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緣起計畫簡報工作進度拾荒少年參考資料網站地圖  
   
 
認識荒野保護協會同心守護荒野的夥伴拾荒少年訪問記錄付諸行動、親身體驗問卷調查生態知識園地展望未來、學習成長及感謝

仙跡岩體驗活動觀察記錄


說明:拾荒少年走訪仙跡岩體驗活動
攝影:拾荒少年

  多麼不捨他僅是彈丸之地,這麼駐足在臺北這塊拼圖上,臨家旁的那座小山,比不足高山的嚴峻,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角,沿著石階,踩著交映扶疏的樹影,這座受歡迎的山,時常有居民的光臨,喧擾的大臺北,能有這片綠地,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步上最高處,俯瞰阡陌川流的大馬路,我們大聲喊出,對自然的,無限憧憬。

時間:97/3/6(四)
成員:偉婷、佳汝、大涵

時間:97/3/11(二)
成員:阡芷、程琦、雁評、陳廷

交通方式:景興國中>>步行>>仙跡岩

【仙跡岩地理位置

  仙跡岩為臺北盆地東南緣丘陵的一部份,屬南港山系。因其位在景美地區,亦稱景美山。山頂標高144公尺,視野良好,可遠眺觀音山及大屯山系。
仙跡岩的步道入口有很多處,在景興路、木柵路世新大學附近、甚至辛亥路懷恩隧道附近,都有登山口。比較著名的起點就是在景興路263巷、或243巷的這個階梯入口,243巷這邊有個「仙跡巖」的牌樓。

97/3/6(四)觀察記錄

說明:筆筒樹是仙跡岩的特色植物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欄杆不只護人,還要護植物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步道旁設有詳細的解說牌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努力向上爬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與山相比,101顯得很小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石頭上刻著代表仙跡岩的詩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眺望文山區,建築林立,人們的活動空間真的很小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建築擠滿了整個文山區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感謝錢爺爺接受我們的訪問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訪問施先生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劉小姐正接受我們的訪問
攝影:拾荒少年

97/3/11(二)觀察記錄

說明:進入我們美麗的「後花園」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啟程,離開塵世、踏入自然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各種植物上都有介紹牌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前進先人所踏過的腳印吧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美麗的花兒一支獨秀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一步一腳印,努力往前行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蕨類是仙跡岩上常見的特產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金黃的陽光穿過樹梢的縫隙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拾荒少年正在寫觀察紀錄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綠林交錯,遮掩遠方的蔚藍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挺立著身子的姑婆芋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巨大的樹蕨──筆筒樹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木瓜樹上果實纍纍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入口的兩隻石獅子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毛毛蟲努力的攀上嫩枝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姑婆芋的葉子好大,可以遮雨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詳細介紹各種的蕨類的路牌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供過客休憩的涼亭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眺望這城市,顯得格外擁擠
攝影:拾荒少年
說明:任務達成,留一道美的足跡
攝影:拾荒少年

【拾荒少年-走訪仙跡岩觀察到最感興趣的植物】

偉婷、佳汝:

植物名稱

特色

姑婆芋

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植物鹼有毒,像雨傘可遮雨

筆筒樹

屬於大型樹蕨類植物,不開花

臺灣欒樹

臺灣欒樹是臺灣的鄉土樹種

伏石蕨

經常沿著石壁生長,或是順著潮濕的樹幹攀爬而上

大涵:

植物名稱

特色

筆筒樹

蕨類,喬木狀,樹幹上留下的葉痕,極似美麗的蛇皮

榕樹

喬木,有垂懸的氣生根,葉小,倒卵形

相思樹

鐮刀狀的變態葉,豆科植物

青剛櫟

樹葉互生,倒卵橢圓,上半葉緣成粗鋸齒狀

陳廷、阡芷、雁評、程琦:

植物名稱

特色

大花曼陀羅

一年草木高約2公尺

楓香

樹幹上有明顯裂痕

華八仙

有白色的假花瓣

含笑花

葉子為鬚狀,有點像含羞草

【拾荒少年-走訪仙跡岩,走到上層廟宇的觀景臺,眼前一片開闊,描述所看見的建築或景觀】

偉婷、佳汝、大涵:景興國中、景美國中、前漢神百貨、101大樓

阡芷、雁評、陳廷:景興國中、景美國中、前漢神百貨、景美溪、景美捷運站3號出口(建宏書局)、101大樓景華公園

程琦:景興國中、景美捷運站3號出口(建宏書局)、 101大樓、景華公園

【拾荒少年-走訪仙跡岩有感】

偉婷:

