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網頁
台灣北管音樂發展
蘆州北管子弟軒社
常見北管樂器
北管工尺譜與鑼鼓經
北管演奏型態
北管音樂類型
北管館閣文物與組織
北管影音欣賞
關於我們製作團隊
網頁內容參考資源
回到北管驚奇開場頁

 

中國工尺樂譜的傳說故事北管絃撥吹樂器記載方法北管打擊樂器的記載方法
                               工尺譜記譜方式漢字音階節奏快慢管門

工尺譜由來傳說


相傳唐代有一位名叫梁正康的裁縫師,笛藝相當的不錯,許多人也求教於他。每當梁師傅在教導他人吹笛時,以口耳教授吹奏,常覺得非常不方便,並且想著如何能將笛音與節奏紀錄於文字。在某日,梁正康坐在天井吹笛時,其裁縫的徒弟張生甫居然跟著笛音,反覆哼著裁縫的「量尺」口訣:『上尺:先量上衣肩寬,後量袖長。中長:量衣服的長度與周圍。合:量褲腰的寬度。四葉:褲長、褲管的四葉大小。』梁正康頓悟此口訣與笛音相當搭配,師徒兩人則以笛子音色為準,反覆琢磨得出「上尺中長合四葉」七個文字,就當作笛音的音階紀錄。
流傳至今,中國傳統樂器樂譜記錄皆以文字作音高名,後人稱為「工尺譜」
工尺譜為漢字文化圈中傳統的樂譜記載方式,在台灣、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皆有流傳,最新發現是從宋代起流傳至今,仍為傳統戲曲藝術與傳統音樂的學習方式。

top

北管音樂的樂譜

北管音樂記錄樂譜方式,亦採用中國傳統樂器的漢字記譜法則,又稱為「文字譜」
分別運用於絃吹樂器的「工尺譜」,與鑼鼓樂器的「鑼鼓經」

›什麼是工尺譜?

北管音樂的工尺譜,以首調記譜,運用「相對音高」概念來記錄樂器的演奏,與西樂中的絕對音高不同。也就是說演奏時的音調高低可隨性調整 。
演奏方式會隨著不同的派別、地區,與樂曲先生口傳心授、約定成俗的繼承方式所影響,而呈現不同的演奏風格與記錄方式
在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當中,樂譜通常只是一個記載的媒體,表演者並不會完全依照樂譜演奏,且節奏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演奏時可於樂曲中適時加入裝飾旋律音階,俗稱「加花」,而呈現樂曲豐富的表達方式。

合義社吹教樂器
練習背誦工尺譜的 “吹教” 樂器

top

›工尺譜怎麼記載?

常見的北管鼓吹類音樂記譜方式,是以直書由右至左的順序撰寫,每行分為節奏符號音階文字兩部分(例如:牌子、譜),或有加唱詞的三部份(例如:戲曲、細曲)。

合義社的工尺譜

top

›工尺譜的音階?

工尺譜音階以「上、ㄨ、工、凡、五、六、乙」七音為基本音階,相當於西樂中的中音部分Do到Si的音階;而為了記載較高的音域時,基本音階的字旁再加上「亻」字邊用以區分;記載較低的音域時,分別再以「合、士、上」等音階表示,相當於西樂的低音部分Sol到Si的音階。

< 工尺譜與簡譜音高對照 >

公尺譜音高與西樂音高對照

(( 將滑鼠移到工尺譜音高上,可以聽聽發音 ))

top

›工尺譜中的節奏?

