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 樂器分類 ] [ 吹管樂器 ] [ 拉弦樂器 ] [ 彈撥樂器 ] [ 打擊樂器 ] [ 音樂家的故事 ] 我國彈撥樂器根據樂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別,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以一個長方形木箱做為琴身,張以琴弦,平放著彈奏 第二類:樂器裝有四根、三根或兩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彈撥,多放在腿上彈奏 第三類:樂器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擊弦取音,約在明代由外國傳入
■古箏 古箏(試聽)是一種古老的樂器,早在戰國時期以前(西元前四七五到前二二一),已在秦國流行。它的流傳甚廣,從嶺南至內蒙,幾遍及全中國。尤以河南、山東、浙江、廣東、內蒙等地更被廣泛的採用而聞名。最初的箏為五弦,到了隋代固定為十三弦 ,成為雅俗共賞的"眾彩之師"。古箏的共鳴箱上依次並行排弦,發音輕柔、典 雅、華麗、委婉,可表達剛、柔、哀、樂之情感。現經改良,由十三、十六弦不等而發展到二十一至二十五弦,性能大為提高,深受人們歡迎。被用作獨奏、重奏、合奏以及多種戲曲、曲藝和舞蹈等的伴奏。 琴箏最大的區別,是箏有絃碼,一絃一音。左手的吟揉按法與右手拂絃奏法是極富特殊色彩的奏法。
■古琴 在古代稱為「琴」是樂器的總稱,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現代稱為古琴、七弦琴,是中國曆代文人雅士所崇尚的樂器之一。在中國古代文獻《詩 經》、《左傳》、《國 語》、《呂 氏 春 秋》等都有記載。其造型優美,常見的有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面外側有十三個圓的標誌 ,叫做徽,用以標明泛音位置和按音的音位。演奏時,將琴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有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技音一百四十七個。一般採用減字譜與五線譜(或簡譜)相結合的方法來記譜。
■琵琶 琵琶(試聽1、試聽2)最早「琵琶」是彈撥一類樂器的通稱。遠在西元前三世紀,中國就有常柄、皮面、圓形音箱的琵琶,名「弦」。漢代亦有木面十二柱的琵琶出現。約在西元三百五十年前後,通過印度傳到中國的一種琵琶,梨形音箱、曲頸、四條弦,叫「曲項琵琶」,這是現代琵琶的前身。它吸收了秦、漢琵琶的長處改造發展,並經後人不斷改進,由有相無品增加至四相十多品,民國後,採用十二音平均律,增至六相二十四品,音域擴大。 演奏方法最初用木撥彈奏,唐代中葉廢撥仔改用五指彈奏,彈奏技巧經長期發展,日趨複雜,表現力益豐富。現今傳遍中國南北各地,除做為獨奏、重奏、合奏等純樂器的形式出現外,在戲曲、曲藝、歌唱等伴奏樂隊中也廣泛地被應用,是相當重要的彈撥樂器。
■柳琴 柳琴的外形好像一片柳葉,故稱柳葉琴。狀如小型琵琶,又稱金剛腿、土琵琶,原為山東柳琴戲、安徽泗洲戲、浙江紹興亂彈等戲種的重要伴奏樂器,裝有兩根或三根琴弦,改革後加裝為四弦,音域寬廣、半音齊全、音色優美,被用作獨奏及國樂團中彈撥組的高音聲部。
■阮 阮在樂隊合奏中視相當重要的彈撥樂器。相傳晉時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善彈此樂器,故又名「阮咸」。傳統阮共四弦,每兩弦定為同度音,音域較窄,音階也不完備。有大阮、中阮、小阮、低阮四種形制。阮經改良後,現有大、中、小,即低、中、高音阮之分。小阮、中阮音色圓潤柔和,大阮和低阮音色低沉豐厚。在民間戲曲及說唱樂中常見。在現代國樂團合奏中多參與伴奏。目前最常用的為中阮及大阮。
■三弦 三弦又名「弦子」。 相傳秦代流行於民間的彈弦樂器「弦」演變而來。唐代崔令欽《教坊記》出現過三弦之名。「三弦所始:今之三弦始於元時。」以後一直延用不衰。琴筒木製的,為長圓形狀,兩面蒙上蟒皮,柄長而無品位。三軸,分別張子弦、二弦、老弦。近年用尼龍鋼絲弦。內外弦定為八度。內弦與中弦定為五度或四度,音域約三個八度。演奏時,琴鼓置於右腿上,琴頭左上方傾斜。在民間說唱音樂中,如北方的「大鼓書」(亦稱說書)、南方的「清音」、「道情」等,三弦均為一種主要伴奏樂器,由於其聲音鏗鏘有力,節奏性頗強,發音較高昂,在樂隊合奏中,常用來加強節奏效果。此外三弦也是一種極富特色的獨奏樂器。
■揚琴
揚琴(擊絃樂器)約在明朝時自中東波斯一帶由廣東傳入中國,原名蝴蝶琴,因其外框形似蝴蝶故稱之。
原制只有二橋,轉調不便。現在採用滾珠、全音定音法後,轉調極便利,善於快速演奏琶音與大跳曲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