  在臺灣眾多高山中,僅挑高144公尺的仙跡岩恐怕是小巫見大巫,如果以女子來形容,離家不遠的這座山,就像是溫柔婉約的鄰家女孩吧,她承載了我多少回憶:小學時的畢業關卡,便是攀登仙跡岩,這象徵的排除阻礙、勇往直前的精神;元月初一的健行,媽媽領著我們攀到最高峰,和過去道別,與未來接軌,種種事情,讓我每每爬這座山的時候,多了一份紀念與親近。
  由下往上爬,路其實並不難走,這可多虧當初規劃了登山步道,讓我們在過程中沒有人因此而摔跤,仙跡岩的特色並非在於它生態豐富,而是在於命名由來--「呂洞賓留下的足跡」,還有它可以俯瞰大臺北的廣闊視野,也很適合全家活動,對於小孩子和銀髮族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仙跡岩就像是文山區朋友,坐落在這塊土地上,靜靜的守護,默默的凝視,就像是呂洞賓的足跡,烙在人們的心坎。

陳廷說:

  說到跟大自然第一次的「肌膚之親」,那就是在我們文山區的那座小山丘了!為了再次去了解那裡的生態環境,我們便立即起行前往這座曾經傳聞被呂洞賓踏上腳印的山──仙跡岩了。
  當我們一行人到達仙跡岩的入口時,不經有種感慨且像故人般久未相逢之感,一切都是那麼懷念,我們沿著梯子一步步地往上爬,一邊紀錄這裡的植物特色,一邊觀賞這美麗的風光,翠綠的樹叢、鮮豔的花朵、還有那滿佈傷痕的樹木的山路當我們正唱遊在這山中時,看到一位長輩正拿著照相機,翻弄著樹葉拍照,我們好奇的向前觀看,哇!原來是隻毛毛蟲,而且應該是鳳蝶的幼蟲,我們雖然爬著山,但卻未察看這些小昆蟲,他碧綠的身軀彷彿跟樹葉合而為一,實在是不容易察覺,我們邊觀察邊向這位長輩討教,這一趟旅程也多虧他的協助讓我們了解之前疑惑的自然問題呢!
  經過了汗水與努力的交替,我們終於爬上山頂了,除了在上頭望著底下的文山區,也順便休息紀錄,微微的徐風吹拂在臉上絕得十分舒暢,除了別有成就外,也感到這一趟仙跡岩之旅是滿載收穫的。

佳汝:

  說起來,仙跡岩這座小山,打從我搬家到這附近後,幾乎可以算是天天造訪的。每次抬頭看著環繞四周的翠綠,總是會無聲的讚嘆:景美這個已經漸漸都市化的大社區,竟然還保有如此美麗的世外桃源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不知道是這裡神秘的傳說所致,還是真的有呂神仙眷顧這座寶山。總之,幾十年來一直矗立於景興國小旁的仙跡岩,是這附近居民都認可的最佳休閒景點,也是假日健行者和登山客的好去處。
  之前和朋友來到這座山時,都會遇到專程來爬山的老人或是汗水淋漓的慢跑者。有的時候我會拿起相機拍下這一刻畫面,並不是說這些畫面很漂亮或是很奇怪,而是那種單純自然的親切感,讓我想保留對這座山的一些回憶。是不是來運動的人,都必然抱持著健康輕鬆的心情呢?看著影像裡對我揮手的阿伯,以及努力爬上頂端的那位大姐姐,他們的笑容都是屬於單純沒有雜質的純淨,那種感覺,還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啊!
  這一次和組員們一起登山,不只是得到一種蒐集資料的責任,更有那份彷彿回流過去記憶的感覺。每走一步,那些小學回憶的種種片段,就像一臺不停撥放的錄影機,一格格模糊的畫面在我眼前回溯。還記得那裡有一大群蕨類啊!看那邊!那是我以前曾經觀察過的白花呢!那些快樂的感覺,就像遇到熟識的老朋友一樣,我開始了與山的暢快談話,只希望那時間能再多停留一點點,能在多一些些共同的話題。
  仙跡岩,這個傳說被八仙之一「呂洞賓」留下足印的小山,就是如此特別的存在景美這個小地方。下一次,等到能夠再一次鳥瞰文山區時,我一定會以感激的心合拜山上的神明。再見了,我的老朋友。

