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小實小實在很小 簡報專題計畫 回首頁 六十風華 國語實驗 杏壇典範 春風化雨 實小臉譜 網站導覽

 
 
我的語文教學探索之旅--建構教與學的新關係
受訪者:李玉華 老師
 
在國語實小找到語文教學的門
  打從師校畢業進入校園,為孩子們上國語課一直是我的夢魘。每一堂國語課,我都努力的教孩子說標準的國語,注意捲舌音,注意嘴形,讀得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有感情;我仔細的教寫生字、辨讀字音字形、經常聽寫測驗, ------回家作業則大部分是同一個生字新詞寫個幾行,或造詞造句寫幾遍等,有時寫寫「課外」閱讀測驗,算是給孩子補充一些語文的營養。整個教學重要的是老師一遍遍的說,學生一遍遍的聽和寫,老師一遍遍的改,學生又一遍遍的訂正,錯得越多就寫得越多------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孩子考出好看的月考成績。

回憶至此,心頭猶然有著一股窒礙之氣。當時的我,肩頭上好像時刻背負著千斤重擔,那就是每一個孩子能夠正確寫出課本上每一個生字語詞!我覺得上國語課真是一件非常枯燥煩悶的事!一直到我來到實小,找到另一扇教學的窗戶,。

1985年夏天我來到國語實小。我的大女兒四歲,她享受實幼園區的陽光、草地和教室後一片翠綠的植物園,而我則奮力面對執教十二年來最大的考驗。

一到實小,拿到國語課本的同時也拿到一本教學手冊。手冊裡告訴我怎麼開始進行每一課課文的教學。從教學前的準備活動、怎麼引起動機、課文大意的內容,怎麼提問以幫助小孩瞭解課文內容;怎麼從課文形式的結構與修辭到寫作教學等等,手冊裡寫得清清楚楚,鉅細靡遺。我高興極了,原來一篇簡短的課文有這麼深奧的學問!我確實研究手冊裡提供的教學方法,感覺很踏實,我好像漂流海中多年的一塊浮木,終於抵達岸邊,我興奮的爬上岸來。我夙夜匪懈的懇讀,研究課文及手冊,按部就班的教了一輪的高年級, 依著聽說讀寫的交替循環『混和』過程,絕大部分的學生表徵在外的學習成果,是教大人放心的,是符合大人的期待的。譬如:
一、聽寫及定期評量成績優良
二、能以完整的語句表達意思
三、朗讀時語音標準,知道抑揚頓挫的表情
四、在分析指導之後能寫出各種文體的作文
   
對語文教育有了疑惑
 
我連續接了三個高年級班,許多疑惑接踵而來,時常盤旋心中:
一、 學生在課前的預習活動中,已把生字的部首筆畫及語詞的意義都查好了,甚至於連形音相似的字也都預習了。當孩子們帶著大字報上台報告時,老師在這個教室裡最大的功能好像是維持程序。我要怎麼樣幫助孩子更有效的學習中文浩瀚的辭海?為什麼中學生的國文課程不管文言文或白話文,老師都不用如此逐字逐詞的教讀、抄寫,而學生大部分都能自己寫筆記聽講,乃至於考試寫作文?只因為學生多了一兩歲,就有這麼大的差異嗎?
二、 在新進教師的觀摩教學現場裡,看到不同文體如詩歌和論說文,從課文內容深究到課文結構的分析與寫作,都是一樣的『老師問學生答』。我很懷疑每一篇課文對學生而言,都是這麼艱深難懂,需要老師逐字、、、逐逐段的分析歸納嗎?如此學生就知道怎麼寫作文嗎?
三、 幫助孩子獲得聽說讀寫的能力的方法就是不斷的背誦、抄寫訂正或複述嗎?
四、 課文內容時常出現許多主觀又絕對的矛盾,譬如:「牡丹雖然雍容華貴但未免鄙俗」(六上我國的國花):「小余自從不看電視後功課就突飛猛進」(六上小余看電視)等等,如此單一價值取向的教條式文章比比皆是,課文深究時簡直成了公民或生活倫理課。
五、 課文深究時,即使我努力提出自認為有價值的問題問學生,總還是覺得自己「明知故問」,師生好像在玩猜謎遊戲,也就是沒有疑問的老師一直提問,有疑問的學生一直找老師要的答案。雖然最後我總會這麼說:「有沒有問題?誰還有問題?提出來我們來討論。」不管學生提不提問,已失去引發學生思考的先機。
六、 小學生需要把課文結構和修辭辨識研究得那麼清楚嗎?課文的作者是怎麼下筆寫文章的?手冊裡的分析就是作者的想法嗎?沒有文學內涵的文章,怎麼做深入的剖析?
七、 照樣造句對兒童寫作能力有提昇嗎?為什麼這些關鍵句型他們可以被「考」出好成績,卻難得在作文或日記中出現?
八、 為什麼孩子們經過四年紮實的語文教育薰陶,到了五年級時,如果不提醒他們,大部分學生的日記內容總還是寫些日常瑣事,寫得最多的題材是去哪裡玩,很難能夠看到他們紀錄自己在生活中的發現或想法。許多時候,語文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日記是全家人共作的。
九、 幾乎每一課課文的結論總是教人要做好人好事,好心一定有好報云云。皇天總是不負苦心人嗎?失敗一定是成功之母嗎?為什麼課文內容不能像我小時候讀的小公主、小王子、孤雛淚那麼感人?或像真平、四郎那麼有趣?
十、 如果我一直用這樣的教材和方法教學,複製許多「李玉華的想法」意義何在?教育的目標「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語文課堂中如何進行-----用什麼教材?用什麼策略?
 
