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饗宴,國樂的搖籃  
 

  台北市光復國小國樂團成立於1972年11月,是學校課後社團之一,200多位熱愛音樂的小朋友齊聚一堂,成員包括3年級到6年級學生,利用週三及週六之課餘時間練習,分為吹管、拉弦、彈撥、打擊及低音五組,綜合成為一個實力堅強的樂團。


▲光復國小國樂團團長洪慧善老師
◎創團歷史
 


  「光復國小國樂團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歷史了。」團長洪慧善老師說。今年五月光復國小校史室成立的那天,洪老師的感觸特別深刻,因為當天歷任的八位校長全部返校蒞臨參加,等於是對我們光復國小一個歷史的回顧,當然第三任王金蓮校長也回來了。

   提起王金蓮校長,洪老師說:「王校長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慈祥,而且對我一輩子影響非常大的一個長輩!」所以那天洪老師特別到校史室去迎接王校長,王校長致詞時說,她覺得非常欣慰,她雖然離開光復已經二十多年了,可是她播下的國樂團這個種子,反而歷久彌新,越來越開花結果。


 ▲王金蓮校長與洪慧善老師   ▲校史室開幕,國樂團迎賓

   猶記得民國六十七年,王金蓮校長告訴洪老師說,因為校長她本身是受日本教育,所以非常重視禮儀教育,禮儀的教育要靠什麼,要用藝術人文,所以應該讓小孩們有藝術的修養。王校長認為一定要有一個音樂性的社團,於是就在她積極的奔波下,她終於找到當時中廣國樂團的副指揮---盧光雲老師,所以光復國小的國樂團就在王金蓮校長和盧老師的合力下創團了。

   而盧老師也正是洪慧善老師的老師,民國68年時洪老師剛好進入光復國小任教,所以王校長就請洪老師來帶領國樂團。

◎重要記事

 
 

  創團三十多年來,洪老師談到國樂團發展蛻變過程中兩件重要的大事。

一、由課內變成課後。國樂團最早在王金蓮校長時代是屬於課內的分組活動,中高年級各有兩節,舉凡樂團的理念及要求或練習,都可運用那兩節課。但後來實施九年一貫,英文、母語、電腦等課程加進來後,自然而然社團的時間就被排擠掉,國樂團就只能利用課後或課外的時間練習了。

二、純粹由學校主導到87年成立家長後援會。以前帶學生出去比賽,60人的所有樂器都要老師自己來搬,很辛苦,速度又慢,但這幾年來都有一群家長在幫忙,他們是最大的後援,樂團缺什麼他們就補什麼。所以樂團的質跟量都提升了。原本60人的樂團,變成220人,3個團,得到更多的照顧,又有會訊,又有成果發表會。

▲國樂團家長後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