工尺譜節拍以「板」「撩」表示。
板撩節拍符號紀錄於音階的右側,為樂曲中的強拍與弱拍、樂聲長短快慢等的辦視符號,相似於西樂中節拍的表示。
,常見以「○」為記號,相當於每一小音節中的強拍位置(第一拍),也是節奏樂器 “板”的演奏方式。
,或稱「眼」,常見以「、」為記號,相當於一小音節中的弱拍位置(第二、三、四拍)。
板後
規則性的常見以「 ﹄」為記號,表示打擊「板」樂器之後,接著開始唱腔或演奏。不規則性的以「︴」為記號,表示以快速不斷地搖擊「板」樂器,用於引子或尾聲。
撩後
,常見以「 ﹂」「△」為記號,表示附點、切分音等各種節奏型態,此部份需教授曲的先生,加以教導才能掌握其技巧。

北管的節拍可分為規則性與不規則性兩類。
規則性的節拍
,有連續板的「疊板」「一板一撩」「一板三撩」,分別為每小節一拍、二拍、四拍。
不規則性的節拍
,為自由節拍變化,在牌子和細曲類的樂曲為「散板」,例如鼓吹類「引」開頭的牌子。在戲曲則有西路唱腔的「倒板」福祿唱腔的「彩板」福祿唱腔的「緊中慢」、「慢中緊」「緊板」等的自由節奏。

工尺譜中的符號
,常見鼓介記號有「丰」「介」,表示在此處要加入鑼鼓的打擊演奏。遇到「破」的記號時,樂曲演奏要暫時離開主旋律,而可於此時加入鑼鼓裝飾演奏,或吹類樂器的反覆演奏短句。見到「番」之記號,即代表樂曲要反覆演奏。之記號,代表用於牌子掛頭句的結尾符號。之記號,代表該段樂曲的結束符號。

top

< 工尺譜與簡譜節奏說明 >
北管戲曲音樂的節奏

((將滑鼠移到紅色箭頭上,可以看到公尺譜記號的說明))

›北管音樂調性是什麼?

北管的「管門」為吹類樂器的定調性,在音孔全閉時吹出的固定音階稱呼,又稱「翕X」(例如:翕上、翕工…),可隨樂曲演奏時音調的不同,而調整不同的管門按孔指法,以配合適當的樂曲。
主要用於鎖吶、笛、蕭等的定調樂器。
例如:音孔全閉時吹奏的音色為準,鎖吶管門可分為「合」音的合管門、「士」音的士管門、及ㄨ管門、工管門、凡管門、乙管門。絃類樂器的定調性,與吹類樂器合奏時,以吹類樂器為基礎音階定調;單獨絃類樂器演奏時,以五度音程定調為原則。例如:提絃樂器正調的定調為合-ㄨ管,反調則為上-六管,比正調音階約高四到五度的音階。

合義社學習樂譜的白板

top

北管中的鑼鼓經

北管的鑼鼓打擊樂器以「鑼鼓經」記譜,又稱「鼓詩」

北管鑼鼓樂器負責連貫樂段與絃吹類樂器節奏搭配,在工尺譜中只可見到「鼓介」「入破」符號, 而無鑼鼓樂器打法的記錄,所以學習北管音樂者,皆要以背誦鑼鼓經,及學習打鑼鼓節奏為北管音樂的入門條件。

合義社工尺譜與樂器

鑼鼓經記載方式是以各種打擊樂器的狀聲詞文字加上「口」字邊,記載合奏時的打擊方法。
例如:大鑼的狀聲詞為「匡」、通鼓的狀聲詞為「隆」「咚」、鈔的狀聲詞為「彩」「七」、響盞的狀聲詞為「乃」「呆」「台」、單皮鼓不同手勢打法的狀聲詞「啄」「大」「八」「的」「嘟」、單皮鼓與扣板同時打擊的狀聲詞「叫」、所有樂器同時發出悶聲的「集」….等。
鑼鼓經有固定的長短,也可以有無限的反覆,用於北管戲劇中的武場配合前場身段演奏,還有純演奏用的套曲,像是鬧台鑼鼓
因為鑼鼓經傳統為先生口頭傳授為主,且以樂器的聲響來記譜,所以用詞皆會因各地派別,與先生教授而有不同。

TAKO先教憨子弟打鼓

常用的鑼鼓經有【一錘鑼】、【緊戰】、【火炮】、【哭相思】、【水波浪】…等。
例如:【火炮】鑼鼓經記載方式

北管打擊樂器的鑼鼓經記譜法

top

 
 

最佳螢幕解析度1024x768 DPI
台北縣蘆洲國中憨子弟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