1991,我請調低年級導師的工作。
我的學生從十來歲的小少年,變成尚有一股淡淡乳香的六歲兒童。我照常的備課、引起動機、進行內容深究以及探討課文形式的結構與修辭,乃至於寫作等等。教學活動都可以依著手冊裡編寫的,順利的教學。但是我又有了懷疑:
一、 孩子們入學前已經說得一口流暢的國語,我怎麼還要他們跟著教材內容學說一些簡單的句型?好像這些孩子不會聽說國語似的?
二、 課文內容幾乎只是敘述一個單純的事件,故事簡短明白到無法引起課文以外的想法,老師的提問顯得很多餘,好像老師自問自答,這樣的教學很尷尬!
三、 大部分學生二年級時,已經知道「先說什麼,再說什麼,最後說什麼」,儘管童言童語,但是自在寫作樂在其中。為什麼高年級學生反而日記幾乎都是流水帳?不喜歡提筆寫作?
   
耕耘國語實驗課程的一畝田
 
一、緣起
  1991年,教育部委托台灣省國教研習會進行國小語文科的實驗,實驗的內容包含教材的編製、教學的改進及教師的改變等,並在全國二十一縣市選取實驗學校進行課程實驗。1995年我迎接一群活潑可愛的六歲寶貝,也參與這個實驗研究教學,我們一起展開六年的好奇探索之旅!
 
二、國語實驗課程的精神
  每學期開學前,實驗課程的教學者都要到研習會進行一週的研習。會裡安排各方教授,如楊茂秀、吳敏而、趙鏡中、劉漢初、許學仁、林文?等諸先生,幫助老師重新建構語文教學的觀點。教授們鼓勵老師在教學上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老師們依據其專業判斷,設計一個以學習者為本位的課程。教授們尊重老師的想法,他們都強調個人的論述僅供參考,重要的是老師在孩子成長學習的場域,要不斷的為他們搭建學習的鷹架。

研習課程一再強調,人們透過語言文字做為溝通的工具,因此語文的學習應該是在真實而豐富的環境中最能發揮效能。而透過教育的現場活動,更重要的價值應是提供學生分享討論的機會,以提昇他們的思維能力,並且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造生活的途徑和方法。因此實驗課程雖名之為「國語」,但其內涵我認為是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綜合許多教育哲學思考於其中,如美國學者Ken Goodman全語言(Whole Language)的教育哲學觀貫串其中。全語言融合了杜威「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觀及省思式教學、皮亞傑的認知理論,以及維高斯基所探討學習的社會因素等精義。

國語實驗課程除了循序漸進的安排語文技能的架構,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一個全人關懷的角度,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思考的方法,也思考學習的方法,同時運用習得的語文技巧表達他們的想法。
 