阡芷說:

  座落於學校附近的仙跡岩,是這附近接觸大自然最棒的一個地方。雖不像阿里山那樣的高大雄偉,仙跡岩也有它迷人的地方。
  一放學,我和程琦、陳廷、雁評就從學校出發前往仙跡岩。我們踩著輕鬆的腳步,期待等下與大自然的約會。抵達山腳後,映入眼簾的是一級又一級,令人感到熟悉的階梯,帶著一點雀躍的心情,背著書包,準備開始往上爬。
  午後的太陽,不是很大,暖洋洋的灑在身上,倍感輕鬆,好似一整天在學校的壓力都解脫了!路旁的小花,綻放得很美麗,陪著我們一路到廟裡。我們還遇到了一位小姐在拍一隻待在華八仙樹上的毛毛蟲,好奇心驅使之下,我們向那位小姐請教了很多問題,而她也都很熱情的為我們解釋。原來,華白仙樹上的白色花瓣並不是真的是它的花,而只是假花瓣,真是有趣,我一直以為那是花呢!
  這趟仙跡岩之旅,有別於以往,做了這個專題報告,又再度拜訪仙跡岩,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就好像徐仁修先生講的,「大自然是人類的祖先,而回歸大自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作自然觀察。」我們很用心的在觀察仙跡岩上的各種植物,不像以前,總想著要去玩盪鞦韆。我想,我們「拾荒少年」又更邁進一步了!

大涵說:

  住在這附近,真的很幸運,在房屋矗立的城市裡,難得有一座青山在旁,它能製造氧氣,讓我們健身,在其他地方,不一定會有這樣的環境。
  它還充滿了我小時候的回憶,不管是家庭出遊,還是校外教學,都時常爬仙跡岩。上山後,運動可行,爬完整座山,運動量足夠了;教學也行,上面的動植物多到屬不清。不只如此,還可以在仙岩廟的觀景臺上眺望遠景,平常在街道上旁的建築物,在山上竟然顯的這麼渺小,真是不可思議。
  現在的都市人,因為工作忙,因為離山遠,就很少去爬山,接觸大自然,而我們就住在仙跡岩附近,是應該要慶幸的!

雁評說:

  為了這次的網頁,今天我們特地去探訪仙跡岩一趟,首先,我們先看見了非洲鳳仙花,接著又看見了氣生根,走到山腰,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發現好新鮮,我好喜歡這味道,還能眺望平常少見的風景,雖然只可以看到小小的部分,但還是很美。走著走著,我發現了一位阿姨再拍一片樹葉我好奇的靠過去看,原來樹葉上面正有一隻毛毛蟲再吃樹葉,沒注意看還不知道,那裡就有一隻毛毛蟲呢!原來仔細觀察身邊週遭環境會大不同阿!逛著逛著,一路上又看見了一堆筆筒樹還有一堆蕨類,偶爾還看到菇類。不知覺地,竟已走到了仙岩廟,我們還稍微拜拜一下,欣賞著風景,也拍了照為此次行程留下紀念,一起完成了此次學習單的任務。這次來仙跡岩真是收穫良多阿!

程琦:

  我們認識了荒野保護協會,也越來越能了解綠地的重要性,所以,今天的拾荒少年隊到了我們景美有名的仙跡岩,準備將這裡的美景盡收眼底,帶了相機要把這些美麗保存起來。
  一上了仙跡岩的石階,就聞到綠樹林特有的味道,離開城市的喧囂,進去後看到一個女生拿了一臺相機,一手拉了一片葉子,我們好奇的圍過去,看到葉子上有一隻毛毛蟲在進食,那個阿姨還為我們介紹了他的名字和她吃的那棵樹的介紹,樹名是華八仙,而我們也拍了那隻毛毛蟲,上了仙岩廟看到了我們住的地方,幾乎都是大樓,偶爾在公園看到綠樹,仙跡岩果然是很重要的綠地。
  每每來到一個地方,就學到更多東西,平時也有許多人是特別來觀賞大自然的,大家觀賞大自然,也從大自然身上學到東西,相信我們來到仙跡岩,絕不是逛逛而已,還能將這裡學到的東西,變做自己的知識。

◎引言撰寫:陳偉婷
◎資料整理:陳佳汝

◎資料來源:自然步道協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