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塘植物

 

埤塘生態現場埤塘植物埤塘動物

 

首頁
埤塘文史
埤塘風華
埤塘生態
埤塘悲歌
埤塘展望
埤塘踏查全記錄

 

水生的植物

        小小的一口埤塘裡,如果您仔細瞧,將會發現這是一個生機盎然的生態系。而水生植物更是這個生命網路的啟動者。有了水生植物之後,便可孕育水中的動物,昆蟲也會被吸引來棲息、繁殖,慢慢地鳥類也前來覓食,整個埤塘便熱鬧起來了,成為一個充滿生命力且豐富的生態體系。

漫步在埤塘生態池的步道,除了可以欣賞池面風光、享受徐徐吹來的涼風外,請您放慢腳步,彎下腰來細心觀察,那撒布一地美麗且有趣的生物。也請您靜心聽、小心觸摸、仔細觀察,大自然的神妙將會逐步展現。

 

(一)挺水植物

 

 

 

茨菇--

葉子像把剪刀,因此又叫做三腳剪;球莖可以實用,所以又名水芋,清脆可口,解百毒、退火之功效。一般水田、灌溉溝渠內及小溪旁常見的水生植物,也是早期農民討厭的水田雜草之一。

 

輪傘莎草--

因為頂端葉片,呈放射狀,像極了一把傘骨,又像是車輪的幅條,有人稱它為車輪草或傘草,是適合於觀葉的植物。原產於非洲沼澤地區的水生植物,目前分佈於熱帶,亞熱帶至溫帶地區。

 

石龍尾--

為一或多年生,喜涼爽至溫暖、光亮至光照充足的環境。石龍尾是典型的兩棲性植物,挺出水面的葉與沉入水中的葉型態差異很大:沉水葉為了適應水流葉子細長呈絲狀,挺出水面的葉子變得較寬長卵形。

 

水毛花--

總是一整群的長在一起,因為長得像一副雜草的樣子,所以很多人都分不清楚。事實上很好分辨,它的莖無節,而且呈三角形,花穗8-13枚長在一起。

 

茭白筍--

茭白筍是常見的水生栽培蔬菜,平時我們所吃的是它的嫩稈,那是菌類寄生而膨大成筍狀,俗稱為「美人腿」。每年的五、六月開花,採收期集中在八到十月之間。

 

菖蒲--

葉子像一把劍,又叫做水劍,常在農家附近看得到。端午節時常用來掛在門上,據說可驅邪,它也是歷史悠久的常用中藥。

 

水稻--

水稻可說是與我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水生植物了,一天三餐少不了它。一般食用的米,其實就是水稻的穎果。台灣北部稻米通常一年二作,南部則二到三作。

 

荸薺--

大家常叫它「馬薯」,球莖可實用,清脆可口,魚丸、肉丸、香腸、甜不辣等之配料少不了它。它是低酸性、低蛋白質蔬菜,內含大量澱粉質,具有清涼、利尿、明目、促進消化等食療功效。

 

田字草--

田字草大多挺水生長,在高水位時,葉柄可以拉得很長,將葉子貼在水面,變成浮葉性;水位若真的太高,它甚至也可以沉水生長。葉子可供食用,早期民間常用來作為利尿解毒劑,葉子搗汁,可治療腫毒,或煮水喝可解熱消炎。

 

香菇草--

葉子圓形像把傘,又稱為銅錢草,莖節明顯,每一節各長一枚傘狀葉,葉柄長短不一,高高低低叢生在一起,煞是好看。現在以人工栽培較多,野外已難發現它的蹤影。

 

----------------------------------

 

(二)浮葉植物

 

 

台灣萍蓬草--

為台灣特有種,瀕臨絕種的保育類植物,如今只有在桃園一帶的幾口池塘中,才看得到。葉子心形,有點橢圓;花是黃色的,普通硬幣般大小。開花時那看似花瓣的地方事實上是花萼,真正的花瓣被花萼給擋住了,別被騙了。

 

眼子菜--

它是一種很奇特的水生植物,葉子有兩種,一種沈在水中,細細長長的線形;另一種浮在水面上,長橢圓形,像竹葉、像眼睛,因此兼具浮葉性與沈水性。然而,它的沈水葉多半是過渡性的,一段時間之後,它就會長出浮水葉了。喜歡生長在稻田、溝渠、溪流中,但是近年由於環境的破壞,它可以生長的地正逐漸縮小中。

 

睡蓮--

睡蓮是蓮花的一種,分為紫睡蓮、齒葉睡蓮和黃睡蓮三種。葉子呈心形或橢圓形,全緣或鋸齒緣,浮生於水面,屬於浮葉植物。花的姿態嬌柔艷麗,全年均能開花,但是在夏秋最盛開,大家稱它為「水中仙子」。

 

菱角--

早期在高溫潮濕的沼澤或水田中,常可見到它的蹤跡,現在只有在人工種植的地方才看得到。菱角盛產於總統阿扁的故鄉-台南官田。賞花期在夏天,開白色小花,秋天果實成熟,形狀像極了傳說中的「龍角」(閩南語音”菱角”)。

 

小莕菜--

最特別的地方在它的葉子:葉形為腎形或卵圓形,葉緣具波浪狀;葉面光滑,稍有雜斑;葉序互生或對生,浮於水面上,姿態幽雅,適合觀賞。因為它具有走莖,所以很容易蔓生,水池中常常可以看到。

 

----------------------------------

 

(三)漂浮植物  

 

滿江紅--

它原本是綠色的,一大片舖在水面上,非常好看,到了天氣冷的時候,葉片會變成紅色,遠遠看去,整個水面都變紅了,故名「滿江紅」。有時水池中佈滿了滿江紅,會使水中的蚊子幼蟲無法浮到水面呼吸而死亡,因此也有減少蚊蟲的功效,另外也可當魚或家禽的飼料。

 

青萍--

水萍也是繁殖力相當旺盛的一種浮水型水生植物,同時也是很好的魚兒、家禽飼料。由於繁殖力強,常見於水田、池沼、溝渠,怎麼撈也撈不完,令農夫頭疼不已!