三、國語實驗課程架構
  整個實驗課程的架構以學生成長的歷程為軸心,以三十多個主題概念貫穿六年36冊讀本,每一冊都呈現故事書的型態,課文領域含括:自然現象、社會文化活動、成長生活、情意理念以及語文能力等。這種課本的型態提供一種讓人親近它,閱讀它,想要與人分享心情的想法,不再是讀了之後等著被老師考的「課本」依據班級學生的特質,以及時空背景下,重新架構。書中並且提供師生在閱讀前、閱讀中及閱讀後,探討主題概念的各種思維面向與學習語文技巧的策略。

2000年四月國語實驗課程研討會在三峽舉行。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的趙鏡中教授,在手冊—語文教育的新趨勢----扼要闡述實驗課程低、中、高三個階段的的編輯理念與教學大綱:
[ 低年級 ]
低年級的兒童需要從口頭語言的聽和說過渡到書面語言的讀和寫,在這一時期,學習的最大瓶頸就是認得字還不夠多。因此,在教材的設計上著重:
1.結合情境的教學
提供情境豐富的課文,引導學生從學習活動中充實生活經驗,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與對語文的信心。
2.兼顧語文的實用性
強調語文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思考的能力。
3.掌握語文的特性
中國文字有的常見、有的罕見、有的簡單、有的複雜,語文學習裡要介紹字的筆畫結構和組合方式,建議學生先習寫常用、常見和比畫結構簡單的字,生活和談話中常常出現但是不易習寫的字,編入課文讓學生認念。
[ 中年級 ] 
中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從學習閱讀轉移到從閱讀中學習,教材設計著重幾個方面:
1.呈現生活經驗中比較不常見的事物,讓學生配合既有的經驗,和新學的文字拓展知識的視野。
2.提供不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熟悉不同寫作方式的表達技巧。
3.介紹文學作品,提升文學欣賞能力,激發閱讀興趣。
[ 高年級 ]
高年級學生對語文已有相當的基礎,應培養他們面對作品時能夠整理文義,分析結構,體驗技法,進而發展出豐富的思維,並有能力妥適的表達。教材的設計著重以下幾個方面: 
1.以語文知識技能為經,學習活動為緯,進行整體性語文學習。
2.接觸不同的觀點,學習各式各樣的表達方式,培養多元思考的能力。
3.透過對文章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意內涵,提昇學生對文學的鑑賞能力,激發閱讀興趣。
  這樣的編輯理念其特色在1、強調學習過程重於知識的獲得2、強調語文學習意義先於形式3、接受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獨特性4、尊重教師專業自主5、主張教材應具有自明性,學生可以獨立學習。
 
四、我的實驗課程現場
  在六年的實驗課程教學中,我驚喜於課本內容的豐富多元,直接取自真實文學作品的故事成為教材,是我多年的期待!每一個主題都是孩子成長歷程中的生命課程,於是我夙夜匪懈的投入,茲記述幾個重要的經驗:

(一)親師溝通:一個新課程的實施,需要家長的支持,何況與孩子成長相關的主題課程,家長的參與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每冊書,亦即每個主題進行之前,我都給家長寫一份說明資料,除了闡述主題意涵外,同時提供親子對話的資料,以及相關的語文活動。家長的心受到照顧,使得課程實施六年中,一直有著正向的溝通

(二)接納孩子的想法,鼓勵他們主動提問。培養兒童探索好奇之心,學習之路才能恆久持續。當我進行學生主動提問及討論的活動後,不僅內容深究活動變得更生動有趣,重要的是打開孩子思考的門。在「歐智爺爺」一課的討論中,有一小組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和尚也跑到山上去避難了嗎?」竟然引發孩子熱烈討論生命、責任與信仰之間的關係。孩子從他自己的問題出發,探索答案,當他成為學習的主人時,學習就更有動力。能夠進行深入的討論,閱讀材料的內容是重要的。實驗課程的許多文本選用真實的文學作品,甚至於以繪本、小說為教材,好的作品當然經得起討論,引起共鳴。

(三)享受閱讀的樂趣,培養閱讀習慣:
1.在教室的角落布置圖書角,鼓勵學生閱讀,配合課程主題購置書籍,給予學生大量閱讀的機會,享受閱讀的樂趣。
2.每日晨間或課堂中,經常進行共讀的活動。四年級開始,每週有兩節「DDH讀書會」(Day Dream House),提供孩子一個無壓力時間自由閱讀討論。透過同儕的提問與討論,小讀者學習聆聽表達,彼此切磋,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建立他們自我探索的信心以及與人溝通的方法。
3.高年級時,圖書角提供更多的工具書,鼓勵孩子主動探索社會、自然等課程相關的資料,主動探索知識的堂奧。

