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典型夙昔
受訪者: 趙曼雲、彭蓉容
老師
教學經驗代代傳承
如以「國語科混合教學」(下稱混合教學)為界,在混合教學時代之前大致是張希文校長領導的時代,趙老師回憶著,張校長對老師總是依古禮以「先生」相稱,非常尊重、信任老師;在教學上讓老師自主且充分的發揮所長,她不喜外界對校園的干擾,督學及家長都不得其門而入,也不辦教學觀摩。更難得的是,張校長處理家長的意見時,總是基於信任而保護自己的老師。但張校長也有嚴肅的一面,校長會巡堂,非常在意老師的儀容,上課不宜穿大衣,也不可穿涼鞋,不能坐著上課,特別注意教室的整潔;趙老師舉了個列子,有一次防空演習,規定警報響時要趴下,但有一位老師仍在改本子,隔天就被解聘,有此可見張校長對紀律的要求。另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實小老師是採學徒制,新老師到校須先觀摩, 跟著前輩老師學習,在實小年長教師的認真教學是年輕老師的榜樣,讓後進減少摸索的時間,前輩帶後進一直是實小教師的傳統。
推廣國語文教學示範的責任
李穎萍校長接任之後,實小門戶大開,擔負起更明確的示範小學的功能,此時督學已可進校園,也經常辦教學觀摩,且學校還負起為國家推廣國語的責任。如那時實小就設有「研發處」,黃定賢主任、李碧霞等都到海外推廣國語。趙老師表示,其實在張校長時即已開始推廣國語到僑地,並由低年級老師將注音符號教給至實小學國語的僑生。趙老師說到,當時的教學環境,很多教學資源都是老師親手從無到有,如那時沒有磁鐵,注音符號教學教具用紙卡自製,使用釘版,看圖說話的教學海報也是請美勞老師自己畫的。那時國語科也有電視教學,不過也都是老師們利用課餘請同仁自己錄的,新老師都要看過低中高年級老師的教學帶。實小的教學錄影也提供給台北市其他小學老師作為觀摩。
進行教案的分析與評估
民國64年,實小曾舉辦全台北市之國語科教學觀摩會,是時正逢教育部修訂新課程標準,彭老師回憶,民國65年實小乃邀請當時北師專(現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林國樑教授擔任高年級指導教授,女師專(現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顧大我教授擔任中年級指導教授,顧教授針對國語科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讀書教學為核心實施混合教學,指導實小老師分析課文教材、編擬教學設計、進行單元活動。
趙老師回憶,顧教授的點子很多,時常提供老師教學上的建議,再由老師去構思如何用在實際教學單元上。顧教授並與老師們利用放學後的時間,進行對教案的分析與評估,他都會先問老師為何這樣寫,或如此安排,慢慢一起推敲,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要衡量有多少學生可以回應,以做出評比,驗證教案的可行性及效度。當時實小國語科的教師都要經歷這一段,其實是非常辛苦的。每個老師的教案經過如此細心反覆討論,上講台就不會有扞格不入的情形。彭老師亦表示,顧教授來之後,新老師都要如此研究教案及進行教學觀摩,形成一種制度。
活潑生動的動態教學
趙老師進一步說,顧教授還有一個點子,即是動態教學,由老師編劇本,讓小朋友表演,讓課堂上的教學活潑生動起來,有時並錄影起來,供教學觀摩之用。彭老師對混合教學提出她的印象: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而是能力分組。透過對學生語文能力測驗,將學生分為甲(優等)、乙(中等)、丙(差)等班,進行混合實驗教學,為此老師們一課一課作教材分析,細至段落大意。不過進行了兩年,覺得有其優缺點:前段班的小朋友會互相激勵,中間程度的同學缺乏菁英的幫忙,變成有心栽花花不開的情況,後段的學生能有表現的機會,但跑班辛苦,作業追蹤困難,是難以克服的問題。
繼往開來邁向教育的新時代
張老師強調注音符號教學要按部就班,孩子學正音,不是每個都學得好,不管會不會,都得仔細教。每一課類型不同,教法也不同,有圖最好,把注音符號放入有圖的內容最有利學習,她強調頌唸,語詞先全體說,分組說,個別說。教學不要怕麻煩,從單字對符號,試唸,小朋友唸,循序漸進,學生才易習得。她又強調,教注音符號筆順時,以遊戲方式練習,如請小朋友二人一組,一起排字,用手用腳或用頭來寫字。也可用鉛筆或橡皮擦來排注音符號的形狀。為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她在教室貼白報紙讓學生隨意寫。注音符號練習不熟,不要急,慢慢來。學生自己要做字卡片,自已做的東西會比較珍惜,不像現成的教具現成的,學生較不珍惜。
撰文 /崔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