 

水芙蓉--

又稱為大萍,葉子像把扇子小巧可愛,可用容器盛水培養,當室內擺飾,但美中不足的是冬季常會凋萎,寒流來襲時,應設法保護。。由於繁殖力強,常佔據整個池面,造成池塘的優氧化,已成為生態上一大殺手。

 

槐葉蘋--

葉子呈橢圓形,成兩排平貼於水面,姿態小巧可愛,適合美化水池;事實上它沒有根,而懸垂於水中的變態葉,形狀細長像毛髮,好像鬚根,常被誤認為根。目前因農藥大量使用,已有愈來愈少之趨勢,屬於保育類水生植物

 

布袋蓮--

葉子呈卵圓形,葉柄基部膨大,成為氣室,能漂浮水面生長。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花朵,穗狀花序,花瓣呈紫色,每一朵花最上方的花瓣中間有黃斑藍暈,像鳳眼一般,甚為妍麗,所以又稱為「鳳眼蓮」。由於繁植過快,常常阻塞河川,蚊蟲滋生,影響環境衛生,甚至於造成水災,是較不受歡迎的水生植物。

 

----------------------------------

 

(四)沉水植物

 

 

水蘊草--

水蘊草原產於南美洲,是最廣為人知的水草,佈置水族箱及實驗最好的材料。葉子比金魚藻寬,但很薄,呈線形。水蘊草的耐污性強,因此在未嚴重污染的平地溝渠裡尚可常見。

 

金魚藻--

適合觀賞及水族之養殖,是目前最受歡迎的水草之一。外型與水蘊草相似,常被誤認。生命力強,折一小段莖放於水中,約一星期後就能長出細根。生長於河溝、田圳中,常因堵塞水道而被清除,目前野生狀態已不多見。

 

黃花狸藻--

那開滿池子的小黃花,別看它不怎麼起眼,它們的身體上有一個個囊狀物,可以捕捉水中微小動物,是罕見的食蟲植物。它的莖纖細,葉子也是絲狀,乍看之下,好像一團細髮。喜歡生長在池塘、水田、溝渠及沼澤地,不過現在在野外已經很稀少了,希望大家盡力保護。

 

----------------------------------

 

(五)濕生植物

 

 

水丁香--

這就是在稻田邊常見的「水燈草」。外形的特徵在於全身有細毛,葉子呈長橢圓形。花朵顏色呈黃色、或紅色,倒卵形狀圓形,與香蕉外呈相似,所以民間又稱為「水香蕉」。

 

田蔥--

喜歡生長在沼澤地區,葉子像一把劍,整棵植物呈扁平狀,有如扇子的骨架。開花時,花序可以抽到2公尺的高度,屬於瀕臨滅絕的植物,如果不加以保護,可能不久將消失。

 

小毛氈苔--

別名「石牡丹」,是著名的肉食性的植物,它身上有一種稠稠黏黏的液體,會黏住從它身旁經過的小動物,過不久,小動物就會死掉,然後再慢慢的被小毛氈台消化掉。沒有莖部,葉片像一根湯匙,層層相疊如蓮花座一般,常帶有紅色。由於可作為藥草,常有民眾大量採集,目前數量快速減少中,而且移植的存活率極小,急需保護它。

 

香蒲--

又叫做水蠟燭,在溪床、廢魚池、水稻田、海岸濕地等,可以看到它的蹤影。葉子呈細長的線形,可以長得和人一樣高,花像蠟燭,是插花常用的素材。

 

空心菜--

因為它的莖部是中空而得名,又稱蕹菜。開白花或紫色花,形狀像牽牛花;耐溼熱,台灣一年四季都有生產,宜蘭礁溪利用特有溫泉水栽培空心菜,品質細緻,風味特殊,頗受消費者喜愛。

 

芋頭--

芋頭是眾所周知的食用蔬菜,地下塊莖就是芋頭,可做成各種鹹的或甜的美食。葉子呈心形,古時候的人常用來包裹豬肉等物品。

 

野薑花--

每年夏天開花,有著肥大的地下塊莖,外型很類似我們一般實用的生薑,但它的塊莖具有香氣。花朵的排列法就如同稻穗般,而開花順序是由下往上開花,因此花期持久。由於休閒農業興起,常將它的葉子拿來包粽子,花裹上麵粉後油炸帶有香氣,頗受歡迎。

 

--------------------------------------

 

參考書籍:

和水生植物做朋友/李松柏、曾美雲合著/民93/人人出版

台灣水生植物(一)(二)/林春吉/民91/田野影像出版

參考網站:

內惟埤生態園區http://pwse.kcg.gov.tw/marsh/museum.htm

 

埤塘世界http://www.wetland.org.tw/subject/water/water_1/nature.htm

台中縣自然網路工作坊http://www.dxes.tcc.edu.tw/namaster/naneng/index.htm