時基本上我是站在助理的角色,我對扯鈴是非常陌生的,但是既然接了這個棒子;就是要想辦法讓自己跟學生ㄧ起成長,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去獲得相關的資訊。比如說網路,現在網路太發達了,許多優秀的老師將許多比賽放在網路上,所以取得非常容易,然後自己去用心看,慢慢就會懂的。甚至現在還有扯鈴的部落格,非常的多資訊隨時更新,你隨時可以看到新的東西。第三點當然是實際操作,大家喜愛扯鈴運動的老師聚在一起,利用研習機會互相切磋討教。最後就是一定要保持一顆有熱誠又持之以恆有渴望去學習的心,你才有可能融入到裡面去。

Q9:您本身如何獲得擔任扯鈴運動教練的專業知能與技能?

A9:專業知能與技能的部份;你不可能一時就能夠獲得,所以一定要有一些管道和方式,甚至有人能協助你。從知能方面來講,基本上就是知識跟能力,應該說扯鈴運動的相關知識跟能力你要知道,比如說,比賽時如何給分?哪些動作是有相關聯的?接觸比賽你就能接觸相關聯的人,隨時大家可以互相連絡協助,甚至教授。至於技能的部份;就是要花時間,時間一定要花下去,因為扯鈴運動沒有一定的動作,它是會依照你自己的能力去改變的,有些人可能會單迴旋,有些人可能兩個鈴非常的厲害,只是說扯鈴運動的動作是日新月異,這幾年的扯鈴運動我發現鶯歌地區學校已把扯鈴運動變成是一個非常專業的ㄧ個技能了,而不再只是我們老一輩的所知道的簡單動作,現在動作已經改變的非常多,已從單純的表演進化到有速度的競技扯鈴的運動,以前以往看不到的動作,現在選手都有能突破的能力,現在競爭非常的激烈。我們鶯歌的這群學生非常的努力,我平常看他們練習時我就是在獲得,他們平常練習時就有新的動作產生,我覺得教練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把這些動作組織再活化,因為每個學生的特質不ㄧ,都有獨特性,那每個人能做出的招式也不ㄧ,所以如果能把不ㄧ樣的招式組在一起,我想招式就會變的更不ㄧ樣,那更不ㄧ樣精彩度就更提昇,從很多簡單的動作組合起來就變成一套複雜的動作,而且可能是讓人目瞪口呆的招式,基本上我就是大概從媒體、從研習資訊、從選手的練習及專業教練的交流來獲得專業的知能和技能。

Q10:您認為擔任扯鈴運動教練的專業知能應為何?

A10:基本上你要知道如何選材,選出真正好的人才要有一套基本的條件,了選手腦筋要很清楚,平衡要夠好外;一定要不怕吃苦,渴望練習。我認為心理素質遠比技能還困難,因為扯鈴運動是屬於競技表演的項目,教練一定要有計畫及訓練目標,包含近程、中程、遠程,我想像我們鶯歌國中的蘇老師和建國國小的曾老師也是採用階段性目標來做訓練,近程你應該發揮到甚麼程度,中程應該訓練到何種程度,遠程目標就是應該走出臺灣到世界各地去表演,才能讓學生有夢,有夢就能夠去追。最後ㄧ個就是我想應該要去掌握扯鈴運動的新趨勢,這個途徑還是必須要到國外去看,我們不可能永遠只是在臺灣閉門造車,一直練;而沒有看到國外選手的進步,例如;亞洲來說,日本選手非常好,大陸選手也非常優,至於歐洲方面選手我們都可以多比較這些地區的不ㄧ樣。教練必須要去多吸收這些新資訊和觀看選手表現,才能刺激教練有不ㄧ樣的想法,我是覺得應該由內在的平穩到外在的發展,這應該是ㄧ個教練專業的態度。

Q11:您認為鶯歌地區在推展扯鈴運動最大的成效為何?

A11:最大的成效我覺得就是把扯鈴運動推展出去,扯鈴運動從社區推至全國,甚至推向國際,都可以看到我們的身影,這是我們非常值得驕傲的,還是要非常感謝蘇老師和曾老師她們不惜ㄧ切的去推這一項運動,是非常辛苦的,我可以體驗非常辛苦,但是我們成功了。我們鶯歌推展扯鈴運動成效還有就是對於促進兩岸交流,在研討會中及比賽中讓大陸知道臺灣對民俗體育的發揚,是ㄧ個非常成功的體育外交,甚至影響大陸對臺灣扯鈴運動選手的重視。除了上述兩點以外,我覺得最大的成效就是鶯歌選手把扯鈴運動技術不斷的改進,鈴具的更新設計,將扯鈴運動推展國際化,努力參與國際節慶及比賽以增加國際能見度並推展國民外交。尤其是鶯歌扯鈴運動選手林韋良已是臺灣其他縣和亞洲選手的典範,這對扯鈴運動的行銷確實是ㄧ大助力。

Q12:您認為目前或未來鶯歌在推展扯鈴運動最大的困境為何?

