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桃園開發的歷史可分為以下階段:


 (1)虎茅庄時期(清乾隆初年-1736至1750年
    左右):


    文字上記載最早入墾的是雍正四年(1726)漳浦人藍勇、藍宗,

    桃園成為初具雛形的漢人墾拓 聚落。虎茅莊即「粗劣野草叢生

    之地」,取其「茅草如虎傷人」之意;另一說「虎茅」係為原住

    民語言。所謂「虎茅庄」的確切範圍,大約東始於龜崙嶺(今龜
   
    山),西達崁仔腳(今內壢),南至霄裡(今八德),北至南崁。

清代契約文書上的薛啟龍印(右圖)
  薛啟龍原名昌桂,又
名啟隆,或作
啟龍、奇龍,其傳記參閱《桃園市志或
《桃園縣志 》

 

 

 (2)桃仔園庄時期(乾隆中期至嘉慶末年,約1750年至1820年):

  薛啟龍於虎茅庄開始大規模墾業之後的70年間,桃園由一個簡單的墾拓聚落,逐漸發展成

   一個穩定的市鎮雛形。相傳曾有移民在此遍植桃樹,故此地亦稱為「桃仔園」。
       
 

   此期形成從『開基福德祠』

 (中山路、民生路交叉口)
向西沿著中山

  路為主體的聚落型態,由於桃園曾遭

  械鬥波及,市街被破壞,故嘉慶14(

  1809)築土牆以為防禦,此為桃園城

  之端 。

開基福德祠今貌 位於桃園市中山路近民生路口。(引自桃園市志)

 

 
 
(3)桃園城時期(道光初年至日治時期,約1820年至1900年):

   嘉慶14年(1809)漳州人「築土堡以為防禦」,之後道光14年(1834)富豪姚氏改建土牆

   為石壁(城堡在日治時期被拆毀)。由於聚落地位日趨重要,漢人移入者日眾,市街範圍

   逐漸向外延伸。一直至光緒年間「桃仔園」與「桃園」並稱。光緒14年(1880)清廷丈魚

   鱗冊上登載為「桃園」。日本領台後,明治36年(1903、清光緒29年)土地查定時,正式

   定名為「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