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小實小實在很小 簡報專題計畫 回首頁 六十風華 國語實驗 杏壇典範 春風化雨 實小臉譜 網站導覽

 
 
發光發熱的國語文教學法(注音符號教學法、朗讀教學法、作文教學法)
受訪者:何翠華 主任
 
注音符號教學法
  注音符號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為了加強教師注音符號教學的能力及加強國語科教材教法的研究,教育部提供二十萬元的經費,請本校教師編了一本注音符號國語首冊,作為全國推廣注音教學的依據。每年暑假教育部召集各縣市國語科輔導團到國語實小研習。何主任記得有一年研習期間正值颱風季節,有位遠自花蓮來的輔導團老師,歷經交通之不便,來到臺北時已下午三點,研習已快結束。問其為何還要趕來,這位教師表示不能錯過國語實小所設計的新教具與教材。國語實小的教師在教材教具的研發受到教育界的信任與推崇。
   
朗讀教學法
  「朗讀在語文教學上是很重要的。」何翠華主任說:「從剛開始的默讀、朗讀、認字習寫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透過朗讀的教學,國語實小在朗讀方面推動徹底,並將成果與臺灣各地區的老師分享。」那時編有一套從一到六年級的朗讀教材,分為低、中、高年級共三?,由十二位教師訓練一批學生朗讀,請全校老師共同參與,在每一課課文上標示朗讀符號,訓練學生根據朗讀符號來練習,並請鮑明仁老師錄音,成果備受好評。於是朗讀教學開始由臺北市推廣,接著臺北縣也陸續實施。
   
作文教學法
 
提到作文教學,何翠華主任強調:「作文教學是統整學習能力的教學。」當時在作文教學部分,編有一套作文教學指引,分為低、中、高年級作文指導示例。 從欣賞課文入手,針對各課結構佈局、主旨大意、用字修辭,都仔細分析,以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為主。取材部分則充分提供學生的寫作需要。藉著完整的教學過程,學生才具備獨立寫作的能力。
何主任在民國71年接國語實小圖書館的業務,為因應學生大量閱讀的需求,利用圖書館的資源以利教育。何主任請四年級的學生以因材施教及適才適所的方式做帶狀整理。她將圖書分二類:即一般圖書及中華兒童叢書,並請媽媽服務團隊來整理。當時有開放閱讀的措施,每班每星期有一節閱讀課,學生由老師帶領到圖書館閱讀。另外還有班級巡迴書箱,為配合當時課文內容主旨,提供學生延伸學習及班級閱讀。例如課文提到的歷史人物如丘逢甲,圖書館則以該人物主題做為歷史的定位,學生可以找到相關延伸閱讀的讀本,作為寫作的材料。且在賞析課文後,在作文指導上,引導學生寫愛國詩人丘逢甲,並指示大綱內容:例如一. 生平介紹, 二.愛國的事例,三.詩人的氣質,四.總結。她強調當時的教學非常符合九年一貫的精神,學生經過這種學習的方式,國語文程度提昇很高,凡參加臺北市語文競賽,如有十人出賽,就有八人獲勝。

為加強師資教學能力,實小以「行動研究」來提昇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時重視課文賞析,以跨學科統整課程;國語文教學強調聽、說、寫、讀,並以說為主,口述作文為先,從仿句、仿寫到作文,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學習。她語重心長的說,老師的賞析能力很重要,唯有提升這方面能力,才能充份指導與批改學生的作文。

有關教師作文批改的能力,何主任認為:「老師會賞析則會批改。寫作的教學步驟從擬定主題、佈局、修辭等要如何教,都要有完整的規劃。從低年級、中年級到高年級環環相扣,做完整的教學實驗計畫。」當時她在訓導處工作,為語文做發表活動,大家決定以劇展方式展現教學成果。她記得有一齣「仁者的畫像」,取材於報章雜誌,關於一位教師為保護學生而遭虎頭蜂螫死犧牲生命的故事。該劇本得第二名,演出特優,由陳望生老師導演,林瑞蘭老師道具佈置,學生主演。這種以戲劇多元呈現的語文學習方式,不但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加強語文能力。

此外民國83年推動軟筆書法的寫字教學,也由國語實小負責編寫書法教材。教材提供全臺北市學生使用。
   
銜接教育
  此外國語文教學還有往下延伸的計畫,針對幼稚園小、中、大班的生活教育為主。每學期 18個單元, 每一個單元設計故事,由四張連環圖來展現生活教育的重要,並有教師手冊可參考。
另外還有國語文向上延伸的計畫。在針對失學民眾的教育上,編有注音符號的教材。並且曾推動「天天都是讀書天」的活動,以國語科混合教學精神,從故事閱讀開始,強調由單字、短文到習寫的有效教學訓練,教學方法頗類似國語科注音符號綜合教學。
   
承先啟後倍受肯定
  國語實小在前人的努力下名聞遐邇,尤以國語科的教學光環最是璀璨,她們曾以布袋戲表演方式呈現教學成果。由五六年級老師配合生活教育德目,找尋故事,改編劇本。她想起找角色是由美勞科林瑞蘭老師負責人物與造型指導,並利用廢物做道具。音樂老師負責配樂,總務處配合布袋戲器材,訓導處負責演出。本來每週一公演,後改為期末公演。何主任說當時的教學其實已是現在所謂的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統整活動。當時實小有研究發展處,所以在國語文教學上,實小的努力與成績,頗受全臺灣教育界的肯定。她對實小寄以重望,期待薪火相傳,讓實小在語文的教學上永遠遙遙領先。
                              撰文 /崔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