(四)閱讀分享:
1.低中年級時利用晨間在教室「說故事給同學聽」。
2.高年級時回瞶校園,利用晨間時間到低年級教室說故事。
3.畢業前夕則以「肥皂箱上的故事」模式,利用下課時間,在校園角落自然成群,說故事給弟妹聽。

(五)鼓勵兒童自在寫作,重視寫作過程:
1.在一個適當的引導或感動深刻的活動後,兒童寫作是一種自發性的活動,是表達他的心聲的一種方法。大人要真誠接納兒童的想法,能放心的欣賞童言童語,兒童才會自在大膽的下筆寫文。一年級時孩子們觀察小雞破殼誕生的過程之後,立即興奮的以文字,以圖畫表達感動之情,猶歷歷在現。
2.寫作是一連串修改的過程,從作品內容與主題的呼應,到字詞的運用,都可以透過同儕、師生、親子等的分享對話,幫助兒童察覺,並自我修改。師長以指導者耳提面命的角色越淡,兒童寫作的能量反而能細水長流。
3.提供隨時獨自寫作以及同儕共寫的機會。
A.每天的校園活動總會發生一些值得回味的事件,放學前利用幾分鐘跟孩子們聊一聊,指導孩子寫在日記本或作家筆記中,就是很好的寫作題材。
B.與討論活動配合,隨時寫下關於議題的想法,或獨自寫或小組記錄,都是學習寫作的好方法。
4.閱讀討論活動是引導孩子寫作的重要過程,但不是必要過程。

(六)重視孩子的作品,給予發表的機會,讓他感受成為作家的成就。不管寫的是一小段話,一篇小品文,或是一首小詩,或是一本小書,對孩子來說都是重要的,要給他們發表的空間,六年級時「在肥皂箱上說故事」活動中,許多孩子說的故事就是自己的作品。

(七)有意義的生字新詞學習:
1.從生活中搜尋孩子關心的事件,建議如何運用習得的生字新詞或句型,幫助他們有意義的習寫,減少機械抄寫的次數。
2.生字新詞的教學安排在整個內容深究及文章賞析之後,師生一起選擇習寫的「生」字「新」詞,孩子主動要寫的,比我想要他們練習的還多。

(八)統整活動自然而成  
   實驗課程的編輯以孩子成長的歷程架構主題,幾乎是一個月一主題。透過文本的閱讀和討論活動,以及生活中的觀察、訪問、討論、分享等活動,師生一起感受主題的內涵。許多時候因緣際會,會與自然、社會、音樂、美術等課程進行統整教學。在這些學習活動中,適時引導孩子用詩歌、繪畫、短劇或音樂活動等形式呈現他們的想法,或實踐在生活中,留下生命感動的痕跡。
 