A12:第一,我們在訓練的時候一定會有困難出現,比如說選手要付出非常多的時間,要培育出一個相當有特色的扯鈴運動團隊是要花相當多的時間的,我想教練的費用這一點應該要適時給予補助,但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經費比較都沒辦法支應。第二就是人才的來源,我們現在應該不可否認的人口越來越少,因為少子化的衝擊;孩子越生越少,教練如何選出那麼多的扯鈴隊員來做訓練與表演,基本上也是ㄧ個要考慮的問題。第三點就是我們都想文武齊備,但我們如何去兼顧學科跟訓練的平衡點,這個也是蠻困擾的。訓練太多可能影響學科,可是訓練不足又無法在舞台上發光發熱,所以只有靠學生自覺,自己充分利用時間。第四點,因為我ㄧ直強調讓扯鈴運動普及化,普及化的目的就是要讓家長認同,家長如果能夠認同這項運動,應該能花費更多的心力與金錢去支持及栽培子弟兵,所以家長的認同也是ㄧ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Q13:您認為推展工作應善用媒體資源嗎?

A13:因為現在資訊的傳達是非常快的,當然一定要善用媒體資源。媒體資源如果善用的好,可以將宣傳時間縮短,至於如何善用這就要看個人及團體行銷,因為媒體的功能就是訊息的傳遞,用最精簡最有效率的方式可以讓人家一眼就看出來且印象非常深刻,就達到我們的目的了。我們鶯歌高職扯鈴隊的學生以往受邀在電視媒體上都有亮麗的表現,這是蠻重要的行銷,因為想要推展扯鈴運動出去,所以我覺得媒體善用的好跟巧是需要的。如果我們一段時間都有好的成績表現與新的訊息,本上應該是要傳遞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好的事情。

Q14:您認為臺灣推展扯鈴運動未來的方向與趨勢為何?

A14:以方向跟趨勢來說,我認為要讓扯鈴運動走出去一定要跟地方產業合作。因為訓練的目的就是要站在台上,如果有更多的舞台可以表現,選手的慾望會不ㄧ樣,未來如果鶯歌要讓扯鈴運動發展的更成功,一定要跟地方產業結合,比如說,臺中縣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臺北市行天宮節慶活動時吸引國內外大批人潮,如果能讓地方有重要節慶時適時的將扯鈴運動結合進來,那也就能達到宣傳的目的。第二點,未來的方向跟趨勢就是廣泛的培育基礎人才,底層越厚就越有希望,底層越廣培育出來的選手會更有能力,鈴具為甚麼材質設計越來越輕,就是要讓小朋友方便學習,從幼兒就可以學習一些基本的招式,不出幾年到了國中就可以發光發熱。第三點,未來趨勢還是要多培育有巨星架式的選手,能夠為扯鈴運動代言的代表人物,甚至是一個團體,朝向專業的表演團隊,例如鶯歌現在的樂鈴家族,出去大陸歐洲作表演,行銷跟包裝非常重要,要讓更多人知道就是要行銷走出國外去,表演時間一久,大家就會認定你是國際,如果你夠久的話,如果能有計畫的,有定期的到國外去表演是非常好的。臺灣如能有北中南各有特色的團隊出去未嘗不是ㄧ件好事,當然扯鈴運動要走出國去也不能只有單靠扯鈴去打天下,應該也可以結合其他相關的項目,結合各種民俗技藝;讓多元技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此整合可以變成一個更豐富多元的表演團體。

Q15:您認為目前臺灣扯鈴運動選手的水準與世界其他國家選手的水準相比較為何?

A15:民國90年以前我是覺得我們比較沒辦法聽到臺灣的扯鈴運動選手在國際上有甚麼表現,有可能有;但是比較少,大多都是屬於參訪團之類的表演團體,並非得到比賽性質的榮耀。民國90年後期鶯歌地區在曾文秀老師掏錢掏力之下,她知道唯有這樣走出去國際,才能讓臺灣的扯鈴運動發光發熱,所以她經過這幾年的努力且堅持不悔,做的非常好而帶出了林韋良,在歐美各國及大陸獲得了世界冠軍的榮耀,有了與眾不同獨特性的風格,令許多選手望其項背。除了林韋良外;ㄧ個人的力量還是比較單薄,國內其實還有一些很好的選手,包括張耀文、卓家宏,其中卓家宏有一些舞蹈與功夫的底子,我們可以看的出來,有比賽就有高下;我們傳出來的都是ㄧ些很好的捷報,跟國外比較就不難分出我們應該是比他們強。以目前國內來講的話,我們是比較強,跟其他選手比較我們鶯歌地區選手是還蠻有獨特性的,未來保有自己的獨特性很重要,但也要匯集其他的優點,曾老師在鶯歌走這條路走的非常辛苦,但也非常安慰,能夠讓鶯歌地區扯鈴運動選手在各大場合讓觀眾起立鼓掌那是非常不可思議的ㄧ件事情。

 

[首頁][認識扯鈴][推展沿革][飛樂鈴揚][幕後黑手][連絡我們]

著作權所有 (c) 2009 鶯歌國中-Call Me No.1。保留所有權利。最佳瀏覽解析1024*768

ameimei17@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