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到淡水,令人聯想到的通常是紅樹林、招潮蟹還有淡水夕照,其實遠在四十多年前,淡水河口的文蛤可也是聞名全省的!一直到今天,淡水仍有一處文蛤保育區,到了夏季,仍有少數漁民從事文蛤漁業喔! 圖片來源:淡水區漁會 |
文 蛤 的 生 態 文蛤又俗稱為粉蟯、蛤仔、或者蛤蜊。文蛤的身體構造除了外面的殼,再來就是裡面的肉了,文蛤的「腳」,其實是一大片肉塊,就像斧頭的形狀,所以它分類為「斧足類」,牠們要移動時,會把斧足伸出殼外,伸長,插入泥中,再縮短,讓身體往前拉,重複這些動作,慢慢移動位置。 文蛤是雌雄異體,極少數雌雄同體,精、卵排出體外受精,孵化後為浮游幼苗,在水體中游動過濾攝取食物,再變態為稚貝沈底爬行。文蛤大多生活在中潮區以下多沙的乾淨海灘,退潮時它們埋在約2∼3公分深的沙地中休息,漲潮時,它們會用斧足稍稍向上移動,伸出二條肉質水管,一條入水管不停吸入新鮮海水及食物,另一條出水管排放出用過的髒海水及廢物。 圖片來源:淡水區漁會 |
淡 水 文 蛤 的 歷 史 淡水河現產的食用性文蛤並不是原生種,原來的淡水野生文蛤並不適合食用,在日據時代(1925年),淡水水產會會長多田發現淡水河口的砂地地形相當適合文蛤生長,就引進了日本佐賀縣的文蛤三百斤,並下令三年內禁止採捕,好讓文蛤有足夠的時間生長繁殖。開放採捕後,1929年的採獲量達到三萬公斤,在1941年更高達121萬公斤,但是因為受到戰爭及戰後蕭條的影響而停頓。 光復後,民國42至44年皆有產量,但是不比以前。而同時期,淺海養殖文蛤興起,北從淡水河口,南至台南,沿海都有養殖文蛤的蹤跡,其中以彰化、雲林、嘉義三個縣的產量最多。養殖面積不斷擴張,而當時並沒有人工繁殖文蛤種苗的方法,導致淡水河所提供之天然種苗供不應求。 淡水文蛤這類種苗因為和黑砂混合,所以俗稱「黑砂苗」。根據淡水當地老漁民表示,當時淡河口是提供全省文蛤養殖種苗的主要來源。漁民用耙子耙黑砂苗,裝在袋子用火車運送到南部,在魚塭把文蛤苗養得大一點再出售。但為求增加捕獲量,1971年開始有漁民使用尼龍網撈捕如沙粒般大小的稚貝,更有不肖的漁民利用引擎幫浦大量抽砂採捕天然種苗,雖然短期間內增加了種苗供應量,卻也對自然資源造成長久的傷害,再加上淡水河污染越來嚴重等因素,淡水河口的文蛤量從此一蹶不振,昔日淡水河口百船聚集捕文蛤苗的景象也從此消失。 |
有 趣 的 耙 文 蛤 早期淡水河口盛產文蛤,淡水漁民以捕捉文蛤為副業,淡水文蛤捕撈漁業主要在每年五月到十一月,只需簡單的漁具及天然的潮水就可以捕獲文蛤。主要利用漁船在水深大約2∼3公尺處作業,漁具包括:舢舨、控制船前進之速度的四個竹帆、以及四個捕撈文蛤用的蛤耙。 圖片來源:淡水區漁會 文蛤生長在河床底,淡水河的主要產區在關渡橋下游及出海口附近。捕撈文蛤的工具是四個釘耙,在漲退潮之際,將小舢舨駛至文蛤產區,在船的一側放釘耙至水中,釘耙面逆向,利用潮水帶動船隻,讓文蛤落於耙中。為避免船前進速度太快,漁夫在船的另一端拋下四至六個大竹簍,就像水中的風箏一般,減緩水流速度。每隔幾分鐘就要將釘耗拿起,撿起其中的文蛤,再拋回水中,避免釘耙中物品過多影響船的前進。通常一個潮流可以進行兩個小時,量多的時候可以收穫數十斤,漁民就在漁船上等待。而十一月以後因為天氣不良及文蛤潛沙較深,較不易捕撈。 |
淡 水 文 蛤 的 希 望 現在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過去往往是滿釘耙的文蛤,而今天,所撈起的垃圾比文蛤還要多。文蛤產量減少,再加上耙文蛤的作業實在辛苦,有時一趟下來,漁民可能幾百塊都賺不到,所以現在淡水文蛤幾乎沒有人在耙了。 影響文蛤生存的主要因素在砂及水,淡水河的砂岸極適合文蛤的生存,只要不因颱風或大水帶來太多汙泥,禁採淡水河的砂石就能有效的維持砂的比例。另一個關鍵是水質,工業廢水及家庭污水的排放,是威脅文蛤生存的主要因素。如果能對文蛤棲地加以保護,對於資源的復育還是有希望的。所以淡水區漁會在九十五年舉辦文蛤苗放流活動,預計放流總數量為5500斤,希望能對淡水文蛤的未來帶來一個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