五、我的體認
  六年的實驗課程,我看似在進行一個新的、不一樣的教學,其實我更重要的是改變許多曾經自以為是的觀念,譬如:
(一) 我曾經以為:老師要努力的教,教得越多,學生才會學得越好;
但現在我體認:老師是掌舵者,要經營一個有機的教室,時時充滿關懷與學習的氛圍,時時充滿生命的熱情。兒童是教室的主人,老師教學的首要目標是幫助他們獲得學習的方法。所以我努力改變在教室中權威的角色,我常常提醒自己這麼對學生說:「讓我們一起來想想看這件事該怎麼辦才好?」
(二) 我曾經以為:依據課本編輯的內容,拼命的把課本裡的知識教給學生,這樣學生就會是個有能力的人,他將來才會有競爭力!
但現在我體認:死知識是無法幫助人成為有能力的人!在真實生活中,能夠隨時扮演適當的角色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所以我關心兒童生活現場與其心智成長的脈絡,為設計主題課程的架構。我用心創造學生有意義的學習的機會,尤其是培養探索學習的精神,主動提問,查閱資料,解決疑難。
(三) 我曾經以為依據教學指引,趕快把課文教完,以準備考試,課外書學生自己看就好了;
但現在我體認:課本只是給予師生一個課程的方向,要透過大量閱讀,提問討論等學習歷程,以開發兒童思維能力。閱讀是一種結合原有的知識和文字訊息的思考歷程,教師要重視兒童閱讀策略的培養與輔導。(吳敏而”幼兒閱讀的輔導”)
(四) 我曾經以為:兒童要先認讀生字、語詞才能讀得懂課文,才能進行討論寫作等事,所以我把教讀測驗生字語詞做為我語文教學的必要而且是首要的。
其實是:兒童在進入小學以前,已經會用國語說完整的話,也認得許多文字,中文對兒童來說並不是全然陌生的,所以兒童即使不識文字,還是可以進行聽說討論甚至寫作等學習活動。
(五) 我曾經以為:老師教讀課文之後,孩子就會將文字語詞擺進文章中。
但現在我體認:認字如認人,多讀多看才會認得,才能體會文字的意義,因此大量閱讀是必要的。
(六)我曾經以為:如果學生知道文章的結構,他就會模仿形式寫作,把想法寫下來。
但現在我體認:透過閱讀、討論、觀察、體驗等活動,引發兒童產生想法,願意放心的紀錄下來。兒童從說想法給人家聽;讀作品給人家聽;將作品給人家看等過程中獲得回饋,所以寫作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連串思考與溝通,不斷修改的歷程。
(七) 我曾經以為:學生如果能夠回答我的提問,亦即表示他們懂得文章的意涵。
但現在我體認:閱讀理解是一種複雜的思考歷程,每一個讀者會因個人經驗背景的不同,而對故事內容有不同的理解。兒童往往知道大人要的答案,於是他代替大人說出想法,不一定是他自己的想法。所以探索故事內涵應該是鼓勵兒童提問,並且重視每一個問題,師生在平等互動的民主氛圍中進行討論,每個人的想法都要受到尊重。
(八) 我曾經以為學生只要在課文的範疇內,聽得清楚、說得流暢、讀得明白、寫得正確、外加一些豐富的詞彙和創意,即達到語文教學的目標;
但現在我體認:人們透過語言文字做為溝通的工具,透過教育的現場活動,更重要的價值應是提供有意義的學習機會。學生透過分享討論的活動,以提昇他們的思維能力,並且學習解決問題和創造的途徑和方法。思維是語文的基礎。
(九) 我曾經以為教室要整齊乾淨;
但現在我體認:教室應該是一個充滿學習探索訊息的地方,因此教室裡要有許多可供學生閱讀、觀察、觸摸的東西。書籍圖表當然是少不了的,其他如一箱昆蟲,一把稻穗,一堆石頭,甚至於是一窩小貓------更好!
(十) 我曾經以為幫助學生學習成長,以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有正向人生觀的人,很重要的因素是老師的諄諄勸勉,循循善誘;
但現在我體認:引導學生改變行為模式的同時,老師更要不斷省思探討自己的思維習慣、行為模式、人我互動、人生價值取向等,老師身體力行。就是學生最真切的「典範」!
六、結語
  在我學習成長的經驗中,我遇到許多令人敬佩的老師,他們引經據典嘔心瀝血的講述中國古典文學。老師每每說到深刻處,不禁潸然淚下,至情至性令我動容,這種將文學與生命交融的感動,引發我閱讀文學作品的熱情!但是這種熱情卻無法轉化到我的小學課堂中,我不能複製我的老師的課堂,尤其是他走過的生命歷程。

我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困頓了將近二十年,所幸經過實驗課程幾年的教學相長,我終於可以很放心的運用我喜歡的真實文學作品,做為孩子們閱讀欣賞與討論的材料;我自在的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我找到方法和途徑,幫助學生獲得語文能力以及與人溝通表達、思考判斷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我時刻提醒自己,檢視自己在師生現場中的參與角色定位。我從教室的主導者轉變成一個商量者;當孩子們有了困難時,知道老師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對象。同時他們也知道老師不是他們教室內唯一的老師,“同學”更是討教的對象,同學的肯定與建議,使他們學習內容更豐富。他們懷抱著全人關懷之心,充滿著求新求變的好奇,探索著現在及未來的許多可能。
我終於感受到教育的樂趣,那就是好奇學習,分享與關懷!
                                  撰文 /李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