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總是心懷期待與忐忑,蔡老師是一個活寶藏,等待我們去挖掘。以下就是我們訪問的情景:

 
 

一、請問您什麼時候開始學木雕?
  我從36歲開始雕刻,到現在已經25年了。
二、請問蔡老師為何從教師的工作改做木雕呢?
  我還在當教師時就開始雕刻了,早上上班,下午就雕刻,寒暑假更是雕刻的最好時光,我家後院有一個工作台,我因為興趣使然,邊學習邊摸索,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現在,算一算大概也有個二十五年囉!你們看到這數百件作品,就知道這幾年來,我一分一秒都花在木雕身上的。
三、我們都知道蔡老師您的這一番成就,最想要感謝的是誰?
  第一個是老師,因為老師在學習過程中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再來要感謝父母,父母養育我們非常辛苦。另外也要感謝整個社會,因為有許多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付出,我們的社會才能蓬勃發展、生生不息。
四、您的家人對您的木雕工作是否支持?
  應該算支持吧!但爸爸、媽媽和妻子會擔心。像我媽媽就常常告訴我:「你老了,不要那麼累。」媽媽這樣說,不是不支持,而是疼愛孩子。太太偶而也會這樣抱怨,因為我只要埋首工作,就會非常專注,幾乎沒有時間陪太太,久了,太太看見我對作品所付出的努力,就不會抱怨了。
五、可以形容一下,木雕對您有多重要?
  我可以足不出戶,每天雕刻,除了家人之外,木雕對我是最重要的,就像是我的生命一樣。我之所以喜歡木雕,是因為木頭質地較輕、好雕,而且作品有實用性,就像桌子、椅子,一旦作品保存下來,創作者的生命彷彿也得以延續。我覺得人應該為自己在世界上曾經有過的存在,留下一些東西,供後人懷念。
六、在創作的過程中,您是否曾遇到瓶頸,而有放棄有木雕這條路的念頭?

  有!每個藝術家都會有瓶頸,可能會想放棄,我的瓶頸就是決定主題及打破平凡無奇的雕法了。如何去克服呢?,只要知道刻下去是沒有錯的,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可以「認真」、「努力」,雖然不知道未來的前途在何處,相信是美好的。
   「藝術是永遠做不好的」,永遠追求「自己的最好」,只要進步就是更進一步的接近完美,不要過於滿意過去,要一直追求進步,在刻木雕時,每一刀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須仔細的思考,不要將自己設定在小框框裡。

七、哪一個作品讓你感覺印象最深刻?為麼?
  其實每個作品都讓我印象很深刻,無所謂特別或者是不特別,畢竟都是自己雕刻的,所以都會全神貫注的刻,就如同老師對學生的用心是大同小異的,但是我比較喜愛的是表情豐富,有威嚴的作品。
八、您得過哪些獎項?哪一個獎項對您來說意義重大?
  得獎並不重要。我沒參加過任何比賽,所以也無所謂得不得獎。我只在意別人看過我的作品,內心有什麼樣的感動,創作者要有很多作品才叫創作者,比賽有時是投其所好,不能以得獎與否來斷定創作者的能力。
九、您是客家人,師為什麼會對原住民木雕的圖騰有極大的興趣?
  生長在花蓮,從小接觸很多原住民,我覺得他們有很多異於漢人的特色,表現在雕刻作品上,各種原住民族群,也呈現出不同的風貌。花蓮的原住民有有很多族,如果我不以這些族群為主體,難不成要雕刻非洲土著還是什麼外國的東西嗎?我們的地方風采不就是這些原住民嗎?
十、您在進行創作過程中,哪個過程最辛苦?
  我認為是想要做什麼最辛苦,許多人一定都是認為雕刻是最辛苦的,雕刻只是用力氣而已,不斷的構思才是最辛苦的!
十一、您在進行創作過程中,哪個過程最辛苦?
  很多,整間屋子看得到都是,外面還有一些別的單位收藏的作品,很難數算。
十二、請蔡老師用一句話來形容木雕?
  非常有趣,有一種無形的精神,具有挑戰性,值得一輩子學習甚至雕刻到無法動手

  

花蓮縣中正國民小學 入木三分小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